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業廳
2013年,四川省農機化示范縣建設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下,以農機化核心示范區建設為重點,實施典型帶動、示范推動,取得明顯成效,為推動全省農業機械化加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業水平大幅提升,薄弱環節明顯突破。62個示范培育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3個百分點,特別是水稻機插秧面積快速增長,全年完成機插秧150萬畝,比去年提高11%;油菜機播加快推廣,面積達21萬畝,比去年增長2倍。
——裝備總量穩步增加,結構不斷優化。農機總動力達208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農業機械持續增加,水稻插秧機、油菜收獲機、糧食烘干機等薄弱環節農業機械快速增長。
——示范面積不斷擴大,帶動能力明顯增強。建立農機化核心示范區158個,面積達到100萬畝。其中萬畝以上的核心示范區47個。建設水稻集中育秧場229個,建成水稻集中育秧流水線57個。
——合作社規模不斷壯大,服務能力明顯提高。農機合作社數量達到678個,服務農戶114萬戶,分別比上年增長45%和14%;合作社為種糧大戶、農戶托管土地447萬畝,流轉經營土地達270萬畝(其中流轉1000畝以上的111個)。
1.突出政策扶持,狠抓發展投入各地以示范縣建設為抓手,認真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出臺扶持農機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農機化投入不斷加大。62個示范培育縣農機發展總投入36億元,其中財政投入16.8億元。簡陽市財政投入500萬元資金推動示范縣建設。
2.突出薄弱環節,狠抓農機化生產62個示范培育縣立足現代農業,開展核心示范區建設,推進水稻、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著力突破油菜機播、機收等薄弱環節。廣安市財政安排120萬元資金扶持示范縣開展水稻機插秧和油菜機收作業補貼試點,帶動全程農機化生產。
3.突出機制創新,狠抓發展主體培育 62個示范培育縣大力扶持發展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農機經營主體,積極引導鼓勵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通過土地流轉、土地托管、土地承包等方式開展農機全程機械化服務。雙流縣豐收農機合作社今年流轉土地面積已近2萬畝,并承包了1萬多畝土地開展育秧、插秧、值保、收割等水稻全程機械化服務。
4.突出保障能力,狠抓基礎設施建設 各示范培育縣圍繞農機示范核心區,積極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和農村機耕道、機電提灌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江油市整合建設資金62.25萬元,在大康鎮官渡村修建了長2公里的農機作業便道,有效地解決了萬畝百合產業基地農機化作業難問題。截止2013年,62個示范培育縣改造提灌站910座,新建提灌站290座,新增提水控灌面積15.3萬畝,建設完成省政府重點項目農村機耕道2065公里,農機化核心示范區農機道路通達率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