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躍+潘瑋+陳焱+王偉??
〔摘要〕本文從專利分析的角度,通過將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基本指標情況與我國其他相關產業重點地區專利基本指標情況進行對比,綜合專家咨詢與相關政策調研,從而對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專利發展相關情況進行了評價與分析,為后續的競爭策略研究提供情報支持,也為產業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專利分析;生物制藥產業;競爭力;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G3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4)06-0118-06
專利是體現產業創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有研究認為,專利文獻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術信息,從信息的及時性上看,相比一般技術刊物所提供的信息要早5~6年[2]。因此,如果我們能夠采用某種方法或技術手段對專利文獻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發現其顯現的和潛在的有價值的信息,進而轉化為專利管理和科技創新決策策略或方案,從而提升產業競爭力。醫藥產業作為吉林省支柱產業之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優勢和特色,對吉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穩步提升[3],也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吉林省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自身的一些弱點,尤其是以發明專利為代表的生物制藥產品創新方面與國內發達省份比較差距依然存在,從而制約了吉林省醫藥產業整體競爭優勢和產業發展。本文從專利分析的角度,通過將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基本指標情況與我國其他相關產業重點地區專利情況進行對比,綜合專家咨詢與相關政策調研,從而對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競爭力進行了評價與分析,為產業相關人員提供決策支持。
1材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與檢索范圍
專利數據庫:中國專利數據庫(知網版);
專利省份范圍:除本研究的目標省份吉林省外,根據文獻調研和實際檢索專利數量,確定生物制藥產業優勢地區3個,它們分別是:北京、山東、江蘇,以調查生物制藥產業在優勢地區的發展情況;以及地域上與吉林省接壤的黑龍江和遼寧兩省,以探尋共同發展機遇。
專利時間范圍:截止到2013年11月27日。
1.2專利檢索策略
本研究使用國際專利分類號(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字段作為檢索途徑。通過前期的文獻調研[4-6],獲得其他研究中所涉及的與生物制藥相關的專利IPC分類號,根據“生物制藥”基本概念,最終確定IPC主分類號檢索策略如下:
A61K(醫用、牙科用或梳妝用的配制品)OR C07H(糖類;及其衍生物;核苷;核苷酸;核酸)OR C07J(甾族化合物)OR C07K(肽)OR C08B(多糖類;其衍生物)OR C12M(酶學或微生物學裝置)OR C12N(微生物或酶;其組合物)OR C12P(發酵或使用酶的方法合成目標化合物或組合物或從外消旋混合物中分離旋光異構體)OR C12Q(包含酶或微生物的測定或檢驗方法)OR C40B(組合化學;化合物庫,如化學庫、虛擬庫)。
1.3統計分析軟件
數據挖掘軟件Thomson Data Analyzer(TDA)軟件是由世界知名的數據服務廠商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所研制的數據挖掘軟件。本研究利用TDA對Excel數據庫進行處理,從而獲得所需要的分析表格、矩陣等。
2結果與分析
2.1專利數量指標分析
2.1.1專利公開量指標分析
在CNKI專利數據庫中以檢索策略中的10項IPC號作為主分類號對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情況進行檢索。截止到2013年11月27日,共檢出專利4 270項。同樣在CNKI專利數據庫中以檢索策略中的10項IPC號作為主分類號對其他生物制藥產業優勢省份的專利情況進行檢索。截止到2013年11月27日,全國范圍內共檢索出相關專利274 739項(包含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省在大陸注冊專利部分),專利數量排名前3位的省份分別為:北京(27 105項,占全國總量9.87%)、山東(23 600項,占全國總量8.59%)、江蘇(19 541項,占全國總量7.11%);另外,遼寧省擁有相關專利7 831項(占全國總量285%),黑龍江省擁有相關專利5 155項(占全國總量1.88%),吉林省擁有相關專利4 270項(占全國總量1.55%),具體專利數量對比見圖1。
2.1.2專利公開時間序列分析
專利公開時間分布可以看出相關產業技術與創新能力的年度發展情況(見圖2)。
從圖2中可以看出,吉林省相關產業專利與技術由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90年代進入發展的第一個平穩期,專利數量穩定在50項/年左右;而進入新千年后,專利數量進入了第一個高速發展期。至2005年,年度相關專利公開量已達313項;而在之后時間區間上,排除專利申請與公開之間的時滯問題,吉林省相關產業專利公開數量已經進入了穩定期,連續多年維持在330項/年左右,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與技術創新發展競爭力已進入了穩定期與瓶頸期。但在2012年,相關產業的專利數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年度專利公開量高達505項。
2.2專利分布指標分析
2.2.1專利申請機構分布指標分析
(1)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申請優勢機構分布
對專利申請機構的分布進行分析可以對該技術領域在某一區域內的優勢機構進行調研。通過對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申請機構情況進行調研后發現,自1987年至今的4 270項專利申請共來自近1 700多個單位或個人,其中前20位的申請機構見圖3所示。
從圖3可以看出,目前吉林省相關專利申請量最多的機構是吉林大學,專利數量(單獨申請)達423項;專利申請量前五位的機構中有3個高校和兩個科研院所;另外,吉林省前20位的專利申請機構中,有7個企業。而外資與合資企業比重較少。endprint
(2)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申請機構類型分布
對區域內產業專利申請類型分布進行調研,可以觀察該產業在區域內的研發競爭力結構布局(見圖4)。
對吉林省近1 700個相關產業申請機構類型分布進行分析后發現,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
人為主(占全部專利數量的50.57%),其次為企業(占全部專利數量的23.11%),而高校和研究機構雖然在單一機構專利數量分布上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其總量卻不占有優勢(分別占全部專利數量的14.12%和9.27%)。
2.2.2專利申請地區分布指標分析
對區域內相關產業專利的地區分布進行分析,可以看出該產業在該區域內的競爭力分布的地域情況(見圖5)。
如圖5所示,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在專利申請地區分布上,長春市的專利申請數量(占全部專利數量的58.67%)處于領先地位;除長春市外,吉林省相關產業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為,通化市、吉林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四平市,4個城市總共占全部專利總數的34.24%;其他城市申請專利總量僅有303項,占全部專利總數的7.1%。
2.2.3專利申請技術領域分布指標分析
將吉林省與部分生物制藥產業優勢省份的IPC分布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吉林省相關產業在科學技術領域分布上的優勢與不足(見表1,圖6)。表1吉林省與其他省份生物制藥產業IPC百分比分布(%)
通過對表1、圖6和分析可發現,相比于其他省份,吉林省在A61K分類號上有著最多的專利分布百分比(占吉林省全部專利數量的72.15%),A61K分類號下的專利其技術領域多數屬于新型藥物(天然生物藥物為主)的制備與應用研究方面,另外,全國平均A61K分類號所占專利比重為62.42%。而北京、江蘇等地區的A61K專利占有率僅為5866%和5762%,說明在生物制藥產業研發的優勢地區,生物制藥行業已經開始積極轉型。通過對其它生物技術相關分類號的專利分布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吉林省在C07J和C08B兩個領域的專利明顯高于全國水平,甚至高于國內其他地區。在東北三省相關專利IPC分類的橫向對比上,我們可以發現黑龍江省在C12M和C12N兩個專利號下專利所占比重較大。
2.3專利質量指標分析
2.3.1專利生存率分析
專利申請人在獲得專利授權后,根據規定,還需要定期支付一定的專利年費才能維持專利的有效期限,而到達一定期限后,如果相關專利具有進一步進行工業化生產和商業化收益的空間,申請人一般會繼續維持專利權,或者將專利權轉移,以獲得收益。相反相關專利不能帶來相應的經濟利益,專利申請人一般就會放棄對專利權的繼續維持。因此,對區域內產業專利的有效生存率和生存平均周期進行調研,可以反映專利的質量情況。將吉林省與其它省份生物制藥產業相關專利的生存情況進行對比(見圖7)。
從圖7可以看出,在相關產業全部專利中,吉林省目前具有專利權的專利占30.29%,高于全國水平的27.55%,相比其他相關產業發達省份,吉林省相關專利在生存率方面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僅低于北京的32.74%);吉林省在審專利僅占全部專利的25.06%,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低于其他省份的水平。尤其可見生物制藥產業近年來得到政府與企業大力支持發展的山東江蘇兩省,專利權審核率高達37.19%和42.30%;另外,在無專利權的專利占有率方面,吉林省無權專利比重高達48.4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也高于其他省份水平。在東北三省的橫向對比上,3個省份的專利生存率相差不多,都存在著無效專利過多的現象。
2.3.2專利平均生存年限分析
專利的生存年限是指從專利申請之日算起,至專利因未按時繳費或專利權人書面放棄其專利權的終止之日的總年份。本研究使用國家知識產權局下屬單位知識產權出版社所創建的中國知識產權網專利數據庫(經對比,該數據庫中所包含專利數據與CNKI專利數據庫中所檢索出的專利數據基本相同),對吉林省及其他地區生物制藥產業相關的IPC分類號進行檢索,并利用該數據庫的專利平均生存年限分析功能,將吉林省與其他省份生物制藥產業相關專利的平均年齡進行對比(見圖8)。
觀察圖8我們發現,吉林省相關產業的專利平均年齡為6年,與國內其他產業優勢省份的專利相比,約處于平均水平。在東北三省的對比上,黑龍江和遼寧省的專利平均年齡高達7年。
3討論
3.1專利數量分析討論
全國專利公開量前3位的省份生物制藥相關專利公開總量均達到20 000項左右;相比之下吉林省僅有4 270項,在全國范圍內處于中游階段,不能說明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在全國同行業或本省不同行業間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比較優勢的地位。而在東北三省專利總量的橫向對比上,吉林相關專利數量也少于遼寧與黑龍江,說明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技術研發方面與相關產業發達省份相比仍有一定距離。
吉林省相關產業專利與技術由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90年代進入發展的第一個平穩期;進入新千年后,由于在“十五”規劃發展期間(2001-2005年)吉林省由于加大了對整個醫藥產業,尤其是生物制藥產業的投入,吉林省相關產業在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的基礎上,廣泛動員和挖掘國內外技術、人才、資金、市場等方面的資源,積極推進生物制藥產業的國際化進程。鼓勵和引導省內企業與省外高等院校、研發機構開展合作,因此在專利數量與技術發展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2005年后,吉林省相關產業專利公開數量已經進入了穩定期,連續多年維持在330項/年左右,甚至低于2005年左右的公開量,說明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與技術創新發展競爭力已進入了穩定期與瓶頸期。但在2012年,在我省“十二五”規劃相關政策的支持下[7],全省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而生物制藥產業正是其中之一,另外,我省還堅持創新驅動,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的戰略。生物制藥產業專利數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endprint
3.2專利分布分析討論
目前吉林省相關專利申請量最多的機構是吉林大學,專利數量(單獨申請)達423項,遠高于其他申請機構或個人;專利申請量前列的機構仍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主,說明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技術研發的牽頭機構仍為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另外,吉林省已經由部分生物制藥企業對相關領域專利進行集中申請,說明企業已經對技術研發與專利申請的形成了一定的重視。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吉林省相關產業科技研發情況是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牽頭,企業與個人也同時注重研發與創新。還需注意的一點是,吉林省相關產業專利申請數量前20位的企業中,外資與合資企業比重較少,而外資企業往往在科技研發和專利申請方面的具有資金、人才和技術上的優勢,因此,提示吉林省應該加大對外資和技術的引進力度,以進一步加大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在科技研發上的競爭力。
對吉林省近1 700個相關產業申請機構類型分布進行分析后可發現,吉林省在相關產業研發結構分布方面,個人研發專利數量占到半數,由于個人專利技術研發在資金、設備、支持、專利技術轉化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勢,因此提示相關政策在保護個人相關專利申請的同時,應加大對個人申請專利的轉化支持力度,盡快將個人申請的專利投入商業化的生產之中,以獲取良好的社會利益與經濟利益;吉林省企業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態勢良好,說明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競爭力在企業層面表現良好,各企業重視創新與研發,產業具有良好的市場競爭力;而通常具有高技術密集性與高專利數量產出的高校與科研院所,在吉林省相關專利數量上卻處于劣勢,這種情況提示政策應加大對相關產業科研的投入,增加高校與科研院所的科研扶持力度,增加科研項目投入,促進科研成果向專利的轉化,充分發揮高校與科研院所的技術、人才、設備優勢,大力推動相關產業的科研競爭力發展;另外,企業申請專利數量所占比例過少,企業應該是創新的主體,也應該是專利實現其經濟價值的最重要的主體,企業申請專利過少,說明我省相關企業科研基礎還比較薄弱,專利布局還未形成,這將不利于我省生物制藥產業未來的競爭與發展。我省企業應該加大對科研與專利的重視與投資,迎合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向創新型技術企業轉型。
對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申請地區分布進行調研后可以看出,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地域分布特點明顯,生物制藥產業集群化突出。全省現已形成“長春中藥及生物制藥產業園”、“通化醫藥城”和“延邊敦化醫藥集聚區”一園一城一個醫藥集聚區的三大區域中心格局[8]。以生物制藥產業發展為特色定位、以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藥物、生物中藥研發為中心的長春國家生物產業園建設成效凸顯。為了進一步的優化產業布局,長春市應依托其科研與資金資源優勢,積極與周邊其他城市進行合作,促進產業研發、生產與銷售集群的形成,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效果。
相比于其他省份,吉林省在A61K分類號新型藥物(天然生物藥物為主)的制備與應用研究方面上有著最多的專利分布百分比,對該分類號下的吉林死專利進行具體分析發現,在人參、鹿茸、靈芝、林蛙油等吉林省道地藥材的相關科技研發與應用方面,可見較多相關專利,這體現了吉林省依托長白山等區域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天然藥物領域充分發揮了地域資源優勢。另外,吉林省在A61K分類號下所擁有專利要高于全國平均A61K分類號所占專利比重,更大大高于北京、江蘇等產業發達地區。說明在生物制藥產業研發的優勢地區,生物制藥行業已經開始積極轉型,將更多的資金政策投向專利多屬于現代生物技術相關的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等相關技術領域。通過對其他生物技術相關分類號的專利分布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吉林省在C07J和C08B兩個領域的專利占有比重優勢。進一步對該分類號下所包含專利進行解讀,C07J分類號下吉林省相關專利主要以人參皂苷的提取與制備為主,C08B J分類號下吉林省相關專利主要以我省特色產品人參、松茸等的多糖的提取與制備為主,說明在以上領域,我省已經形成了研究特色與優勢,需要政策與資金進一步的支持與發展。另外,在高資金投入、高技術需求、高經濟回報的現代生物工程領域,吉林省相關領域的相關專利無論是數量還是比重,均低于相關產業優勢省份,有些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說明吉林省在該領域核心競爭力仍然不強。在東北三省相關專利IPC分類的橫向對比上,我們可以發現黑龍江省在C12M和C12N兩個專利號下專利所占比重較大。具體研讀其專利發現,該分類號下多為微生物工程與技術應用于生物制藥的相關專利。其主要專利權人為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等高校與研究所,提示吉林省相關部門或企業如在該領域尋求拓展,可利用地域優勢,與鄰近省份相關部門進行合作。
3.3專利質量分析討論
在相關產業全部專利中,吉林省目前具有專利權的專利高于全國水平的,相比其他相關產業發達省份,吉林省相關專利在生存率方面也具備一定的優勢,這說明吉林省在相關產業專利的保護與推進工作上,運行狀況良好。而專利權仍在審核的專利方面,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低于其他省份的水平。尤其可見生物制藥產業近年來得到政府與企業大力支持發展的山東江蘇兩省,專利權審核率高達37.19%和42.30%。由于專利權在審核中的專利一般是新申請或專利權申請轉移的專利,因此吉林省在審核專利的數量較少,提示吉林省目前相關產業的發展情況存在新技術研發過少和專利面向工業和商業轉化上存在障礙的現象。另外,吉林省相關產業還存在著無效專利過多的現象。
吉林省相關產業的專利平均年齡為6年,與國內其他產業優勢省份的專利相比,約處于平均水平。在東北三省的對比上,黑龍江和遼寧省的專利平均年齡高達7年,說明吉林省相關產業專利的質量仍有學習與提升的空間。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綜合前文專利生存率來分析,專利平均年齡過高也可能是由于相關產業專利更新速度緩慢、新專利過少、產業技術發展速度過慢所導致。
4結論
(1)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公開量在全國范圍內處于中游階段,說明對醫藥產品自主研發和創新的重視,但在科技研發投入與產出上仍與優勢省份仍存在較大差距,創新速度、科研競爭力等方面仍較為落后,亟須政府與企業在相關人才、資金與政策方面繼續加大支持與配套落實力度。endprint
(2)專利數量近年來發展增速緩慢,生物制藥產業專利與技術創新發展競爭力已進入了穩定期與瓶頸期,產業發展速度逐漸放緩,逐漸失去的原有的競爭力潛力優勢;而2012年以來,隨著我省“十二五”規劃的全面實施,全省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而生物制藥產業正是其中之一,另外,我省還堅持創新驅動,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的戰略。因此,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相關專利數量有了較大突破,產業內的相關科研部門與企業應該緊握機遇,在技術與創新上尋求新的突破。
(3)相關專利申請量位于前列的機構是吉林大學等單位,遠高于單一企業或個人的申請量,高校和科研院所仍然是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技術研發的主力軍。說明政府應該增加對科研單位的政策與資金扶持,以快速的增加相關產業的科研產出。企業應加大與這些科研單位的合作,以充分發揮專利與技術的商業價值。
(4)專利申請的機構以個人為主,而企業申請專利過少,說明我省相關企業科研基礎還比較薄弱,專利布局還未形成。我省相關企業應該加大對科研與專利的重視與投資,迎合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向創新型技術企業轉型。
(5)外資與合資企業所申請的專利比重較少,提示吉林省應該加大對外資和技術的引進力度,以進一步加大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在科技研發上的競爭力。
(6)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地域分布特點明顯,生物制藥產業集群化態勢已經初步形成,醫藥產業“一園”、“一城”和“一個集聚區”的三大區域中心格局中,長春國家生物產業園建設成效凸顯。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應以長春市為中心,積極與省內其他城市進行合作,進一步促進產業研發、生產與銷售集群的形成,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效果。
(7)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仍集中于天然生物藥物的研發,尤其是在人參、鹿茸林蛙油等研究領域有明顯的產業區域特色,但其他產業優勢省份比較,生物制藥新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仍然不強。因此,吉林省應在鞏固原有特色生物藥物研發的優勢之上,進一步加大對現代生物技術領域科技研發的投入與支持,迅速優化調整生物制藥產業結構,促進與周邊省份的合作,以全面提升吉林省未來在本產業內的競爭力。
(8)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無專利權專利比重過高而在審專利比例過低,提示吉林省相關專利的發展速度過慢或轉化水平不高,影響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科研競爭力的發展。政府和企業亟須進一步加強對專利的管理,建立專利保護與危機意識,重視專利的推進與轉化,鼓勵與推進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5結語
本研究在專利分析的基礎上,對我省生物制藥產業的競爭力進行系統的分析與評價。然而,僅從專利角度對區域產業競爭力進行評價,難免會有不足與疏漏。盡管如此,本研究從定量的數據與統計視角對產業競爭力進行了定性的分析,因此,仍具有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希望能為相關產業的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情報與參考。另外,本文通過專利分析所獲得的結論會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進行精煉,綜合對相關專家的咨詢與政策的調研,為進一步進行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SWOT分析提供數據與情報支持。
參考文獻
[1]US.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Medical devices and equipment:competitive conditions affecting US.trade in Japan and other principal foreign markets[M].USITC Publication 3909,2007.
[2]唐煒.面向戰略決策服務的專利分析指標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
[3]龐立君.吉林省醫藥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9.
[4]李小麗.基于專利組合分析的技術并購對象甑選研究——美國生物制藥技術型企業的實證[J].情報雜志,2009,(9):1-6.
[5]姚宏程.AA生物醫藥公司的專利管理策略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6]程躍,銀路,李天柱.生物制藥產業合作創新網絡發展現狀與培育機制——基于SWN理論的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4):57-62.
[7]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EB/OL].http:∥www.jl.gov.cn/zwgk/zwdt/dbtxw/201103/t20110303955234.html,2011-03-03.
[8]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吉林省醫藥產業躍升計劃[EB/OL].http:∥www.jl.gov.cn/zfgkml/auto335/auto338/201011/t2010111854289.htm,2009-10-09.
(本文責任編輯:馬卓)endprint
(2)專利數量近年來發展增速緩慢,生物制藥產業專利與技術創新發展競爭力已進入了穩定期與瓶頸期,產業發展速度逐漸放緩,逐漸失去的原有的競爭力潛力優勢;而2012年以來,隨著我省“十二五”規劃的全面實施,全省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而生物制藥產業正是其中之一,另外,我省還堅持創新驅動,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的戰略。因此,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相關專利數量有了較大突破,產業內的相關科研部門與企業應該緊握機遇,在技術與創新上尋求新的突破。
(3)相關專利申請量位于前列的機構是吉林大學等單位,遠高于單一企業或個人的申請量,高校和科研院所仍然是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技術研發的主力軍。說明政府應該增加對科研單位的政策與資金扶持,以快速的增加相關產業的科研產出。企業應加大與這些科研單位的合作,以充分發揮專利與技術的商業價值。
(4)專利申請的機構以個人為主,而企業申請專利過少,說明我省相關企業科研基礎還比較薄弱,專利布局還未形成。我省相關企業應該加大對科研與專利的重視與投資,迎合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向創新型技術企業轉型。
(5)外資與合資企業所申請的專利比重較少,提示吉林省應該加大對外資和技術的引進力度,以進一步加大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在科技研發上的競爭力。
(6)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地域分布特點明顯,生物制藥產業集群化態勢已經初步形成,醫藥產業“一園”、“一城”和“一個集聚區”的三大區域中心格局中,長春國家生物產業園建設成效凸顯。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應以長春市為中心,積極與省內其他城市進行合作,進一步促進產業研發、生產與銷售集群的形成,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效果。
(7)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仍集中于天然生物藥物的研發,尤其是在人參、鹿茸林蛙油等研究領域有明顯的產業區域特色,但其他產業優勢省份比較,生物制藥新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仍然不強。因此,吉林省應在鞏固原有特色生物藥物研發的優勢之上,進一步加大對現代生物技術領域科技研發的投入與支持,迅速優化調整生物制藥產業結構,促進與周邊省份的合作,以全面提升吉林省未來在本產業內的競爭力。
(8)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無專利權專利比重過高而在審專利比例過低,提示吉林省相關專利的發展速度過慢或轉化水平不高,影響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科研競爭力的發展。政府和企業亟須進一步加強對專利的管理,建立專利保護與危機意識,重視專利的推進與轉化,鼓勵與推進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5結語
本研究在專利分析的基礎上,對我省生物制藥產業的競爭力進行系統的分析與評價。然而,僅從專利角度對區域產業競爭力進行評價,難免會有不足與疏漏。盡管如此,本研究從定量的數據與統計視角對產業競爭力進行了定性的分析,因此,仍具有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希望能為相關產業的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情報與參考。另外,本文通過專利分析所獲得的結論會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進行精煉,綜合對相關專家的咨詢與政策的調研,為進一步進行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SWOT分析提供數據與情報支持。
參考文獻
[1]US.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Medical devices and equipment:competitive conditions affecting US.trade in Japan and other principal foreign markets[M].USITC Publication 3909,2007.
[2]唐煒.面向戰略決策服務的專利分析指標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
[3]龐立君.吉林省醫藥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9.
[4]李小麗.基于專利組合分析的技術并購對象甑選研究——美國生物制藥技術型企業的實證[J].情報雜志,2009,(9):1-6.
[5]姚宏程.AA生物醫藥公司的專利管理策略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6]程躍,銀路,李天柱.生物制藥產業合作創新網絡發展現狀與培育機制——基于SWN理論的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4):57-62.
[7]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EB/OL].http:∥www.jl.gov.cn/zwgk/zwdt/dbtxw/201103/t20110303955234.html,2011-03-03.
[8]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吉林省醫藥產業躍升計劃[EB/OL].http:∥www.jl.gov.cn/zfgkml/auto335/auto338/201011/t2010111854289.htm,2009-10-09.
(本文責任編輯:馬卓)endprint
(2)專利數量近年來發展增速緩慢,生物制藥產業專利與技術創新發展競爭力已進入了穩定期與瓶頸期,產業發展速度逐漸放緩,逐漸失去的原有的競爭力潛力優勢;而2012年以來,隨著我省“十二五”規劃的全面實施,全省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而生物制藥產業正是其中之一,另外,我省還堅持創新驅動,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的戰略。因此,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相關專利數量有了較大突破,產業內的相關科研部門與企業應該緊握機遇,在技術與創新上尋求新的突破。
(3)相關專利申請量位于前列的機構是吉林大學等單位,遠高于單一企業或個人的申請量,高校和科研院所仍然是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技術研發的主力軍。說明政府應該增加對科研單位的政策與資金扶持,以快速的增加相關產業的科研產出。企業應加大與這些科研單位的合作,以充分發揮專利與技術的商業價值。
(4)專利申請的機構以個人為主,而企業申請專利過少,說明我省相關企業科研基礎還比較薄弱,專利布局還未形成。我省相關企業應該加大對科研與專利的重視與投資,迎合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向創新型技術企業轉型。
(5)外資與合資企業所申請的專利比重較少,提示吉林省應該加大對外資和技術的引進力度,以進一步加大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在科技研發上的競爭力。
(6)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地域分布特點明顯,生物制藥產業集群化態勢已經初步形成,醫藥產業“一園”、“一城”和“一個集聚區”的三大區域中心格局中,長春國家生物產業園建設成效凸顯。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應以長春市為中心,積極與省內其他城市進行合作,進一步促進產業研發、生產與銷售集群的形成,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效果。
(7)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專利仍集中于天然生物藥物的研發,尤其是在人參、鹿茸林蛙油等研究領域有明顯的產業區域特色,但其他產業優勢省份比較,生物制藥新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仍然不強。因此,吉林省應在鞏固原有特色生物藥物研發的優勢之上,進一步加大對現代生物技術領域科技研發的投入與支持,迅速優化調整生物制藥產業結構,促進與周邊省份的合作,以全面提升吉林省未來在本產業內的競爭力。
(8)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無專利權專利比重過高而在審專利比例過低,提示吉林省相關專利的發展速度過慢或轉化水平不高,影響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科研競爭力的發展。政府和企業亟須進一步加強對專利的管理,建立專利保護與危機意識,重視專利的推進與轉化,鼓勵與推進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5結語
本研究在專利分析的基礎上,對我省生物制藥產業的競爭力進行系統的分析與評價。然而,僅從專利角度對區域產業競爭力進行評價,難免會有不足與疏漏。盡管如此,本研究從定量的數據與統計視角對產業競爭力進行了定性的分析,因此,仍具有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希望能為相關產業的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情報與參考。另外,本文通過專利分析所獲得的結論會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進行精煉,綜合對相關專家的咨詢與政策的調研,為進一步進行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的SWOT分析提供數據與情報支持。
參考文獻
[1]US.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Medical devices and equipment:competitive conditions affecting US.trade in Japan and other principal foreign markets[M].USITC Publication 3909,2007.
[2]唐煒.面向戰略決策服務的專利分析指標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
[3]龐立君.吉林省醫藥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9.
[4]李小麗.基于專利組合分析的技術并購對象甑選研究——美國生物制藥技術型企業的實證[J].情報雜志,2009,(9):1-6.
[5]姚宏程.AA生物醫藥公司的專利管理策略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6]程躍,銀路,李天柱.生物制藥產業合作創新網絡發展現狀與培育機制——基于SWN理論的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4):57-62.
[7]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EB/OL].http:∥www.jl.gov.cn/zwgk/zwdt/dbtxw/201103/t20110303955234.html,2011-03-03.
[8]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吉林省醫藥產業躍升計劃[EB/OL].http:∥www.jl.gov.cn/zfgkml/auto335/auto338/201011/t2010111854289.htm,2009-10-09.
(本文責任編輯:馬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