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球
〔摘要〕通過國內外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實踐的成效對比,分析了當前的湘西州地區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的現狀,并就此針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湘西州公共圖書館,提出應從圖書館立法、建設主體上移、總分館制、區域合作網絡等方面保障數字資源服務機制運轉的可行性思路的設想。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建設主體;總分館制;服務機制
〔中圖分類號〕G250.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4)06-0061-05
受益于多重國家政策和財政的支撐,湘西州內8家公共圖書館在近二年來得到迅速的發展。在免費開放中央財政資金的有效保障下,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第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州內各圖書館借評估定級之東風,完成了大部分館藏的回溯建庫工作,實現對館藏書目的數字化管理和自動化借閱管理。國家文化共享工程配套的計算機網絡設備、軟件及2TB數字資源,“縣級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無償贈送給每個縣館的1TB數字資源,國家圖書館實施“全國數字圖書館推廣計劃”將進一步提供海量的、高質量分布式中文數字資源庫群。這些公益性的數字資源無疑構成了湘西地區的數字資源服務的資源基礎,但是有了這些資源,沒有健全的機制和有效服務平臺,沒有相應的技術人員配備和主動服務意識,沒有圖書館精神和圖書館權利意識,公益性數字資源就會囿于存儲設備之內,甚至造成整套設備和資源閑置,發揮不了應有的效益。
于是,針對湘西獨特的老少邊窮地區探討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機制建設,為州內公共圖書館服務湘西州內289萬人民群眾的公共數字文化需要,著力于總結國內外公益性數字服務實踐經驗,從湘西地區經濟實力及圖書館目前實際狀況出發,最終建立一個高效的、可持續性運轉的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平臺。
1國內外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實踐
國外方面,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共圖書館制度的國家,通過《公共圖書館與博物館法》(the 1964 Public Libraries and Museums Act)以征集財產稅來建設圖書館。英國大部分地區是通過地方政府的公共圖書館(Library Authorities)在轄區內市、鎮、村設置規模不等的固定圖書館和若干流動圖書館來實現數字資源服務[1]。據2011年統計,英國共有4 265個公共圖書館,英國人口有63 223 600人,公共圖書館活動讀者就有11 411 561人,全年訪問量有306 590 715,平均每位讀者訪問圖書館26.86次[2]。挪威圖書館事業比較發達,大多數市區其實是不足萬人的小社區,《挪威圖書館法》規定每個市必須有一個公共圖書館,在《圖書館改革2014》的改革方案中提出通過加強數字化技術和圖書館的改組來強化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挪威2011年統計年鑒數據分析:挪威人口總數為498萬,744所公共圖書館。2011年紙質文獻外借量為1 861.9萬冊,數字文獻外借量635.8萬冊件,合計外借量達2 497.7冊件,人年均外借文獻5.01冊件。紙質文獻利用率從1990-2011的11年時間來看,紙質文獻利用率逐年降低,數字文獻利用率逐年提升[3]。美國公共圖書館建設的依據是各州通過當地的公共圖書館法規和相關法,法規一般都授權地方政府和其他法人成為當地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主體。地區性圖書館的經費主要來源于當地財產稅,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對地區性圖書館提供一些補貼,總經費中有較多社會捐款,這主要是美國的法律和稅收鼓勵社會捐款。根據2009年的美國公共圖書館統計資料[4],全國有9 225個公共圖書館,藏書合計81.6億冊,人均藏書2.7冊,人均訪問數5.4次,人均咨詢1次。美國將近25%的公共圖書館有分館和流動館,分館和流動館的總數接近公共圖書館的總數,由此可見,作為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體系的觸角不僅僅有獨立建制的圖書館,還有眾多的分館和流動館。
國內方面,2011年,全國公共圖書館基本統計數據表明:總共有公共圖書館2 952個,文獻總量69.719萬冊件,人均0.517冊,人年均訪問0.283次[5]。與英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基本指標存在較大差距。盡管如此,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2011年的財政撥款和新增文獻藏量與上年相比,分別增加2433%和3481%,成為全球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投入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展普惠性、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方面,主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國家圖書館、省級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平臺和技術實力,通過設置分館和業務指導來實現基層圖書館對民眾的全面服務的。廣東流動圖書館體系建設,就是通過從2004年起省財政每年單列500萬經費,通過省立中山圖書館在欠發達縣建立流動分館,流動分館讀者可享受省館116種已購數據庫資源和22種試用數據庫資源,數字資源服務延伸全省。蘇州圖書館分館建設是按需設館的兩級結構模式,它突破行政區劃的限制,總館按照人口密度和區域大小設館,總館直接管理所有分館,蘇州總分館建設是沒有政府行政推動的情況下,由蘇州圖書館與區政府、街道辦事處合作,采用協議開展的。目前,蘇州全市共建成173個分館,其中非市區分館達117個,基本實現了各縣級市建制鎮的全覆蓋,并擁有2輛流動圖書車以及22個流通服務點,通過分館、流動圖書車、流通服務點免費辦理讀者證,分館讀者享受總館所有數字閱讀資源[6]。
2.1所處地域經濟貧困,圖書館事業發展缺乏地方經濟強力支撐湘西地區湖南西部,是湖南省惟一進入國家西部大開發范圍的地區,是湖南省湘西地區開發重點地區和扶貧攻堅主戰場,是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地區。全州總人口289.65萬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78.4%,城鎮人口為97.05萬人,2012年人均GDP為15 46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 038元,農民人均收入為4 229元[7]。湘西州人均GDP為湖南省人均GDP的46.2%,為蘇州的13.6%,湘西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湖南省人均70.5%,為蘇州的40.1%,農民人均收入湖南省農村人均56.8%,為蘇州的21.8%[8-9]。endprint
2.2紙質館藏陳舊、無數字資源購置能力
州內轄7縣1市,分別為吉首市、龍山、古丈、永順、鳳凰、保靖、花垣和瀘溪縣,州內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有9個,根據2013年實地調研的部分調查,并結合州內各圖書館網上簡介,統計州內公共圖書館藏書總量為855 904冊,其中地級館1個,藏書20萬余冊,縣級館8個,館均藏書9萬余冊。據《中國圖書館2012年鑒》統計,湖南縣級公共圖書館2011年館均購書經費不足6萬元,湘西州縣級公共圖書館平均購書經費不足2萬元,根本無力購置數字資源。公共圖書館藏文獻資料陳舊,大多為90年代中期以前購買。全州公共圖書館建筑面積合計25 862平方米,閱覽座位共1 852個,圖書館編制員工總計120人,館均建筑面積為2 873平方米、館均閱覽座位205個、館均職工13人,其中,館均職工數高于2011年全國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的館均職工數12人,其他指標均低于全國平均數。
2.3圖書館網站平臺缺失,數字資源服務能力不強
湘西州內9個公共圖書館均設置有電子閱覽室,提供數字資源的瀏覽和下載服務。深入電子閱覽室調查,發現絕大部分的公共電子閱覽室讀者上網內容與“文化共享工程”數字資源無關、與“縣級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資源無關,大多上網讀者目的是隨意瀏覽網上新聞、欣賞視頻、聊天與游戲等。在圖書館館藏書目數字化建庫方面,州內9個公共圖書館全都實現了書目資源的數字化工作,其中絕大多數館進行了采、編、流、閱等圖書館業務自動化管理。通過網絡和電話詢問等途徑調查,目前確認通過Internet網絡提供圖書館主頁僅鳳凰縣圖書館一家,其他圖書館尚無專門的圖書館Web服務器,僅只是依托相應的政府網站或湖南省圖書館學會等網站提供些簡單的頁面介紹,沒有提供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
2.4缺乏技術人才,文化共享數字資源服務得不到有效保障文化共享工程是國家從2002年起實施的一項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它的實施途徑主要依托各級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站)等機構推廣,依托公共電子閱覽室閱讀平臺媒介,通過服務網絡實現從城市到農村的全面覆蓋,到2015年,文化共享工程數字資源總量將達到530TB,公共電子閱覽室基本覆蓋全國所有鄉鎮和街道、社區,入戶率達到50%[10]。全國文化共享工程從2006年進入湘西分批實施,截止到2013年,全州公共圖書館縣級支中心設備經過安裝和調試,目前大部分館均可以提供對外服務,并且形成了地、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區域性數字資源服務網絡。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包含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院團及廣電、教育、科技、農業等部門的優秀數字資源,是湘西州開展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重要資源平臺。湘西州各級圖書館普遍缺乏計算機技術人才,設備安裝、網絡和服務器維護能力得不到保障,許多網絡設備和數字資源更新一旦出現故障,由于商家售后服務不及時或因售后服務過期,設備長時間處于宕機狀態,數字資源提供服務得不到可持續性保障。縣級支中心如此,鄉鎮及社區、村等基層服務點的技術和服務保障狀況就更不如人意。
2.5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不強,沒有建立區域性圖書館共享機制圖書館人文遠比技術要重要。圖書館精神的實踐者會從內心深處自發地認識到服務讀者的重要性,“每位讀者有其需要的數字資源”,幫助讀者找到所需要的數字資源,盡力促成更簡易、更有效率地獲取數字資源的途徑實現,這種動力會促成館員主動學習和掌握圖書館現代服務的業務技術,往往這種主動比起被動地接受培訓更有效率,當然這種主動學習是建立在樹立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之上,樹立在作為一位圖書館員應有的圖書館精神之上的。中國圖書館學會通過的《中國圖書館館員職業道德準則》和《圖書館服務宣言》就是弘揚平等服務、公益服務的圖書館精神、促進圖書館開展文獻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理念與實踐。
由于州內公共圖書館館員受學歷背景、專業素養、經濟待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圖書館職業自豪感和職業認同感不強,公共圖書館服務精神和理念在大多數圖書館員工中相對缺乏。圖書館人員源缺乏資源共建共享思想認同,目前,全州在公共圖書館之間暫無資源共享機制,湘西州地區在經費、資源、人員等劣勢下又由于館際資源相互封閉、館際缺乏合作、協調和溝通,使得圖書館的資源使用效率、服務效率更加低下,根本沒有形成圖書館事業的良性循環機制。
3建立湘西州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機制的設想和思路事實上,湘西地區圖書館事業并不發達。但近幾年受益于國家層面的多層政策的驅動,受益于國家眾多文化項目的推動,受益于國家財政的支撐,湘西地區圖書館逐步走向規范化的免費開放行列。2013年,在全國第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測評活動當中,其中花垣、鳳凰、瀘溪3個縣級館達到一級館,龍山、保靖、永順3個縣級館和州圖書館達到二級館。此次評估說明湘西州圖書館事業發展取得明顯的進展,但是與國家倡導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圖書館服務還有很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地域更為廣闊的鄉鎮、農村地區因人員、經費、技術等原因,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服務開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約。
3.1力推圖書館立法,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有經費保障英美等發達國家圖書館事業的發達,其最關鍵原因是有圖書館立法。圖書館法從法律上規定了政府是建設圖書館的責任主體和建設主體,圖書館法規定圖書館建設經費的主要來源,甚至具體到來源何種稅種和抽取額度,規定利用一般財政收入建設公共圖書館的權力。圖書館法應立足中國國情,保障惠及城鄉、普及均等的數字資源服務,原則上應根據服務人口密度、服務人口數、服務區域來合理設置公共圖書館規模容量和劃撥圖書館經費。對于欠發達落后地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法應規定從中央資金劃撥專項經費加以補助,保障落后地區最基本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開展。開辦和管理公共圖書館是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責任,公共圖書館事業是惠及全民的文化事業,作為湘西州公共圖書館,作為欠發達地區圖書館,應發出自己的聲音,積極呼吁推動國家層面的圖書館立法。endprint
我國圖書館法現已列入“十二五”期間立法項目,并且將圖書館的總分館制列入圖書館法內容。相信不久將來,《圖書館法》的頒布和實施會保障各級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向鄉鎮、向社區、向行政村等薄弱地帶延伸,讓億萬農民切實感受到圖書館來到他們身邊,并接受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
3.2建設主體上移,力推總分館建設機制
國家對圖書館公益性資源服務越來越重視,從2006年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到2012年《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從2011年《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到2013年的我國第一個公共圖書館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眾多的國家層面文件均將圖書館發展注入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核心元素,明確提出圖書館建設以公共財政為支撐,強調基本服務免費開放。
但是,由于分稅制分級財政管理體制的影響,政府層級越低,財政收入越得不到保障。事實上,大多數縣、鄉財政地方稅收總額在保障縣、鄉、村圖書館事業的支出顯得力不從心,在西部欠發達地區,這種狀況尤為突出。如此財政狀況下,要支撐覆蓋城鄉、普惠全民,人口密度為173人/平方公里的湘西全州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并做到可持續運轉,確實是財力難以為繼。據估算,以湘西州1 970個行政村,每個村圖書室運轉費1萬元,180個社區,每個社區圖書室運轉費2萬元,165個鄉鎮(街道),每個5萬,地級圖書館1個運轉費50萬元,縣市圖書館8個,每個運轉費20萬元,計算出湘西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每年需投入3 365萬元,這種可持續的投入對于2012年財政總收入為479億元的湘西州政府是很難以實現的。
數字資源建設特別是商業性學術全文數據庫建設是高投入項目,且建設具有長期性,運維成本很高,湘西州內縣級、甚至地級圖書館均難以承擔如此高昂的成本。因此,建設主體上移和總分館制正是針對湘西州財政收入這一現實狀況而做出的科學合理選擇,也是破解省級財政支撐省級公共圖書館服務全省事實上主要服務省城機構和居民,地市級財政支撐公共圖書館服務全地區事實上主要服務市內機構和居民,縣級財政支撐公共圖書館服務全縣事實上主要服務縣城內機構和居民的難題。國內廣東流動圖書館模式、深圳圖書館之城、蘇州總分館模式等等均是建設主體上移的成功案例[11]。建設主體上移后,總館辦館實力和社會影響得到加強,圖書館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能得到財力保障。
數字資源的服務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城鄉上網用戶增長速度很快,特別是通過手機上網獲取信息更具備簡便。數字資源的服務在縮小信息鴻溝、促進城鄉閱讀方面較傳統紙質文獻更具普惠性和優越性。鑒于湘西州地區的財政收入情況,湘西州的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建設主體應上移至湘西州政府,由湘西州政府作為建設主體授權管理單位即湘西州圖書館承擔總館公益性數字資源的建設任務、并作為管理單位負責在各縣市設立數字資源分館,各縣市分館負責在各鄉鎮(街道)設立數字資源分館,各鄉鎮(街道)負責在各行政村設立數字資源室。湘西州圖書館作為數字總館履行公益性數字資源購置、數字資源采集、特色館藏數字化、數字資源發布等任務,州館以下各文獻單位只負責對用戶的培訓、檢索指導及數字資源的服務個性化推廣服務,不負責具體數字資源技術平臺的維護任務,從而減少了縣市、鄉鎮、行政村的數字化設備和資源的重復投入。建設主體上移強化了圖書館人員重心下沉到基層去培訓和指導用戶使用數字資源職責,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便于收集城鄉用戶對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真實建議,從而更好地促進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建設主體上移和總分館制克服了因館舍物理場所服務半徑的瓶頸,真正實現向全體人群的全面覆蓋。
3.3建設多系統跨層級的圖書館區域性合作網絡,制作共享的數字資源網站湘西州內除了公共圖書館系統外,還有吉首大學圖書館等高職院校圖書館3個,州科技情報所1個,其中吉首大學圖書館資源、設備、技術相對突出,該館共有職工近70人,館藏紙質文獻150萬余冊,電子圖書63萬余種,訂購報刊1 700多種,全文網絡數據庫近10種,本地數字資源鏡像資源達到20TB。建設區域內圖書館服務合作網絡對于湘西州少數民族地區尤為重要,資金不足等劣勢可通過橫向跨系統聯合各文獻單位,突破因建設主體不同而產生的資源所有權的限制而發揮資源效益的最大化。通過行業學會或政府組織的協會,在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的支持下,達到一定程度的資源共享。
針對湘西州人口密度與城鎮化率較低、縣級公共圖書館力量比較薄弱和基層服務點建設非常滯后等實際情況,湘西州圖書館應搶抓數字資源服務能克服時空障礙的優勢,積極爭取湖南省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延伸服務,通過政府主導下的數字資源對口援建計劃,利用VPN訪問、設立數字分館等途徑的援助方式,簽訂長期的對口支援協議,實現湘西州圖書館數字館藏上規模、上水平,實現州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上平臺、上層次。
政府主導,以州財政投入為主,省財政扶持欠發達地區投入為和州內縣市財政投入為輔,集中財源,建設州內統一的公益性數字資源共享平臺,建立州、縣市、鄉鎮、社區(村)四級縱向的數字資源服務網絡,通過設立專門的文獻傳遞經費,建立吉首大學、湘西職院、湘西州科技情報所等文獻單位的長期文獻傳遞與協作關系,本著互惠互利、資源共享、服務社會、縮小數字鴻溝、保護知識產權等原則,構建湘西州數字資源元數據檢索平臺,利用文獻互助平臺開展電子文獻傳遞。對于無知識產權糾紛的數字資源,不管所屬權,均應集成在統一的數字資源平臺提供服務。
3.4依托傳統圖書館服務陣地網絡,開展多元化媒介服務CNNIC發布的《2012年中國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網民規模達到5.64億,其中農村網民規模達到1.56億,農村網民占比為27.6%。城鎮互聯網普及率59.1%,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37%,農村手機網民達11 722萬人,與上年相比增長20.9%,農村網民中手機上網的占比達75.3%,比城鎮高3.3個百分點,農村網民使用臺式電腦的上網的比例為66.7%,使用筆記本電腦上網的比例為32.9%,這一連串數字表明公共圖書館開展多元化媒介服務是大勢所趨,是滿足民眾網絡獲取信息的需要。endprint
湘西民眾的互聯網普及率也逐年上升,民眾閱讀習慣的變化,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的對策,就是依托州、縣市、鄉鎮、社區(村)四級圖書館陣地網絡,整合農家書屋、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和鄉村圖書室資源,以州圖書館數字總館資源為平臺,集成自購自建數字資源、文化共享工程、國家數字圖書館贈送的公益性數字資源和技術設備,通過有線電視、手機、電腦等不同設備進入千家萬戶,開展音頻、視頻、數字文本、咨詢等多元媒體服務,在全州形成一個資源豐富、服務快捷、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網絡,以滿足湘西地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數字文化需求。
3.5加強宣傳、培訓與推廣,擴大公益性數字資源閱讀用戶群體由于信息獲取的多源化、圖書館工作的有效性、讀者圖書館意識的培養等方面的原因,讀者需求不足是公共圖書館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也是制約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12]。因此加強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宣傳、培訓與推廣,針對性地提供數字資源服務,讓民眾認識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充分利用圖書館是擴大公益性數字資源閱讀用戶群體的一條重要而有效的途徑。
圖書館界爭取湘西州各級政府、社會更多的資金與資源投入,確保州、縣市、鄉鎮、社區(村)四級網絡的圖書館從業人員無后顧之憂,從而穩定一支圖書館專業的人才隊伍、建立起有效的資源與服務的共享機制,同時廣泛征召圖書館文化志愿者,如退休教師、寒暑期返家的大學生等,從事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宣傳推廣工作。通過整合和利用現有的資源,如共享工程、數圖推廣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和農家書屋等等,以此形成宣傳、培訓與推廣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的合力,同時將計算機、網絡化與傳統業務更好地結合起來,培訓并指導讀者利用互聯網上數量巨大的資源,建立“發現資源”、“挖掘資源”、“共享資源”、“獲取資源”的有效的幫助保障機制,通過貼近民眾、了解需求、培訓指導等形式,發展和擴大圖書館數字資源用戶群。
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需求的數字資源類別不同,采取數字資源推廣策略也有所不同。針對成人數字資源服務,應著重在信息檢索、信息咨詢和個性化信息定制推送等方面的宣傳、培訓和推廣;針對學生人群的數字資源服務,應落在經典數字圖書閱讀、科普視頻、教輔學習課件等方面的指導和推廣;針對老年群體的數字資源服務,則應以老年求樂為大背景,以培訓指導老年人上網欣賞戲曲、文學閱讀等數字休閑娛樂為主。通過有針對性的有效提供服務,貼心指導和培訓,擴大民眾對圖書館資源的客觀現實的需求,增強圖書館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從而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4結論
數字資源易共享、易傳遞、一次投入,閱讀無限等優勢特征,其公益性毋庸置疑。因此建設湘西州地區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體系,形成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常態機制,是縮小數字鴻溝的地區差異、城鄉差異、群體差異的有效途徑,而這一切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建設主體上移、推行總分館制等保障措施外,還需要有一支強有力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以加大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宣傳、培訓和推廣力度。湘西州內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落后,因此需要借助跨系統、跨層級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的支持、需要借助社會的文化志愿者的廣泛參與,以達到數字資源服務的惠及城鄉,真正實現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服務。
參考文獻
[1]邱冠華,于良芝,等.覆蓋全社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模式、技術支撐與方案[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29-39.
[2]Trends in Public and Academic Library Statistics[EB/OL].http:∥www.lboro.ac.uk/microsites/infosci/lisu/lisu-statistics/lisu-Statistics-trends.html,2014-01-04.
[3]Statistic Yearbook of Norway 2013[EB/OL].http:∥www.ssb.no/a/english/aarbok/tab/tab-233.html,2013-12-23.
[4]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tiscs.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1[EB/OL].http:∥nces.ed.gov/pubs2012/2012001.pdf,2013-12-08.
[5]中國圖書館學會,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年鑒[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3(第1版):103-104.
[6]蘇雁.蘇州圖書館:總分館模式推動全民閱讀[N].光明日報,2013-08-04,(4).
[7]湘西統計信息網.湘西州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222.240.193.197/xxshowot.php?showID=1984,2013-03-12.
[8]湖南統計信息網.湖南省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hntj.gov.cn/tjgb/glgb/201303/t2013030798236.htm,2013-03-07.
[9]蘇州市統計調查公眾網.2012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sztjj.gov.cn/InfoDetail.asp?id=19944,2013-04-16.
[10]國家數字文化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介紹[EB/OL].http:∥www.ndcnc.gov.cn/gongcheng/jieshao/201212/t20121212495375.htm,2012-12-12.
[11]熊偉,索新全,等.西部地區公共圖書館“館點線制”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以寶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制度設計為例[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4):3-4.
[12]陳力.關于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N].中國圖書商報,2012-08-28,(59).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endprint
湘西民眾的互聯網普及率也逐年上升,民眾閱讀習慣的變化,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的對策,就是依托州、縣市、鄉鎮、社區(村)四級圖書館陣地網絡,整合農家書屋、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和鄉村圖書室資源,以州圖書館數字總館資源為平臺,集成自購自建數字資源、文化共享工程、國家數字圖書館贈送的公益性數字資源和技術設備,通過有線電視、手機、電腦等不同設備進入千家萬戶,開展音頻、視頻、數字文本、咨詢等多元媒體服務,在全州形成一個資源豐富、服務快捷、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網絡,以滿足湘西地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數字文化需求。
3.5加強宣傳、培訓與推廣,擴大公益性數字資源閱讀用戶群體由于信息獲取的多源化、圖書館工作的有效性、讀者圖書館意識的培養等方面的原因,讀者需求不足是公共圖書館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也是制約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12]。因此加強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宣傳、培訓與推廣,針對性地提供數字資源服務,讓民眾認識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充分利用圖書館是擴大公益性數字資源閱讀用戶群體的一條重要而有效的途徑。
圖書館界爭取湘西州各級政府、社會更多的資金與資源投入,確保州、縣市、鄉鎮、社區(村)四級網絡的圖書館從業人員無后顧之憂,從而穩定一支圖書館專業的人才隊伍、建立起有效的資源與服務的共享機制,同時廣泛征召圖書館文化志愿者,如退休教師、寒暑期返家的大學生等,從事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宣傳推廣工作。通過整合和利用現有的資源,如共享工程、數圖推廣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和農家書屋等等,以此形成宣傳、培訓與推廣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的合力,同時將計算機、網絡化與傳統業務更好地結合起來,培訓并指導讀者利用互聯網上數量巨大的資源,建立“發現資源”、“挖掘資源”、“共享資源”、“獲取資源”的有效的幫助保障機制,通過貼近民眾、了解需求、培訓指導等形式,發展和擴大圖書館數字資源用戶群。
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需求的數字資源類別不同,采取數字資源推廣策略也有所不同。針對成人數字資源服務,應著重在信息檢索、信息咨詢和個性化信息定制推送等方面的宣傳、培訓和推廣;針對學生人群的數字資源服務,應落在經典數字圖書閱讀、科普視頻、教輔學習課件等方面的指導和推廣;針對老年群體的數字資源服務,則應以老年求樂為大背景,以培訓指導老年人上網欣賞戲曲、文學閱讀等數字休閑娛樂為主。通過有針對性的有效提供服務,貼心指導和培訓,擴大民眾對圖書館資源的客觀現實的需求,增強圖書館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從而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4結論
數字資源易共享、易傳遞、一次投入,閱讀無限等優勢特征,其公益性毋庸置疑。因此建設湘西州地區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體系,形成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常態機制,是縮小數字鴻溝的地區差異、城鄉差異、群體差異的有效途徑,而這一切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建設主體上移、推行總分館制等保障措施外,還需要有一支強有力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以加大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宣傳、培訓和推廣力度。湘西州內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落后,因此需要借助跨系統、跨層級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的支持、需要借助社會的文化志愿者的廣泛參與,以達到數字資源服務的惠及城鄉,真正實現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服務。
參考文獻
[1]邱冠華,于良芝,等.覆蓋全社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模式、技術支撐與方案[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29-39.
[2]Trends in Public and Academic Library Statistics[EB/OL].http:∥www.lboro.ac.uk/microsites/infosci/lisu/lisu-statistics/lisu-Statistics-trends.html,2014-01-04.
[3]Statistic Yearbook of Norway 2013[EB/OL].http:∥www.ssb.no/a/english/aarbok/tab/tab-233.html,2013-12-23.
[4]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tiscs.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1[EB/OL].http:∥nces.ed.gov/pubs2012/2012001.pdf,2013-12-08.
[5]中國圖書館學會,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年鑒[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3(第1版):103-104.
[6]蘇雁.蘇州圖書館:總分館模式推動全民閱讀[N].光明日報,2013-08-04,(4).
[7]湘西統計信息網.湘西州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222.240.193.197/xxshowot.php?showID=1984,2013-03-12.
[8]湖南統計信息網.湖南省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hntj.gov.cn/tjgb/glgb/201303/t2013030798236.htm,2013-03-07.
[9]蘇州市統計調查公眾網.2012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sztjj.gov.cn/InfoDetail.asp?id=19944,2013-04-16.
[10]國家數字文化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介紹[EB/OL].http:∥www.ndcnc.gov.cn/gongcheng/jieshao/201212/t20121212495375.htm,2012-12-12.
[11]熊偉,索新全,等.西部地區公共圖書館“館點線制”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以寶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制度設計為例[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4):3-4.
[12]陳力.關于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N].中國圖書商報,2012-08-28,(59).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endprint
湘西民眾的互聯網普及率也逐年上升,民眾閱讀習慣的變化,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的對策,就是依托州、縣市、鄉鎮、社區(村)四級圖書館陣地網絡,整合農家書屋、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和鄉村圖書室資源,以州圖書館數字總館資源為平臺,集成自購自建數字資源、文化共享工程、國家數字圖書館贈送的公益性數字資源和技術設備,通過有線電視、手機、電腦等不同設備進入千家萬戶,開展音頻、視頻、數字文本、咨詢等多元媒體服務,在全州形成一個資源豐富、服務快捷、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網絡,以滿足湘西地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數字文化需求。
3.5加強宣傳、培訓與推廣,擴大公益性數字資源閱讀用戶群體由于信息獲取的多源化、圖書館工作的有效性、讀者圖書館意識的培養等方面的原因,讀者需求不足是公共圖書館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也是制約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12]。因此加強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宣傳、培訓與推廣,針對性地提供數字資源服務,讓民眾認識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充分利用圖書館是擴大公益性數字資源閱讀用戶群體的一條重要而有效的途徑。
圖書館界爭取湘西州各級政府、社會更多的資金與資源投入,確保州、縣市、鄉鎮、社區(村)四級網絡的圖書館從業人員無后顧之憂,從而穩定一支圖書館專業的人才隊伍、建立起有效的資源與服務的共享機制,同時廣泛征召圖書館文化志愿者,如退休教師、寒暑期返家的大學生等,從事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宣傳推廣工作。通過整合和利用現有的資源,如共享工程、數圖推廣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和農家書屋等等,以此形成宣傳、培訓與推廣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的合力,同時將計算機、網絡化與傳統業務更好地結合起來,培訓并指導讀者利用互聯網上數量巨大的資源,建立“發現資源”、“挖掘資源”、“共享資源”、“獲取資源”的有效的幫助保障機制,通過貼近民眾、了解需求、培訓指導等形式,發展和擴大圖書館數字資源用戶群。
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需求的數字資源類別不同,采取數字資源推廣策略也有所不同。針對成人數字資源服務,應著重在信息檢索、信息咨詢和個性化信息定制推送等方面的宣傳、培訓和推廣;針對學生人群的數字資源服務,應落在經典數字圖書閱讀、科普視頻、教輔學習課件等方面的指導和推廣;針對老年群體的數字資源服務,則應以老年求樂為大背景,以培訓指導老年人上網欣賞戲曲、文學閱讀等數字休閑娛樂為主。通過有針對性的有效提供服務,貼心指導和培訓,擴大民眾對圖書館資源的客觀現實的需求,增強圖書館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從而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4結論
數字資源易共享、易傳遞、一次投入,閱讀無限等優勢特征,其公益性毋庸置疑。因此建設湘西州地區圖書館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體系,形成公益性數字資源服務常態機制,是縮小數字鴻溝的地區差異、城鄉差異、群體差異的有效途徑,而這一切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建設主體上移、推行總分館制等保障措施外,還需要有一支強有力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以加大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宣傳、培訓和推廣力度。湘西州內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落后,因此需要借助跨系統、跨層級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的支持、需要借助社會的文化志愿者的廣泛參與,以達到數字資源服務的惠及城鄉,真正實現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服務。
參考文獻
[1]邱冠華,于良芝,等.覆蓋全社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模式、技術支撐與方案[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29-39.
[2]Trends in Public and Academic Library Statistics[EB/OL].http:∥www.lboro.ac.uk/microsites/infosci/lisu/lisu-statistics/lisu-Statistics-trends.html,2014-01-04.
[3]Statistic Yearbook of Norway 2013[EB/OL].http:∥www.ssb.no/a/english/aarbok/tab/tab-233.html,2013-12-23.
[4]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tiscs.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1[EB/OL].http:∥nces.ed.gov/pubs2012/2012001.pdf,2013-12-08.
[5]中國圖書館學會,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年鑒[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3(第1版):103-104.
[6]蘇雁.蘇州圖書館:總分館模式推動全民閱讀[N].光明日報,2013-08-04,(4).
[7]湘西統計信息網.湘西州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222.240.193.197/xxshowot.php?showID=1984,2013-03-12.
[8]湖南統計信息網.湖南省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hntj.gov.cn/tjgb/glgb/201303/t2013030798236.htm,2013-03-07.
[9]蘇州市統計調查公眾網.2012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sztjj.gov.cn/InfoDetail.asp?id=19944,2013-04-16.
[10]國家數字文化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介紹[EB/OL].http:∥www.ndcnc.gov.cn/gongcheng/jieshao/201212/t20121212495375.htm,2012-12-12.
[11]熊偉,索新全,等.西部地區公共圖書館“館點線制”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以寶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制度設計為例[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4):3-4.
[12]陳力.關于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N].中國圖書商報,2012-08-28,(59).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