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是基本的社會關系。不僅僅反映著社會生產關系的性質、勞動者的利益和社會地位,而且關系著勞動的質量和效率。協調勞動關系及其矛盾,實現勞資和諧,是建設和諧社會、實現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但隨著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趨多樣化,勞動關系也變得多元化、復雜化,勞動關系矛盾日漸增多,這給社會和諧穩定帶來較大壓力。勞動關系和諧與否,既關系到每個勞動者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又關系到企業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在我國《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相繼實施的立法背景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法律關系正面臨著巨大變革。促進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實現廣大勞動者體面而有尊嚴的勞動和生活,就必須發揮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多方面力量,齊抓共管。
聚焦我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發展之路,可以發現,這也正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促進勞資關系和諧的探索之路。近年來,針對各種勞動爭議案件數量大幅度增加,糾紛類型日益多樣化的現狀,我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先的服務理念,積極研究新形勢下勞動糾紛的新特點、新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穩妥調處各種勞動糾紛案件,為勞資雙方的合法訴求搭起了“連心橋”,有效構建了和諧勞動關系,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