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信息網絡化已成為推動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網絡科技正在以其巨大的力量在改變著世界,改變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傳統圖書館也開始漸漸向“虛擬化”、“數字化”發展,讀者對信息的獲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為了加快我國高等學校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我們必須系統地分析信息網絡化的特點及發展趨勢,以及對高校圖書館在此背景下呈現出的變化。本文分析了信息網絡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改革及現代圖書館的優勢,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對應對信息網絡化給高校圖書館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網絡化;發展趨勢;優勢
1.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信息網絡化已成為推動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網絡科技正在以其巨大的力量在改變著世界,改變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高等學校圖書館作為高等學校的文獻情報,擔負為教師提供教學和科研,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科研的任務,為高校培養人才和教師開展科研活動提供堅強的知識和信息后盾。而近年來受到全球網絡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圖書館也開始漸漸向“虛擬化”、“數字化”發展,讀者對信息的獲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為了加快我國高等學校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我們必須系統地分析信息網絡化的特點及發展趨勢,以及對高校圖書館在此背景下呈現出的變化。
2.傳統圖書館的缺點
所謂“傳統圖書館”,一般是指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擁有豐富藏書、宏大建筑、由圖書館員進行管理并提供服務,讀者到館閱讀的場所。盡管我國在圖書資料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其圖書資料的購買、整理和儲存,幾乎都是手工完成的。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占用空間大,藏書發展受經費和館舍大小的影響。讀者利用圖書館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單一圖書館滿足讀者需求的能力有限。第二傳統圖書館的藏書建設是指某一個圖書館或館內的某一個藏室獨立的完成和自己相關文獻的購買、收集、分類、管理、貯藏和加工等工作。從而使圖書館只追求某個藏書體系的完備,而沒有和整個圖書館缺乏整體性,協調性,使藏書體系不完備,不能滿足讀者的各種需求。第三傳統圖書館對文獻的加工和處理是一種過程化和機械化的處理模式。其工作內容實質是首先占有文獻資料,再對文獻進行加工、分類、提供使用這一周而復始的過程。因而外界甚至是圖書館工作人員自身都認為圖書館就是一個對文獻資料進行一個加工處理的場所。這種思想和傳統的管理模式使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被局限在一個固定的范圍之內,無法發揮圖書館的優勢,無法實現圖書館為學校和社會服務更大的作用。
3.信息網絡化的特點
3.1信息高度分散化。互聯網對全人類的巨大影響以更加低廉的價格獲得更加巨大的信息量。但隨著個人網站的不斷增加,以及網絡法律管理的漏洞,網絡中的內容卻更加混亂,這種大量分散無序的非規范化信息無限增長,使網上的信息更加分散,獲取更加困難。使網上信息趨向高度分散化。
3.2泛化信息的增長速度大于精品信息。當互聯網的開放性將全世界的服務器聯結成一體,這種自由開放的信息資源網絡化所帶來的新問題是,網絡信息量劇增,卻越來越難獲取精品化信息,這必將會影響人們對網絡化信息的可信度和利率用。
3.3綜合化與專業化并存。起源于教育和科學研究的互聯網,不僅包含著大量的專業化信息資源,而且隨著網絡向寬帶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網上綜合化信息也迅速增長,且綜合化趨勢越來越顯著。
3.4信息傳遞超高速化。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不斷地刺激著網絡技術正在向超高速化發展。千兆乙太網已應用于局域網中,適用于多功能實時數據傳輸業務的新一代高速互聯網建設研究已在美國開始。
3.5促進圖書館數字化的進程。互聯網的急劇發展和網絡數據庫、網絡查詢功能的迅速普及,極大地促進了數字化出版物和數字圖書館的產生。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更加豐富的信息。隨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單位發起的數字圖書館創始工程和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數字圖書館項目的實施,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便在世界范圍內展開。
4.信息網絡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特點
4.1資料收集的網絡化。現代網絡時代的圖書資料管理實行電腦化操作,傳統的手工借閱方式由于程序復雜,逐漸將被網絡借閱方式替代。通過電腦終端來完成圖書資料的購買、分類、上架、查詢及借閱。在信息網絡時代,大多的圖書資料是以數據的形式儲存在網絡當中,并不是以實物狀態儲存在圖書館中。
4.2資料存儲的動態化。傳統圖書館的儲存方式是靜態的,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現代的網絡圖書資料大多數是以數據的形式儲存在網絡當中。圖書資料的數字化儲存方式,并不會受到圖書館空間大小及館藏量大小的限制,而是由網絡容量大小來決定的。在網絡條件下,讀者可以選擇下載、儲存相關圖書資料。
4.3圖書資料的共享化。信息網絡化圖書館的最大優點就是共享性。網絡圖書資料以數據的形式儲存于網絡中,在時間課空間上可以實現多位讀者同時借閱,并不會應為某一讀者的借出而轉移、消失。而且不會發生因時間久遠或借閱次數過多而產生磨損和損壞。
4.4資料管理開放性。信息網絡化的本質性開放性。在此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應順應信息網絡時代發展的要求,通過建立多樣性、主動性和開放型的管理模式,擺脫傳統的管理的局限。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建立網絡共享,實現圖書資料信息的采集、加工、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共享輻射性管理。利用網絡環境和設施擴大讀者的范圍和領域,滿足讀者的多樣性、開放性的要求。
5.信息網絡化圖書館的優勢
5.1館藏資源更加豐富。網上數據庫、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網上圖書館等各種網上信息源將為讀者提供更大量的信息。網路電子文獻資料具有存儲量大、價格低、存儲方便的優點。紙質文獻的收藏雖然現在還占各個館室的主流,但復本逐年減少,電子文獻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館藏的主流。
5.2實現資源共享。在信息網絡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圖書館已經逐漸走向網絡數據庫的電子圖書館,逐步實現“虛擬化”、“數字化”,圖書資料向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數據數量向大規模發展,數據借閱向網絡發展,現代的圖書館已經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制約。使得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界限,各個圖書館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在每一個讀者的電子終端前充可以查閱到世界上各地的圖書資料,真正實現了了圖書資料的共享性。
5.3管理流通方式發生改變。傳統圖書館的的借閱方式是工作人員指引讀者查詢圖書資料目錄,填寫借書單,管理人員根據借書單,辦理借書手續,程序較為繁瑣復雜。而網絡化的圖書館是24小時開放的圖書館,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在圖書館系統或者自己的服務終端上,通過關鍵字查詢,自主的完成圖書的借閱,程序簡單,快捷。
5.4資料檢索方式的改變。傳統圖書圖書館圖書資料檢索方式是通過查找卡片箱中的索引卡片上記錄的資料的名稱來查找。而現代網絡圖書館資料檢索方式則是通過網絡中的數據庫來進行。讀者只需要在終端服務騎上輸入相關的檢索詞,比如資料名稱、作者姓名,甚至是資料中的一個關鍵詞,網絡服務系統便會自動檢索出讀者所需要的圖書文獻資料。使查詢方式更加的便捷,簡易,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為讀者節省了更多的時間。
6.結語
對圖書資料進行網絡信息化管理,不僅改進圖書資料管理方式,實現圖書資料效益最大化。同時還可以最大化節省人力物力資源。信息網絡化圖書館也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應該如何改進改進管理方法和模式,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陳雁.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圖書資料管理方法和措施.《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
[2]胡斌.論網絡時代高校圖書資料的管理與建設.《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
[3]季虹.如何運用現代技術進行圖書資料管理.《華章》.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