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是近幾年被十分重視和看重的教育專業,尤其涉及藝術類的教學,從娃娃抓起的教育思想很早就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了,抓錢抓早,讓孩子在同齡人中早日脫穎而出的思維灌輸于始終,這種人的思想深深的影響到了教育專業,為了迎合人們的需求,學前專業教育非常早的就興起和日漸成熟,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思維,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聲樂課教學模式探究這種模式的發展程度及其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模式;探究
學前教育指的是在為進入法定教育年齡之前進行的教育啟蒙,我國對學前教育十分重視,學前教育市場化以后,教學機構的發展也是如雨后春筍,較為出名的教育專業有音樂、美術、書法、外語等等,其中以音樂和美術為主要的教育最為突出。例如,從小學鋼琴、學樂器。從小學體育、學美術、學舞蹈等等。從學前教育中脫穎而出的孩子較多,更是增加了學前教育的學習氛圍。實際上在國外的學前教育一般都是由家長來完成的,國外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在孩子啟蒙時期進行良好的胎教和自然教育,整體上呈現一個非常良性的自然教育體系,尊重孩子的天賦,分為啟蒙、開發、引導、教育四個階段。這個體系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得到發展的,啟蒙階段即通過良好的手段提高孩子的智力,開發階段則是通過良好的手段來發現孩子的天賦或者優勢,引導階段則是通過引導孩子的天賦繼續發展,教育則是加深這種引導的方向性,從而提高孩子的天賦發揮,同時也加入了一般的學前教育,讓智力發展與天賦開發相呼應。
1 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地位
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當中的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大部分的家長都認為音樂是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和情趣,甚至未來工作方面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出路。其中鋼琴是音樂學前教育的一個主要選擇,如同學習其他教學內容一樣,鋼琴也伴隨著等級的提升,伴隨著考試,伴隨著學生的一生發展。這種發展過程是家長們比較認可的,同時還存在著考試的加分等等。學前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音樂也是一個比較入門的窗口,讓孩子能夠提高智力和操作能力,進而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對于學前教育來說,確實是一個比較優秀的教學模式,我們在采取學前教育的時候,選擇音樂也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近些年來,鋼琴不再是一枝獨秀了,鋼琴教育也不再是單一的家長們唯一的選擇,越來越多的樂器被提上了學生的學習日程,讓學生能夠有很好的音樂學習機會和更多的音樂教育選擇。音樂教育的選擇性增加也與這些年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進步發展關系密切,這種發展帶來的結果是國民素質有所提高,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地位也節節攀升,我們追求的是音樂教育的在智力發展階段所帶給孩子的實際影響,是讓孩子在音樂的教育中能夠領會更多的關于學習、關于生活的內容,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發揮的作用越大,那么在某個層面來說,音樂教育在整個素質發展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就越來越大,這是我們都曾經認識到的內容。總的看來,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扮演的地位有三個,其一是啟蒙,這是教育的首要目的,即便家長對待學前教育的事情再功利,也不能否認其中存在的關于學前教育的種種啟蒙目的。其次是引導,家長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早日成長,望子成龍,希望能夠通過學前教育來提高孩子在未來競爭中的實力,所謂搶錢抓早,盡快謀劃,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一種引導。
2 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音樂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在我國也收到來自家長和教育界的廣泛關注,隨著音樂學前教育的體系不斷完善,規模不斷擴大,音樂學前教育已經產生了一個十分巨大的環境影響氛圍,帶動著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和家長不斷的投資投入到音樂學前教育當中。我們可以認真的看到,在音樂學前教育的發展當中,存在著些許不合理的地方,盡管我們將其歸納為音樂學前教育體系成長中的煩惱,轉型期的陣痛,但是我們依然需要認真的總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刻的反思,只有在問題中到答案、在問題中做總結,才能為下一步的發展和學前音樂教學模式的根本進行探究,這也是本文的一個邏輯歸宿和出發點。首先,在音樂教育中功利主義盛行,在學前音樂教育中孩子始終應該是第一位的,不是說我們投資多少、付出多少就是對孩子負責人,就是對孩子好,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真正讓還是成長多少,收益多少。在這個方面,中國的家長和學前教育機構都存在著功利主義現象,大家都沒有對孩子本身的天賦和意識進行尊重和挖掘,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一直是被動學習,不能夠真正地得到應有的良好教育,不能夠真正的在學前教育中收益,得到真正的引導和幫助,這使得學前教育變為了孩子家長變相競爭和學前教育機構不負責的收費競爭,讓學前教育變為了味道。其次,學前教育不是啟蒙一個環節,有些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習了鋼琴,就讓自己的孩子也學習鋼琴,看到別的孩子學習畫畫也讓自己的孩子學習畫畫,覺得到了這個時間段了,應該讓孩子學點什么,沒有考慮到孩子需要什么,在整個過程中,孩子的學習時間被家長充分安排,沒有啟蒙的時間。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夠一直延續,家長變成虎媽虎爸還好,如果不能,僅僅是跟風學習,半途而廢,不僅浪費人力物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孩子的自身的能力也沒有得到良好的啟發。最后,學前教育不成體系,學前教育機構是市場化的結果,良莠不齊的學前教育給學生帶來的授課效果也是參差不齊的,在整個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真正能夠看到的是不斷地對孩子進行課程調整,沒有想到孩子是否有能力完成,不斷的灌輸,填鴨式教育。沒有統一的模式,從個體、私人到機構、集團,學習教育的過程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整個體系不統一,結構紊亂。
3 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模式
基于上述對學前音樂教育的基本情況和問題的分析,我們認為豐富學前教育的發展渠道并非是根本問題,也不是不可取,在整個學前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關鍵是要成規模、成系統、成體系。政府機構要有引導、教育機構要有良心、家長要有耐心,真正的形成,公共、專業、社會化的教育體系,讓每一個發展環節都能夠言之有物,都能夠有的放矢。一是建立公共教育指南機構,有公共機構出面制定教育指南,普及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規范市場管理,明確教育內容,要重點從宣傳上下功夫,讓家長這一教育第一人能夠理解什么是學前教育,對自己孩子有個充分的認識,進行合理的智力開發。二是規劃教育機構,進行資質認定,對那些不符合規定的教學機構要堅決予以取締,不能夠讓這些個人的違法的機構,不負責任的機構擾亂市場,混淆視聽。三是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社會化程度,更廣層面進行普及教育,讓學生真正的從教育當中收益,讓家長真正地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針對性和權威性,讓家長更加有目的地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學前教育。只有真正形成這種教育體系和教學模式,才能夠促進學前教育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瑞.學前音樂教育中生成性課程的開發與實踐[D].長春師范大學,2013.
[2] 林春非.我國學前音樂教育發展探析[J].文史博覽(理論),2011.
[3] 陳琳.我國學前音樂教育的發展歷史及其時代挑戰[J].學前教育研究,2011.
作者簡介:劉蘭(1973—),女,山東人,碩士研究生,黑龍江大學伊春分校講師,研究方向: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