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間,有一位叫馬亮的年輕人。他出身商業世家,從小就能雙手打算盤,而且準確無誤,可謂才高八斗。經官府層層推舉,馬亮被明太祖朱元璋欽點為山東日照知縣。
當時,知縣的首要任務是執行休養生息政策,抓好農業生產,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馬亮上任后,常常擺出一副懷才不遇的樣子,不安心工作。馬亮為表現自己的才能,插手原本中央直管的督運工作,狠抓日照的商業,也做了不少事兒。三年任期期滿,朱元璋問馬亮:“你覺得你這個知縣干得如何?”馬亮回答道:“卑職在日照三年,日照的商業有了很大的改變!”接著,馬亮歷數自己在商業方面的貢獻。朱元璋說:“可這些都是督運的工作呀!你分內的事做不好,其他事做得再好也是不稱職。我怎么能重用一位不稱職的官員呢?”就這樣,朱元璋不僅沒有給馬亮升職,還撤了他的知縣之職,永不錄用。
故事教會我
“用到點上才是材”,只有把聰明才智用到本職工作上才可能成為棟梁之材。文章選材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和物都可以做文章的素材,然而只有那些能用到“點”上——為表現文章中心思想服務的才是我們需要的理想之材。
【祝新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