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婷
不可否認,男孩和女孩是有差別的,家長們在教育問題上也應該“男女有別”。女孩生來就有一種嬌弱的特質,像是鮮花,想要綻放美麗,需要精心呵護。女孩敏感、細膩,需要家長們更細致、更耐心的照顧。一直以來,“富養女孩”的理論扎根在父母們心中,他們認為只有給女兒提供最大的物質保障,才能幫女兒建立自尊,取得成就。他們對女兒的期待也不僅僅滿足于成績優秀,還要提升她的修養,培養她高貴的氣質……由此看來,女孩的教育似乎讓家長們更費心思。
小學時期是女孩教育的轉型期
從上小學開始,女孩背著書包走進學校,開始學習知識,認識很多同學老師,她們會變得不像以前那么聽話、順從,有時候還出現“叛逆”。這時候,家長就應該理智地教育她,講明白道理,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將自己的不良情緒肆意發泄給她,因為女孩情緒較容易激動,不注意的話場面就容易失控,這樣更達不到教育女孩的目的。
心理導師劉慧告訴記者,其實女孩比男孩更容易自卑,因為在4歲以前,由于男女生理結構的差異,男孩會炫耀自己的生理器官,并以此為傲,這時候,女孩看到男孩因為這些差異就趾高氣揚,本能地就產生了羨慕、嫉妒的情緒,進而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因此,在上小學以后,教育女孩要注重自信心的培養,珍視女孩的成功,培養她們的成就感,及時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的點滴進步,對她們的優點、特長要不吝惜夸獎。還有就是必須重視培養女孩的獨立性,這一點是許多家長們容易忽略掉的。女孩比男孩更有依賴心理,她們更愿意接受愛與被保護,家長們也總是認為女孩不應該承擔過多的責任,年齡太小,更無法獨立去應付一些事。但女孩的獨立性不是長大了自然就會有的,而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家長們可以試著讓她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例如,鼓勵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玩具和學習用品,自己安排時間等等。可能剛開始她們不會做得很好,家長們也不應該放棄讓她們鍛煉的機會,從手把手教開始,她學會之后就能自己去做了。這樣,有助于培養她的獨立性。作為父親的高先生告訴記者:“孩子現在跟我在一起的時間多,一定要增長她的見識,雖然在物質生活方面沒有體現出‘富養’,但是在學習方面卻從來沒有‘打折’,我從來不限制她看什么書,也經常帶她出去玩。因為孩子有些靦腆,我希望多培養她勇敢、獨立的品格。”
“富養女孩”在于精神上的“富有”
對于“富養女孩”,一般世俗的說法是,“富養”就是指要讓女兒吃得好、用得好,以后不會貪圖小利,被小金錢所蒙騙,面對誘惑能堅持自我。于是,有很多家長為女孩很舍得花錢,熱衷于對女孩琴棋書畫的培養。僅僅從物質上的滿足是最容易實現的養育方法,富養女兒就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她,她可以隨心所欲,可以唾手可得,這樣一來,有些孩子就會變得孤芳自賞,瞧不起同學,不接地氣,對人情世故缺乏基本的認識和體悟,由此游離于群體之外。其實,所謂“富養”在于精神上的富有,女孩富養,主要是從小培養她的氣質,開闊她的視野,增加她的見識。
五年級學生楊書榕的媽媽認為,她教育女兒,女孩就是女孩,女孩子不能像男孩子一樣無法無天,要安靜、沉穩一些,同時,不能太嬌慣她,“富養”并不是她所有的要求都要滿足,培養她豐富的知識和開闊的眼界也是“富養”的一種。而在生活的態度和責任壓力這方面對女孩比較寬松,如果是男孩可能要承擔更多責任與壓力,女孩則不需要那么嚴苛。知性女性楊瀾女士曾在自己的書中寫到:三四歲寄居上海外婆家時,年輕的舅舅常會帶她去最高級的紅房子餐廳吃西餐,去淮海路照相,去看新潮的立體電影。舅舅說女孩子就要見世面,不然將來一塊蛋糕就會把她哄走。楊瀾說,家境好就讓女兒多見識繁華的世界,眼界的開闊讓女孩更聰明。
“富養”就是要給女孩一個“富裕”的教育環境,培養女孩積極健康的心態、溫柔賢惠的性格、氣定神閑的氣質、睿智聰穎的形象。這些優秀品質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家長們用呵護與關愛培養出來的。
女孩青春期教育更值得關注
劉慧指出,女孩性心理發育比男孩早,青春期也比男孩來得早一些,現在青春期已經提前了,大概從10歲就開始了,尤其女孩會早于男孩。由于在性方面,女性總是被保護、受傷害的一方,如果發生性行為甚至是懷孕,對女孩子的傷害更大,所以女孩子的性教育非常重要。
5歲之后女孩開始依賴父親,這時候父親的教育很關鍵,孩子的成長、和異性建立關系的能力都與跟父親相處的融洽有關系,和父親的關系甚至會影響到女孩以后的夫妻關系。從5歲以后孩子會進入“俄狄浦斯期”,在這個階段,男孩會出現戀母情結,渴望媽媽愛自己勝過愛爸爸;女孩會出現戀父情結,渴望爸爸愛自己勝過愛媽媽。總之,他們都希望取代同性父母與異性父母建立唯一的關系,這就是被弗洛伊德稱為“俄狄浦斯期”的孩子性心理發育階段。心理學家認為解決問題的核心在于,父母要重視與配偶的關系,讓孩子明白父母彼此之間才是最好的伴侶,而他只需做個快樂的孩子,安心地享受強大的父母的愛。八九歲之后,女孩子就會重新回到母親身邊,模仿母親,向母親靠攏,最終成為有魅力的女人。
人類天生對性有一種羞恥感,女孩的性教育應該由母親來做。當女兒開始關注“我是怎么來的”、“男孩和女孩為什么不一樣”的時候,說明孩子對性有了好奇心,家長一定要抓住機會進行性教育,切記回避這個話題。當孩子問生命的起源時,不可敷衍說孩子是“石頭里蹦出來的”,應該告訴孩子每一個生命來到世上都是非常珍貴的,沒有什么需要藏著掖著的,例如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后,她會很慌張,我們要告訴孩子,來月經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情,說明她已經長大了,將來還有孕育小寶寶的機會。接下來要交給她生理期的護理,以及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
(摘自《包頭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