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李琴
摘 要:戰略管理會計是當今經濟迅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加劇的情況下,為滿足現代企業實施戰略管理的特定信息需要而建立的新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它是管理會計發展的一種新思維,隨著新經濟浪潮的推動和競爭的加劇,戰略管理會計必將得到大力發展。本文簡要介紹戰略管理會計涵義,明確戰略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體系,并論述了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現狀。從理論角度和實踐角度說明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要性。
關鍵詞:戰略管理會計;基本內容體系;應用現狀
一、戰略管理會計的涵義
(1)戰略管理會計最先是由英國學者西蒙斯(Simmonds)提出來的,從戰略角度出發,認為戰略管理會計是搜集、提供以及分析企業和其競爭對手各種會計數據與會計信息據以制定優于競爭對手的戰略。
(2)我國注重企業所面臨的內、外環境,從整體、全局的角度探討,認為戰略管理會計是從戰略的高度,圍繞本企業、顧客和競爭者組成的“戰略三角”,提供基于外部環境和自身資源的內外部信息,為企業戰略管理服務的會計。它的兩個目標是保持戰略視角的成本系統和確定與競爭對手相比的企業成本地位。
二、戰略管理會計體系的建立
(1)、環境分析
環境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它給企業發展創造機遇的同時會給企業帶來風險,并且會牽動著戰略管理會計發展的趨勢。當下是個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企業對環境變化的敏感程度、適應程度,以及對環境變化的反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前景。分析企業自身情況時,不能靜態地分析所處時刻、所處狹小地域的資源狀況,而要動態地在全球性、區域性層面分析資源的未來流動趨勢。企業要密切關注環境,尤其是外部環境的變化,據以搜集信息制定有利于企業健康、快速、積極發展的長遠戰略。現階段及未來的企業戰略管理包括企業自身,企業外部及競爭對手的管理,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也要求企業重視內部管理的同時,必須注重外部環境的管理。
(2)、競爭對手分析
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只有在不斷的競爭中企業才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創造出更多滿足客戶并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產品。競爭對手分析指的是通過競爭者的成本資源、成本結構、產品研發、市場份額、經營策略等財務和非財務信息,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為管理者提供更精準的信息進行戰略定位,以確保相對競爭優勢,獲取超額報酬。競爭對手分析是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外向性。競爭對手分析應該以分析向目標市場提供相似產品或服務的企業為主。分析研究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借鑒競爭對手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以競爭對手的劣勢為警示,保證企業能夠持久向前發展。
(3)、價值鏈分析
作業鏈,是相互聯系的一系列作業活動組成的鏈條。價值鏈,是價值在作業鏈上各活動上的增加和轉移。企業的價值活動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對企業價值鏈的分析并不僅僅是對價值鏈上每一個因素的分析而更是對企業整體價值鏈的綜合分析區別出企業的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以此來調整戰略,最終消除非增值作業、提高增值作業的效率,使價值鏈達到最優。成為企業取得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動力源泉。
(4)、業績的綜合評價
業績的評價在戰略管理會計中占據著尤為重要的地位,業績評價的結果關系到企業政策的制定,目標的確立,資源的分配等。一般可從財務與非財務兩個方面對業績進行評價,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財務方面的評價占據著主要地位。然而,在當下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客戶的需求是什么?隨著環境的變化企業應該怎樣做出何種反應?面對當下競爭激烈的時代,企業應該怎樣保持核心競爭力?然而,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的財務計量導致決策失效,企業更需要從戰略成本管理、產品壽命周期、細分市場盈利性分析、競爭者會計、顧客盈利性分析、產品盈利性分析等非財務方面衡量企業,為企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5)、成本動因分析
動因影響作業,作業影響成本,因此動因是引起成本發生的根本原因。成本動因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微觀層次的與企業的具體生產作業相關的成本動因,如物耗、作業量等;二是戰略層次的成本動因,如規模、技術多樣性質量管理等,包括結構性成本動因和執行性成本動因。戰略層次的成本動因不僅關系到企業的戰略制定并且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企業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在企業的成本動因中,很多動因難以量化,但其對產品成本的影響卻更大、更持久,因而也更應該受到重視。
三、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現狀
我國對戰略管理會計的研究起步較晚,尚處于摸索階段,真正在企業中被應用的還很少,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都不盡如人意。它在我國的應用處于一種模糊狀態,總體來說,應用水平不高。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戰略意識薄弱,戰略管理會計理念普及程度不高
眾所周知,我國對管理會計的應用較晚,在管理會計方面更多的是引進國外的理論和研究。戰略管理會計作為管理會計的發展新階段,許多企業對它的體系不熟悉,對戰略管理會計思想精髓理解不清。目前,隨著全球一體的進程加深,我國少數企業開始將戰略管理會計運用到企業實務方面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但是,戰略管理會計只是在很小的大規模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眾多的中、小企業中卻得不到重視。我們應加強戰略管理會計意識,普及戰略管理會計理念,讓戰略管理會計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好幫手。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才開始系統地學習、引進西方的管理會計。然而,直到90年代,戰略管理會計才逐漸運用于我國少數經營規模較大的企業,大多數企業在這方面的意識還比較薄弱。在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時代下,戰略管理思想越來越重要,而戰略管理會計也逐漸被企業所重視,也相繼出現了一些企業運用戰略管理會計成功的案例。但戰略管理會計仍然較多的在大企業中采用,戰略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意識尚未得到全面普及。
(2)缺乏高端的專業化戰略管理會計人才
新時代下的戰略管理會計人員不同于以前會計人才,其不僅要拓寬知識面懂得經濟學、邏輯學、統計學等學科,而且要了解心理行為學等社會學科,能夠站在管理層的高度運用戰略的目光從企業的整體出發,幫助企業制定政策,解決問題,引領發展。但是,在現階段我國戰略管理會計人才極其缺乏,大多數都是一些中、低端會計人才,他們過多的關注財務報告等問題而忽略了企業的宏觀發展。
(3)企業環境不利于戰略管理會計的發展
從會計的發展角度來看,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會計發展歷程的角度我們也可得知戰略管理會計也將受到會計環境的影響。宏觀環境引領著公司的發展方向、影響到公司目標制定,而微觀環境促使企業對機遇的把握。從某種程度上,宏觀環境極大的影響著微觀環境。我國大多數企業一直認為管理會計是財務會計的分支,不重視管理會計,對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業極少探討。這種不利于戰略管理會計發展的環境注定會阻礙它的發展。
四、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戰略管理會計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盡管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發展緩慢,但是它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戰略管理會計是一門不斷演變的學科,其內容隨著經濟管理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豐富。隨著戰略管理對企業影響的不斷深化,戰略管理會計定會大步前進,成為管理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作者單位:蘭州商學院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 鄭紫云.戰略管理會計基本內容體系研究[J].金融經濟.2010(02)
[2] 甘永生.戰略管理會計基本內容體系構建初探[J].會計之友.2004(09)
[3] 高杰.論戰略管理會計體系的建立及其對投資決策的影響[J].北方經貿.2005(10)
[4] 吳加聰.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的應用研究[J].商業會計.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