□史 亮
(通聯:四川省江油市農業局植保站 621700)
魚腥草,又稱折兒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藥理功效,同時又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菜肴。近年來,我市把魚腥草作為重要的蔬菜產業來發展,目前已達到上萬畝的種植規模,且大部分為多年成百上千畝連片種植。由于一些地塊連年種植,各種病蟲害發生已日趨嚴重,特別是白絹病尤為突出。該病在江油地區一般始發于4月上中旬,盛發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發病初期在莖基部出現水漬狀黃黑色病斑,以后逐漸長出白絹狀菌絲,中后期病部著生油菜籽狀大小的黑色顆粒(菌核),病情嚴重時病部軟腐、死苗。2011~2013年發病面積分別達到1400余畝、2300余畝和3000余畝,病株率分別達到了15.4%~20.6%、18%~25.5%和21.7%~30.6%。很多農民朋友由于不知該病的防治方法,往往盲目用藥,結果造成農藥的浪費和病害的加重發生。
近年,筆者經過一系列的實踐研究,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魚腥草白絹病的防治方法。
由于魚腥草喜陰濕、怕澇,因此宜選擇土壤濕潤、肥沃、有機質豐富、背風向陽的沙壤種植較好,且土壤pH值不能偏酸,對偏酸土壤應施入生石灰調節至中性。
另外,在下種前應施入腐熟有機肥4000kg/畝左右,復合肥(N∶P∶K=15∶15∶15)50kg/畝左右,以利于培育壯苗,增強抗性。
栽培前將種苗放入500~600倍70%甲基托布津+3000倍碧護(赤霉素·吲哚乙酸·蕓苔素)的混合液中浸泡30~60分鐘,撈出稍微攤晾后種植。
魚腥草出苗后,2~3葉時開始用綠大生100倍+碧護1500倍混合液均勻噴霧,也可用綠大生100倍液+10%嘧菌酯300倍液混合均勻噴霧,每隔10天1次,連續使用3~4次。2012年使用此方法,預防效果達85%以上。
發生白絹病后,下列藥劑配方任選一種均勻噴霧,能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①70%甲基托布津500倍+碧護1000倍混合液灌根,或50%克菌丹300倍+0.5%氨基寡糖素100倍混合液灌根。10天1次,連續2~3次,防效可達到90%以上。②10%嘧菌脂300倍液+75%百菌清400倍液噴霧,7~10天1次,連續2~3次,防效可達90%以上。③使用哈茨木霉菌800~1000倍液灌根,10天1次,連續2~3次,防效可達90%以上。另外,要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特別是斜紋夜蛾、紅蜘蛛等,以防止白絹病的加重發生。
魚腥草當年收獲后,應實行輪作,最好實行兩年以上的水旱輪作。
通過以上綜合措施的應用,魚腥草白絹病就能得到很好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