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前期菌源量大、氣候條件適宜等因素影響,四川省小麥條銹病呈發病早、區域廣、病情重、擴展快的態勢,目前已在21個市(州)、110個縣(市、區)發生,累計發生面積284.88萬畝。較2013年同期增加1個市(州)、30個縣(市、區),累計發生面積增加223.45萬畝。主要發病區域為沿嘉陵江、涪江和沱江流域麥區,尤其是近期氣溫波動頻繁并伴隨有多次降雨過程,使得田間溫濕條件有利于小麥條銹病的春季流行,在局部區域的感病品種上發病較重。除小麥條銹病發病較重外,其它病蟲害的發生則明顯輕于上年。截至2014年4月1日,全省小麥重大病蟲害發生718.35萬畝,比2013年同期減少37.39萬畝,總體發生危害情況為近4年偏輕的一年。
針對2014年條銹病發生偏重的態勢,四川省各級農業部門高度重視小麥病蟲防控工作。一是抓早爭主動。2014年1月17日,四川省農業廳下發《關于切實開展小麥條銹病春前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及時開展春前查治工作,做到“防好條銹病再過年”。春節剛過,四川省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召開的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并派出10個由廳領導帶隊的工作組分赴全省各地開展工作督導。3月21日,四川省農業廳下發的《關于立即開展小麥中后期條銹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加強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奪取2014年夏糧豐收。二是抓技術宣傳培訓。2月13日,四川省農業廳在仁壽縣啟動了“技術進田間”培訓活動,對小麥條銹病防控技術進行了專題培訓。3月28日,四川省農業廳在電視和報紙上做了條銹病防治專題宣傳。各縣(區)農業部門也通過廣播、電視、發放明白紙、召開現場會等多種方式開展技術宣傳和培訓,組織專業人員巡回指導,確保防控技術到戶到田。截至目前,全省已發布電視預報171期,病蟲情報、動態、防治警報472期,印發病蟲防治技術資料202萬份,發送防治技術手機短信318萬余條,出動專業人員2.9萬人次。三是抓專業化統防統治。各小麥主產區利用小麥“一噴三防”項目補貼防治藥劑,組織植保專業社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據統計,目前全省已出動機動噴霧器10.9萬臺次、手動噴霧器170.6萬臺次,防止小麥重大病蟲992.76萬畝次,重大病蟲處置率達138%。
據氣象分析,4月盆地氣溫以偏高、降水量以偏少為主,尤其是隨著氣溫回升和小麥成株期抗性水平的顯現,小麥條銹病的流行將會受到抑制。下一步,全省農業部門將進一步強化技術指導和防空督導,狠抓各項防控技術措施的落實,做到小麥豐收一天不到手,防控工作一天不放松。
(四川省農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