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對于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來說,企業已經成為主要的經濟支柱,各種類型,各個行業的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時代的變遷使得企業內部管理模式逐漸處于落后地位,中小企業基數越來越大,每天都有企業誕生,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想要在這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就必須要明確當前的社會經濟形式和企業發展的趨勢,從企業的管理模式入手,向現代化靠攏,因此,本文將首先研究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發展趨勢,并分析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徑,以求為企業發展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管理現代化;發展趨勢;途徑
中圖分類號:F259.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9-0000-01
前言
所謂企業管理模式,即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管理者以實現利益目標而設置的管理企業內部人力、物力等一切資源與經營活動的一般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逐步趨于完善,這也對企業管理模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相對來說比較粗獷,將約束作為主要管理手段,然而對于現代社會來說,經濟發展迅速,信息與科技的重要性逐漸體現,以人為本也成為管理的主要原則,因此,研究企業的發展趨勢,分析實現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將是企業現今階段的重要工作。
一、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發展趨勢
(一)科技信息化
促使時代變更的第一要素就是科技,而信息科技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發展內容,對于企業來說同樣如此。管理者在管理企業內部的時候常常會發現,人員信息、經營信息等內容記錄和統計十分困難,這主要是由于未能引進科技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原因,就目前來看,我國信息科技發展快速而平穩,一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已經接近成熟,各個企業也在嘗試著使用科技信息化技術來進行內部管理,使企業的業務模式得到創新,數據資源風險降低,獲得更為準確而有效的經營信息,因此,科技信息化將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首要發展趨勢[1]。
(二)科學持續化
企業想要長久的立足于市場經濟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管理現代化發展趨勢的第二個內容,就是科學持續化。所謂科學持續化,即企業在科學經營的基礎上運用可持續的精神和發展目標來管理企業,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生產經營策略的優化,也越來越明確創新管理手段的重要性,現在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企業都將會從以利益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的管理方式轉變為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經營目標的管理方式,只有核心競爭力有所提升,企業管理能力才能穩步提升,經營效果才能可持續發展,從而推動企業長久穩定運行。
(三)員工本位化
員工是企業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任何一方面的管理都需要員工支持與操作,現代社會注重以人為本,將以人為本作為社會發展理念,企業也要將員工本位發揮到極致,在管理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現代企業常通過培訓等方式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運用各種各樣的激勵機制和鼓勵方式對員工進行績效管理,這是由于只有員工素質提升,才會擁有更強的企業歸屬感與責任感,企業管理才會更加有效,因此,員工本位化將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第三個發展趨勢。
二、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途徑分析
(一)完善企業管理制度
想要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首先就要從管理制度入手,結合現代企業的發展趨勢,完善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注重對員工進行人文關懷,避免刻板的制度使員工產生消極而抵觸的心理,壓制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實現。在這一方面,企業應當將制度與關懷相結合,先制定具有實際管理意義的制度與標準,規范生產和經營活動,再融入對員工的人性化管理,協調好企業內部發生的矛盾,用柔和的方式促進員工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提高,促使工作效率有所提升,避免用制度約束員工,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員工本位化發展趨勢,同時要時刻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定期舉辦心理咨詢講堂或職業道德培訓,以柔性化的管理態度實現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從而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的穩定實現,帶動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形成[2]。
(二)創建信息化管理體系
促進現代社會進步的是科技與信息,而在企業管理中加入信息化管理,營造完整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將是企業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內容。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所產生和必須要獲取的信息量巨大,傳統企業管理模式采用人工記錄管理,效率較低,準確性也不高,這大大制約了企業現代化的腳步,因此,企業應當將計算機技術與網絡信息技術運用于管理過程中,增強信息錄入效率和信息統計準確性,不僅如此,企業還要進行有效信息收集分析,利用現代信息科技開展風險預測、評估和控制,強化企業管理信息保密工作,創建信息化管理體系,使企業內部資源管理更加整體。另外,信息化體系建設完成后,要定期進行系統更新與維護,做好防盜措施,確保科學性的同時有效避免企業有效信息外流。
(三)企業效益與社會責任相結合
企業效益是企業發展追求的目標,有效益才能提高企業競爭力,才能使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中立足,但隨著時代發展變更,企業的社會地位更加重要,社會責任體現的越來越明顯,因此,企業必須要注重將企業效益與社會責任相結合,創建出具有現代化特征的企業管理模式[3-4]。在這一方面,企業要健全社會效益融合管理機制,在注重資本管理的基礎上進行社會責任的普及宣傳工作,充分考慮企業生產與經營活動對周圍環境、居民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如果企業利益與社會責任發生沖突,則要以社會責任為主,權衡利益得失,平衡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使二者共同進步,形成現代化的管理思維,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創新,最終達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目標。
三、結論
總而言之,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時代的不斷變革,企業應當明確企業發展的未來指向,用前瞻性的目光看待當今企業管理模式,以完善管理制度為主,創建全新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堅持以人為本,從而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進.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探討[J].時代金融,2016(12).
[2]周夏.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初探[J].經營管理者,2016(15).
[3]侯國平.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取得的成就及存在問題[J].現代婦女(下旬),2014(12).
[4]黃津孚,解進強.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現狀分析[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0(03).
現代經濟信息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