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
摘 要: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發展觀,并且是建立在力求環境與發展相協調和保護自然的基礎之上。變革傳統的經濟法是達到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這一目的的前提。由社會本位向生態本位的變革是經濟法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其核心就是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代替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這一變革。實施這一變革的重要保障是部門經濟法綠色變革。
關鍵詞:變革;經濟法;可持續發展
由于人口與自然環境與資源還有經濟增長之間形成的矛盾,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人類提出了一種新的發展理念,可持續發展。為了可持續發展能夠實現,傳統的發展模式在世界各國都紛紛得到了改變,從而引起了另一種風潮,對傳統法律的變革,而所有法律變革的核心是經濟法的變革,它協調了經濟的運行以及維護了社會經濟秩序的需要,是協調國民經濟活動與國家管理的基本法律形式,實現發展模式的調整和可持續的發展必須借助調控機制與經濟法的功能。而傳統的經濟法無法有效科學的解決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因此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必須依靠經濟法的變革。
一、讓生態本位取代社會本位的變革
社會本位向生態本位的變革是經濟法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維護公共利益是現代法律制度的出發點,而忽略了個人利益的維護,這一觀點更加傾向于社會本位。協調人口、資源、環境以及發展之間的關系是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核心所在,還有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不能損害其他人的利益以及影響子孫后代的利益。它承認了維護人類的利益是制定法律的最終目標。將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利益有機的結合、自然與人和諧統一,這是生態本位的法律觀。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生態本位的規律比較契合,側重于生態本位的經濟法律制度更加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實現。當代人的利益是傳統經濟法制定的出發點和歸宿,他以社會為本位而忽略了對未來社會、對后人的利益的保護以及欠缺了對宏觀經濟發展模式的思考,只看重了當代社會的發展以及當代人類的利益,所以要進行變革,將社會本位變革到生態本位,因此來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進行市場調節立法時與宏觀調控時法律的制定要以生態本位為觀念,從而將環境效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統籌規劃。在這個社會中,要想更好地調節社會整體的利益,就要完成生態法的社會本位變革到生態本位。
二、變革經濟發展模式
將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變革為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經濟法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協調資源、環境與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任務。高開發、高排放、低利用以及由資源到廢物的線性開發系統是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特點。而從產品到資源再到再生資源這一反饋式的流程,具有低開發、低排放、高利用的特點,這是循環經濟所具有的。使得資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生態化了經濟活動,起到較少環境污染的作用,促進了經濟發展,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立法的變革。社會經濟是不可能單獨完成自身經濟模式的轉變。應該使得能源產業的結構得到有效合理的調整,加大環保投入,使生態破壞的相關法律得到最大程度的減少,來建設以及實現循環經濟。
三、綠色化變革部門經濟法
要想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對部門經濟法實行綠色化變革是必不可缺少的,也是讓可持續發展得到實現的保障。社會經濟生活與可持續發展之間息息相關,這一特性賦予了經濟法的長期性與巨大性。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了可持續發展,它是人類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場重要的變革,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需要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并且還要針對計劃進行及時的完善,使得國家計劃的宏觀性、戰略性、政策性和強制性得到突出,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在制定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在確定計劃指標以及經濟調控時,要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指導,同時生態本位是確定宏觀經濟政策的基礎。
實現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稅收,想要完全實現經濟保護的目標,單憑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在如今的經濟體制下是不可能的,所以一項重要的經濟調節杠桿便是經濟稅收。現今,很多國家已經建立了環境稅收制度,并且是作為一種主要環境政策。然而在我國這方面還需要加強。同時還應該建立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來實現綠色化的變革。例如、完善政府采購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會計、審計制度以及變革競爭法、價格法、消費法等多個領域。
總而言之,進行經濟法的變革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這是一項內容宏大的系統工程,涉及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需要更多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勇敢前進的力量,所以為了保護后代子孫的利益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及人類社會的健康,所有關于法律變革的嘗試和努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產業政策法的知道思想和基本原則應該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及尊重生態規律,對可持續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技術與創新應大力支持。在經濟法變革的前提之下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不僅保障了當代人類社會的利益也可以保障未來社會以及子孫后代的利益。(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 陳泉生;可持續發展與法律變革:21世紀法制的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0
[2] 任虹;論可持續發展與經濟法理論的創新[D];中國政法大學;2008
[3] 張建容;經濟法與可持續發展[J];云南經濟日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