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截至2013年末,汽車金融公司由最初的3家發展到17家。目前,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不斷向產業鏈縱深發展,除了針對新車的汽車經銷商庫存批發融資業務和消費者零售貸款業務外,汽車金融公司還開展了二手車零售貸款、二手車批發貸款、汽車融資租賃、經銷商展示廳建設貸款、營運設備貸款等特色業務。
資產規模增長較快、創新產品日益豐富
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季度末,全國已營業的17家汽車金融公司的總資產規模超過281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19億元,增幅達到8.4%。總貸款余額超過265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7億元,增幅為9.8%,其中,批發貸款余額超過668億元,零售貸款余額超過194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2%和6.9%。
凈利潤方面,截至2014年1季度末,汽車金融公司實現年度累計凈利潤14.5億元,同比增長18.85%,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分別達到2%和14%。資產質量方面,截止一季度末,整體不良貸款余額為11.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43%,較2013年末下降了2個百分點。風控管理方面,截止1季度末,汽車金融公司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達到197%,撥備覆蓋率達到303%,資本充足率超過18%。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汽車金融公司推陳出新,加快行業產品創新步伐。比如,針對偏遠經銷商庫存點管理的定位拍照審計;基于第三方征信數據的零售信貸自動化預審等等。在針對各類人群、消費偏好、不同地域推出的特色金融產品方面,例如年輕人計劃、優貸計劃、管家貸、便利貸等,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靈活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風險防控與創新發展” 齊頭并進
報告認為,汽車金融公司在助推汽車產業發展和促進廠商轉型升級中逐步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具體體現為:提升實體經濟的服務水平、提升汽車金融競爭優勢、提升金融產品的創新力度、促進消費環境的健康有序、促進汽車產業的和諧共贏。
報告表示,作為我國金融體系中與實體經濟結合緊密的專業化金融服務機構,汽車金融公司將堅持風險防控與創新發展齊頭并進的總體發展思路,伴隨著各項風險防控措施完善與制度建設的深化與落實,汽車金融公司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同時,汽車金融公司將在汽車產業結構調整、金融改革創新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審時度勢、發揮優勢、提升服務,在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和消費者的同時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成為市場經濟中高效和專業的金融力量。
楊再平:共同推動汽車金融更規范穩健發展
自2004年我國第一批汽車金融公司正式成立以來,十年間,汽車金融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以其全面專業化的服務特點贏得了社會大眾的歡迎,實現了飛速發展。
昨日,中國銀行業協會汽車金融專業委員會正式宣告成立。在成立大會上,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表示,汽車金融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促進汽車金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和消費者、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楊再平稱,希望委員會在主任單位的帶領下,緊緊圍繞實現汽車金融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主題,充分發揮行業自身優勢,通過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加強會員單位與監管機構及政府部門的有效溝通;通過自律制度建設,強化汽車金融業務的規范發展;通過數據信息的交流,促進行業共同進步;通過深入研究和探討汽車金融行業科學發展之路,提出行業可持續發展意見和建議。“同時也希望大家廣泛參與協會各項工作,充分利用協會平臺加強交流協作,共同推動汽車金融更規范穩健發展。”楊再平說。
延伸閱讀:中國汽車金融公司誕生背景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復蘇,國內汽車消費開始起步。1998年人民銀行發布《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試點辦法)》,著力推動汽車消費貸款業務。許多銀行和保險公司紛紛涉足汽車金融業務。但由于缺乏管理經驗及風險控制有段有限,汽車金融壞賬大幅提升,銀行于2004年開始大幅收緊汽車信貸,汽車金融市場遭遇寒冬。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資公司可以在國內設立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汽車金融業務。2003年10元和11月,中國銀監會分別發布《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與《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為引入國際先進的汽車金融管理經驗,推動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打開了方便之門。
我國汽車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步伐逐步加快。2004年8月,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標志著我們汽車金融行業邁向汽車金融公司主導的專業化發展道路。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