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青
(遼寧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習近平總書記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能量,中國夢是中國人對于自己的國家、民族和個人未來前景的美好夢想,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美麗憧憬。中國夢是歷史與現實的統一,是個人與集體的統一,它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體現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聚起全體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中國夢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和參與全球治理的原則,以和平發展和科學發展的方式與其他國家和民族攜手發展、共同進步,為推動實現公正、民主、和諧的世界新秩序貢獻出中國的力量。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廣大青年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①這是黨中央傳達給每個青年最強烈的信號,是黨和國家宏偉大業向每位青年發出的深情召喚。
當代青年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青年大學生只有把自己的熱情、激情、活力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之中,才能讓青春煥發出絢麗的光彩。另一方面,中國夢給大學生提供了正確的思想引領,給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帶來正向影響,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走出迷茫,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國家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更好地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合格的接班人。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奮發圖強的思想旗幟和動力源泉,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必須要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人才培養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和職能所在,我國高等學校向來把個人素質的培養放在首位,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導航,力爭培養出意志堅定、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主人翁意識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從國際環境上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帶來了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大量涌入,一些資本主義國家趁機進行文化霸權主義的侵略,通過書籍、影視等等一系列手段對發展中國家的青少年進行洗腦教育。大學生正處在紛亂繁雜的信息浪潮中,極易被動搖和蠱惑,從而喪失正確的判斷力和抉擇力,對于國家政策的執行和黨的領導產生質疑和否定。這一切都迫切需要對大學生進行以“中國夢”為支撐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團結奮進的斗志。
從國內環境上來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為國家和人民創造了巨量的財富,但拜金主義、投機主義、個人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風氣也同時熏染腐化著社會大環境。要從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上抓起,用正直無私、誠實篤信、溫良恭儉讓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大學生應該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對于國家和社會有著主人翁意識。可是,當前多數90后大學生深受功利主義和盲目成功學的影響,追求個人利益,金錢觀念濃烈,漸趨功利化和個人化。同時,由于置個人利益至上,罔顧集體利益和團結的力量,所以容易目光短淺,喪失責任感和使命感,又或者只顧“獨樂樂則樂”,置“天下樂”于一邊,人生的目標就是“做自己的事,只要自己痛快就好”。
隨著各種思想和觀念的更新,以及國外各種社會思潮的滲透涌入,在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確立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一些一知半解或者是不能理解的觀念和思想,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確立也會呈現情緒化、情感化等特點。②由于年齡因素和生活閱歷的限制,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固定的體系,呈現“三分鐘熱情”狀態,難以形成穩固、持久的信念結構。另外,由于家庭背景、個人性格、知識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呈多層次性狀態,每個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夢想。
第一,大學理想信念教育的意識薄弱,實效性偏低。由于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很快,學校關于理想信念教育滯后于時代的發展,并且沿襲傳統的單一化的教育形式,所以導致了其教育效能的低下。一方面,學校對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強調務實性的同時又降低了要求,更多地是偏向于個人生活理想、職業理想和道德理想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內容僵化死板,過于強調理論上的知識。
第二,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們的個人能力和素質有高有低。在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時,每個擔任思想政治課的老師由于不同的個人風格和教學能力對于大學生的造成影響也是各自不同的,這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果與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和確立。
第三,尚未形成對于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家庭、學校和社會尚未形成合力來幫助和指引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家長對成年大學生教育的脫節,社會大環境不良風氣的盛行,學校教育的單一化,對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都起著弱化作用。
大學是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人才的搖籃,它擔負著將大學生栽培成為祖國棟梁之才的重要使命。擁有積極健康的理想信念是一個人成才的基礎,學校應把輔助大學生樹立起先進的理想信念置于一切工作之首。高校應以中國夢統領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大學生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并不僅僅是謀得個人的利益和歡樂,還應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主人翁意識,將個人的幸福與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緊密結合起來。
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科學的理論作為思想支撐,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大學生社會理想、道德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籌兼顧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各個要素,堅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不斷提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③充分意識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堅持一切教育要從大學生自身的需求出發,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為他們答疑解惑,把愛國主義精神和改革創新精神有機的統一起來,作為鼓勵和鞭策大學生前進的思想旗幟,讓他們在實踐中去感悟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從而以更加蓬勃的熱情投身到為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富強之夢的偉大實踐活動中。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高校教師,身上所擔負的職責并不僅僅是授予學生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去幫助大學生走出關于人生的種種困惑,引導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理想信念教育要改變單一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可以僅僅停留在空洞的理論說教上,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學生為本,深入把握大學生內在的想法,有針對性地去進行輔導和教育。當前,大學生正處于人生定型的關鍵時期,在升學、就業、戀愛等諸多問題上面臨著多項選擇,很容易困惑和迷茫,而這些方面則恰恰是我們學校和老師應當重視和適時提供幫助的地方。
另外,老師們應當更加著重去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充分發揮個人魅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超越課堂,更多地在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中去幫助大學生答疑解惑,并有效利用網絡社交平臺與大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這樣方能更好地讓自己的思想觀念被學生們認識和理解,使他們感興趣并樂于去接受關于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
長久以來,我國高校的教育方式往往以理論知識教導為主,而忽視了傳授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方法,所以每當大學生遇到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卻無法用所學理論知識去有效解決時,他們便會喪失對于學校教育的信心,從而不利于學校理想信念教育發揮的效用。
要想有效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就必須將抽象的理論說教轉化為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真知灼見的傳授,真正下功夫去研究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生活困惑和理想困惑,引導他們自己去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從而更加積極的投入到中國特色的偉大社會實踐中去。
中國夢歸根結底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的力量來實現。大學生個人的理想信念必須緊緊圍繞著國家之夢,這樣才能夠真正去實現人生的意義。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原始樂園,也是每個人最為信任的地方,家庭環境的影響和家長的教誨指引在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確立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社會作為大學生生活的大環境,則對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鞏固有著推動和熏染力量。我們所處的社會大環境是大學生理想信念孕育和成長之地,唯有公正和諧的社會環境方能幫助大學生樹立起積極健康的價值觀,才能夠使得他們更加有激情和斗志投身于祖國的建設之中。只有當學校、社會和家庭形成合力,當我們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懷揣著祖國富強、人民幸福的中國之夢,并積極地為其實現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學生安放在中國夢之中的個人理想才能夠大放光輝,大學生們才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
[1]吳玉峰.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
[2]任福全,黃靜,王美娜.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文法學院.
[3]徐妹.科學發展觀視域下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
[4]龐桂甲.淺析以“中國夢”統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D].山西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