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坤+付秀穎+祝娜+王傳玲
〔摘要〕專利定價的準確性易受風險因素影響,針對這一問題,研究首先從技術風險、法律風險、經濟風險、評估風險4個角度對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采用結構方程方法構建了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理論模型,然后就理論模型進行問卷調查,在調查樣本具有良好可靠性的基礎上對理論模型進行了驗證,分析了各風險因素與專利定價風險的相關關系。結果表明,技術風險為首要風險,法律風險、經濟風險、評估風險影響程度依次降低。
〔關鍵詞〕專利定價;風險因素;結構方程;評估風險
〔中圖分類號〕G255.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4)06-0166-05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飛速發展,專利作為知識產權的一個核心類別,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專利相關的技術轉移和商業兼并活動日趨頻繁,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共成交專利技術合同5 565項,較2010年增長30.7%[1]。與專利相關的轉讓、出資入股、企業收購、授權許可、質押融資、資產證券化、風險投資等活動的不斷涌現,使得技術、專利價值的評估需求越來越大[2],人們對發明創造的產出(技術和專利等)的評價需求在過去20年中急劇增加[3],如何有效評估專利價值成為促進專利資產交易活動有效進行、有效配置專利技術資源的重要因素[4]。然而專利價值評估存在大量風險因素[5],往往使專利定價不同程度的偏離專利資產的客觀價值,不僅會給利益相關者帶來經濟損失,還可能妨礙專利交易順利進行,這與國際貿易背景下的知識產權戰略是相違背的。因此,有效識別和衡量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并依此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合理進行風險管理,對于減少經濟損失、促進專利市場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研究現狀
影響專利價值的因素有很多,學者們多從技術、法律、經濟3個層面進行總結[6-8],但是并不是每一種影響因素都能帶來風險,專利風險的來源具有不確定性[9],而部分影響因素是確定的或者可以準確把握的,如專利類別、專利權人特征等。學者們對于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研究,主要圍繞專利的價值風險展開。Rrichard Razgaitis[10]從內在質量、市場、法律、競爭等8個層面出發分析了風險因素所在;李秀娟[11]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修正,認為專利訴訟、無效和侵權風險及技術風險、管理風險是主要風險因素,然而專利的最終定價不僅僅是由專利客體本身決定的,專利價值評估過程同樣受到各種風險因素的威脅。JTCromley[12]從專利評估流程出發,探討了從信息收集到評估操作再到報告生成過程中涉及的諸多影響因素;成文[13]對無形資產評估的主要風險進行分析,從評估對象、評估主體、評估方法和評估結果4個方面進行了總結;汪洋等[14]從知識產權評估的基本要素出發,將知識產權評估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分為主體風險、客體風險和方法風險;于新穎[15]不再局限于分析專利客體本身帶來的價值風險,將專利技術資產評估風險劃分為資產確認風險、評估方法風險、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執業風險。這些研究成果為分析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提供了借鑒。
總體而言,現有的研究成果雖然給出了相關風險因素,但僅是簡單羅列,并未對各影響因素進行詳細的歸類處理,不利于明確風險來源,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防范,也沒有分析各因素的風險程度,風險因素給最終定價帶來的偏差就無法衡量,評價結果的準確性難以保證。基于此,本文對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進行了歸類整理,采用結構方程方法構建二階驗證性因子的概念模型,并設計調查問卷進行數據采集以驗證概念模型的正確性,最后分析了各觀測變量的影響程度以及各潛變量與專利定價風險的相關關系,為進行風險防范與風險控制提供參考。
2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分析
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有很多,首先,專利的價值涉及大量的不確定因素[16-17],導致專利價值評估具有大量的風險[18]。Yu-Jing Chiu[19]等認為不確定性既來自技術層面,又與替代技術的競爭有關,還不可避免地受到法律因素的影響。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1年委托中國技術交易所開展的“專利價值分析體系及操作手冊研究”課題成果從法律、技術、經濟3個層面建立了專利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學者們對專利價值影響因素的分析也多從這3個維度展開,從研究結果可以得出,專利技術本身的不確定性、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法律上的不穩定性都會給專利定價造成偏差。除此之外,我國《專利資產評估指導意見》專利資產評估操作要求進行了規范,從信息收集到方法選定到評估報告的出具,專利價值評估是作為一個諸多要素融合的復雜過程而存在的,這一過程不可避免地受到相關參與要素的干擾。因此,本文將從技術風險、法律風險、經濟風險以及評估風險4個層面對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
2.1技術風險
專利技術本身會存在相應的風險[11]。如果專利技術競爭力較低,即專利在技術層面具有的成熟度、先進性和創新性較低,則難以在市場上占據主動地位,例如交易的專利技術尚不夠成熟,僅僅處于發展期,它所帶來的風險必然要大于處在成熟期的專利帶來的風險。另外,技術是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它處在一定的技術領域中,其產業化程度受到整個行業發展動向的影響,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的發展前景,發展前景是增長型、周期型還是防御型,決定了投資該行業的風險水平,繼而影響資本的流動情況[20]。
2.2法律風險
專利技術的非實物性和法律依附性使得專利必然受制于法律保護的狀態,受到法律因素的影響與制約[21]。在對專利權進行授權時,難免有一些不符合條件的專利通過審查,這些專利權實際上是無效的,那么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法律規定時,都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另外,專利權具有排他性,任何人或單位在未經專利權人同意的情況下使用該專利都將構成侵權,專利的價值可能會因侵權而降低,甚至給交易者帶來致命性的打擊,特別是在專利密度高的電子及通信行業,專利侵權風險發生的概率非常高[11]。同樣,如果專利被他人在不發生侵權的情況下被模仿,也會給專利持有者帶來巨大損失。endprint
2.3經濟風險
專利應用的經濟環境不斷變化,不利因素隨時可能出現。宏觀經濟政策的改變必將直觀地影響價格,專利價值自然也不例外[20],與國家產業政策相違背,顯然不利于獲得資金等資源的支持,產業化進程將受到阻礙。此外,專利技術作為一種特殊商品,也受到市場機制和價值規律的制約和影響[21],供求關系變化、利率變動等可能會對專利價值的實現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專利權不能單獨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它必須依附于相關產品,產品能夠帶來穩定的收益是建立在企業持續健康經營的基礎上的,任何一個經營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企業癱瘓,專利資產也將無法實現經濟利益。
2.4評估風險
專利評估涉及的風險因素非常多,評估過程中的任意一環出現偏差都可能使相關利益方蒙受經濟損失。專利價值評估是基于大量信息、數據之上的,信息數據的不完整和不準確往往會帶來巨大風險。其次,評估主體的風險性不容小覷,不僅表現在評估人員的素質上,還表現在評估方法的選擇上,而不同方法的評估結果往往差異較大。目前,國內外用于專利價值評估的常用方法有傳統的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和實物期權法、模糊綜合評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相應的優勢和劣勢。各種方法均有自己的適用范圍,如果評估方法選擇不恰當,評估結果將無法客觀反映專利資產的真實價值。
3理論模型與數據來源
3.1理論模型
本文選用的結構方程模型主要用來檢驗觀察變量與潛在變量之間的關系,與傳統的回歸分析相比,它能夠同時處理多個因變量,并可比較及評價不同的理論模型,與探索性因子分析相比,它可以對事先根據某種理論建立的假設模型進行驗證,可以對模型的擬合程度做出評價,允許自變量和因變量含測量誤差[22],能夠更加準確的驗證專利定價風險與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
在上述因素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得出影響理論假設的因素,并根據小范圍問卷調查的結果對并相關性較高的因素進行合并,刪除了不必要的因素,最終得到了12個理論假設因素,見表1,并據此建立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理論模型,見圖1。本模型中存在惟一的內生潛變量:專利定價風險F0;4個外生潛變量為:技術風險F1、法律風險F2、經濟風險F3、評估風險F4。
3.2數據來源
本文分別就4個潛在變量的12個風險因素設計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法進行打分,1表示顯變量對所屬潛變量的影響很小,5表示顯變量對所屬潛變量的影響很大,2、3、4則介于這兩者之間。本次問卷調查對象包括高校科研管理人員及申請過專利的老師、本地專利代理工作人員、本地專利代理公司以及該公司部分專利客戶、本地資產評估機構工作人員,問卷調查形式均采用網頁填寫方式,自2013年7月始,截止到2013年8月底,共有166人參與調查,因網頁填寫合格率較高,因此僅剔除不合格答卷2份,最后共得到有效問卷164份。
4模型驗證與結果分析
4.1模型驗證
本文運用SPSS20.0軟件與AMO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經過對異常數據的核對校正與剔除,得到以下結果:4個維度的Cronbach Alpha系數分別為0.831、0.823、0.855、0.861,所有潛變量視為可信;整體的測量指標標準化信度為0.876,說明樣本數據具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4個初階因素構念的因素負荷量分別為0.71、0.69、0.68、0.65,各測量變量的標準化因子載荷均大于0.6,符合因子載荷大于0.5的標準,說明初階因素在告誡因素構念的因素負荷量與觀測變量在初階因素的因素負荷量均較為理想。程序運行結果如圖2所示,為標準化的參數估計。
在估計模型圖中沒有出現負的誤差變異,說明模型界定沒有問題,基本符合適配標準。理論模型的適配卡方自由度比值CMIN/DF=1.717<3,表示二階驗證性模型可以被接受。其余主要適配指數除RFI小于0.900外都處在理想范圍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模型的擬合結果較好,見表2。
4.2結果分析
本文從技術風險、法律風險、經濟風險、評估風險4個層面對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建立了相應的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從圖2可以看出,技術、法律、經濟、評估對應定價風險的路徑系數依次為0.71、0.69、0.68、0.65,表明4個外生潛變量與專利定價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通過對模型的驗證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技術風險的路徑系數達到0.71,高于其他潛在變量的路徑系數,這說明影響專利價值的風險因素中,技術層面的因素風險程度最大,可見專利自身的技術特性是影響專利技術產生穩定效益的最重要的一環。其中專利技術的更新速度路徑系數最高為0.87,競爭技術的快速更新使得專利技術有效生命期限迅速縮短,大大影響專利價值;專利技術領域的發展動向次之,路徑系數為0.85,說明專利所處的宏觀環境是專利技術發揮作用的重要前提;專利競爭力略弱,路徑系數為0.66,可見專利技術如果不能擁有足夠的創新性、成熟度和先進性,必然使專利資產在市場競爭缺乏支撐、處于劣勢,但專利競爭力更多的與專利自身的穩定程度有關,可控性較強,能夠帶來風險的可能性略小。在專利價值評估時,應優先考慮技術風險對最終定價帶來的風險,重點收集與行業發展及替代技術相關的信息并進行深入分析。
(2)法律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69,略低于技術風險,能夠帶來的風險影響程度也較大。其中專利被訴侵權帶來的風險為0.88,從近年來的專利糾紛中可以看出,專利一旦發生侵權,侵權方不僅要承擔巨大的經濟賠償,還會導致現有生產運營癱瘓,因此是法律風險的主要來源;專利被宣告無效同樣會造成很大危害,但相對于侵權來說發生的概率較小,所以其路徑系數為0.74,影響程度要小于專利侵權;專利技術可規避性的路徑系數為0.77,介于兩者之間,足見為了獲取最大利益,有些主體選擇在法律范圍內模仿他人技術,這對被模仿專利的持有者也是一種潛在的致命性的打擊,在進行專利定價時也應重點考慮。endprint
(3)經濟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68,與法律風險的路徑系數基本持平,兩者都是影響專利定價的的重要風險因素。經濟風險中,企業經營狀況的風險影響程度最大,路徑系數達到0.88,因為專利技術總是依附于某種產品,對于產品生產、運營、銷售的相關經營策略會直接影響到專利價值能否得以充分體現;市場穩定性的路徑系數為0.84略小于前者,因為宏觀的經濟環境能夠間接影響到專利技術的成長速度,市場的波動不利于專利效益的持久發揮;政策的適應性路徑系數為0.75,是三者中最小的,一般來說相關政策法規的變動性不大,而且在變動之前往往都可以進行預測,因此專利技術的政策適應性不會太差,相應的風險程度相對較小。
(4)評估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65,雖處于末位,但其風險影響程度不容小覷。專利價格的確定不僅受到內在價值的影響,還受到評估過程的干擾。評估過程的復雜性使得信息的收集、主體的水平、評估方法的選擇都成為風險的產生源。三者的路徑系數由結果來看,評估主體水平的風險程度最高,路徑系數為0.89,如果資產評估機構的公眾認可度低或者在工作模式、管理體制、信用狀況、評估人員道德素質、技術水平等方面存在問題,都會給專利最終定價帶來風險;評估方法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80,選擇何種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參數的選取,與評估目標和價值類型不相符合的方法會導致評估結果的不準確;信息收集難度的路徑系數為0.76,信息收集難度與風險的產生息息相關,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受到缺乏獲取途徑、信息更新時滯、人為干擾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使交易陷入風險的泥沼。因此,在考慮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時,應當將評估風險充分融合在內,避免評估結果偏離客觀價值,給利益相關者帶來經濟損失。
5結語
對專利資產進行合理定價是專利交易進行的必要前提,本文就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展開研究,把價值風險之外的評估風險充分考慮在內,將專利定價風險劃分為技術風險、法律風險、經濟風險和評估風險四類,并利用結構方程中的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對其進行了驗證,得到了較好的模型擬合數據。由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技術風險是影響專利定價風險的首要風險,評估風險略次之,因此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應該重點考慮,力求綜合全面,避免遺漏某些風險因素而使利益相關者蒙受損失。在本文的基礎上還可以對評估風險進行進一步提煉,研究評估風險與價值風險之間的關系,明確各風險的作用路徑,將會對專利定價風險預警和風險管控產生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專利統計簡報2012年21期[EB].http:∥www.sipo.gov.cn/ghfzs/zltjjb/201304/P02013041 6355491989727.pdf,2011-05-10.
[2]陳健,賈雋.專利價值的影響因素和評估體系研究綜述[J].西安工業大學學報,2013,(7):517-525.
[3]GAY C,LEE BAS C.Uses without too many abuses of patent citations or the simple economics of patent citations as a measure of value and flows of knowledge[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5,14(5):333.
[4]蔡凡.基于實物期權定價理論的專利價值評估[A].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2012.管理創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2012:4.
[5]Hou JL,lin HY.A Multiple Gression Model for Patent Appraisal Searching for Factors Influencing Technologocal Asset Value[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2006,106(9):1304-1332.
[6]馮麗艷.專利技術價值評估影響因素分析[J].中州大學學報,2010,(4):34-36.
[7]靳曉東.專利資產證券化中專利價值的影響因素分析[J].商業時代,2011,24:66-69.
[8]熊小榮,張超峰.對于專利價值及其評估方法的思考[J].通信企業管理,2012,(12):83.
[9]金泳鋒,余翔.專利風險的特征及其影響研究[J].知識產權,2008,(6):84-88.
[10]Rrichard Razgaitis.Valuation and Pricing of Technology-based Intellectual Property[M].John Wiley,2003:137-143.
[11]李秀娟.專利價值評估中的風險因素分析[J].電子知識產權,2009,(12):66-69.
[12]JTCromley.20 Steps for Pricing a Patent[J].Journal of Accountancy,2004,198:31-34.
[13]成文.無形資產評估風險及防范[J].消費導刊,2010,(7):103.
[14]汪洋,于凱.試析知識產權評估風險和防范對策[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3):33-34.
[15]于新穎.專利技術資產評估風險及防范[J].學習月刊,2009,(8):21-22.
[16]DHarhoff,FMScherer,K.Vopel,Citations,family size,opposition and the value of patent rights,Res.Policy,2003,32:1343-1363.
[17]JSGans,DHHsu,SStern.The impact of uncerta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the market for ideas:evidence from patent grant delays,Manag.Sci,2008,54:982-997.
[18]Gordon VS.Intellectual Property-valuation,Exploitation,and Infringement Damages(2007 cumulative supplement)[M].John Wiley,2007:25-33.
[19]Yu-Jing Chiu,Yuh-Wen Chen.Using AHP in patent valuation.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07,46:1054-1062.
[20]李滿宇,劉桂明.專利價值評估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3,(7):31-33.
[21]王景,余明九,梁子卿,等.法律狀態對專利技術價值的影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101-106.
[22]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endprint
(3)經濟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68,與法律風險的路徑系數基本持平,兩者都是影響專利定價的的重要風險因素。經濟風險中,企業經營狀況的風險影響程度最大,路徑系數達到0.88,因為專利技術總是依附于某種產品,對于產品生產、運營、銷售的相關經營策略會直接影響到專利價值能否得以充分體現;市場穩定性的路徑系數為0.84略小于前者,因為宏觀的經濟環境能夠間接影響到專利技術的成長速度,市場的波動不利于專利效益的持久發揮;政策的適應性路徑系數為0.75,是三者中最小的,一般來說相關政策法規的變動性不大,而且在變動之前往往都可以進行預測,因此專利技術的政策適應性不會太差,相應的風險程度相對較小。
(4)評估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65,雖處于末位,但其風險影響程度不容小覷。專利價格的確定不僅受到內在價值的影響,還受到評估過程的干擾。評估過程的復雜性使得信息的收集、主體的水平、評估方法的選擇都成為風險的產生源。三者的路徑系數由結果來看,評估主體水平的風險程度最高,路徑系數為0.89,如果資產評估機構的公眾認可度低或者在工作模式、管理體制、信用狀況、評估人員道德素質、技術水平等方面存在問題,都會給專利最終定價帶來風險;評估方法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80,選擇何種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參數的選取,與評估目標和價值類型不相符合的方法會導致評估結果的不準確;信息收集難度的路徑系數為0.76,信息收集難度與風險的產生息息相關,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受到缺乏獲取途徑、信息更新時滯、人為干擾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使交易陷入風險的泥沼。因此,在考慮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時,應當將評估風險充分融合在內,避免評估結果偏離客觀價值,給利益相關者帶來經濟損失。
5結語
對專利資產進行合理定價是專利交易進行的必要前提,本文就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展開研究,把價值風險之外的評估風險充分考慮在內,將專利定價風險劃分為技術風險、法律風險、經濟風險和評估風險四類,并利用結構方程中的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對其進行了驗證,得到了較好的模型擬合數據。由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技術風險是影響專利定價風險的首要風險,評估風險略次之,因此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應該重點考慮,力求綜合全面,避免遺漏某些風險因素而使利益相關者蒙受損失。在本文的基礎上還可以對評估風險進行進一步提煉,研究評估風險與價值風險之間的關系,明確各風險的作用路徑,將會對專利定價風險預警和風險管控產生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專利統計簡報2012年21期[EB].http:∥www.sipo.gov.cn/ghfzs/zltjjb/201304/P02013041 6355491989727.pdf,2011-05-10.
[2]陳健,賈雋.專利價值的影響因素和評估體系研究綜述[J].西安工業大學學報,2013,(7):517-525.
[3]GAY C,LEE BAS C.Uses without too many abuses of patent citations or the simple economics of patent citations as a measure of value and flows of knowledge[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5,14(5):333.
[4]蔡凡.基于實物期權定價理論的專利價值評估[A].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2012.管理創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2012:4.
[5]Hou JL,lin HY.A Multiple Gression Model for Patent Appraisal Searching for Factors Influencing Technologocal Asset Value[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2006,106(9):1304-1332.
[6]馮麗艷.專利技術價值評估影響因素分析[J].中州大學學報,2010,(4):34-36.
[7]靳曉東.專利資產證券化中專利價值的影響因素分析[J].商業時代,2011,24:66-69.
[8]熊小榮,張超峰.對于專利價值及其評估方法的思考[J].通信企業管理,2012,(12):83.
[9]金泳鋒,余翔.專利風險的特征及其影響研究[J].知識產權,2008,(6):84-88.
[10]Rrichard Razgaitis.Valuation and Pricing of Technology-based Intellectual Property[M].John Wiley,2003:137-143.
[11]李秀娟.專利價值評估中的風險因素分析[J].電子知識產權,2009,(12):66-69.
[12]JTCromley.20 Steps for Pricing a Patent[J].Journal of Accountancy,2004,198:31-34.
[13]成文.無形資產評估風險及防范[J].消費導刊,2010,(7):103.
[14]汪洋,于凱.試析知識產權評估風險和防范對策[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3):33-34.
[15]于新穎.專利技術資產評估風險及防范[J].學習月刊,2009,(8):21-22.
[16]DHarhoff,FMScherer,K.Vopel,Citations,family size,opposition and the value of patent rights,Res.Policy,2003,32:1343-1363.
[17]JSGans,DHHsu,SStern.The impact of uncerta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the market for ideas:evidence from patent grant delays,Manag.Sci,2008,54:982-997.
[18]Gordon VS.Intellectual Property-valuation,Exploitation,and Infringement Damages(2007 cumulative supplement)[M].John Wiley,2007:25-33.
[19]Yu-Jing Chiu,Yuh-Wen Chen.Using AHP in patent valuation.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07,46:1054-1062.
[20]李滿宇,劉桂明.專利價值評估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3,(7):31-33.
[21]王景,余明九,梁子卿,等.法律狀態對專利技術價值的影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101-106.
[22]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endprint
(3)經濟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68,與法律風險的路徑系數基本持平,兩者都是影響專利定價的的重要風險因素。經濟風險中,企業經營狀況的風險影響程度最大,路徑系數達到0.88,因為專利技術總是依附于某種產品,對于產品生產、運營、銷售的相關經營策略會直接影響到專利價值能否得以充分體現;市場穩定性的路徑系數為0.84略小于前者,因為宏觀的經濟環境能夠間接影響到專利技術的成長速度,市場的波動不利于專利效益的持久發揮;政策的適應性路徑系數為0.75,是三者中最小的,一般來說相關政策法規的變動性不大,而且在變動之前往往都可以進行預測,因此專利技術的政策適應性不會太差,相應的風險程度相對較小。
(4)評估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65,雖處于末位,但其風險影響程度不容小覷。專利價格的確定不僅受到內在價值的影響,還受到評估過程的干擾。評估過程的復雜性使得信息的收集、主體的水平、評估方法的選擇都成為風險的產生源。三者的路徑系數由結果來看,評估主體水平的風險程度最高,路徑系數為0.89,如果資產評估機構的公眾認可度低或者在工作模式、管理體制、信用狀況、評估人員道德素質、技術水平等方面存在問題,都會給專利最終定價帶來風險;評估方法風險的路徑系數為0.80,選擇何種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參數的選取,與評估目標和價值類型不相符合的方法會導致評估結果的不準確;信息收集難度的路徑系數為0.76,信息收集難度與風險的產生息息相關,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受到缺乏獲取途徑、信息更新時滯、人為干擾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使交易陷入風險的泥沼。因此,在考慮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時,應當將評估風險充分融合在內,避免評估結果偏離客觀價值,給利益相關者帶來經濟損失。
5結語
對專利資產進行合理定價是專利交易進行的必要前提,本文就影響專利定價的風險因素展開研究,把價值風險之外的評估風險充分考慮在內,將專利定價風險劃分為技術風險、法律風險、經濟風險和評估風險四類,并利用結構方程中的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對其進行了驗證,得到了較好的模型擬合數據。由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技術風險是影響專利定價風險的首要風險,評估風險略次之,因此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應該重點考慮,力求綜合全面,避免遺漏某些風險因素而使利益相關者蒙受損失。在本文的基礎上還可以對評估風險進行進一步提煉,研究評估風險與價值風險之間的關系,明確各風險的作用路徑,將會對專利定價風險預警和風險管控產生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專利統計簡報2012年21期[EB].http:∥www.sipo.gov.cn/ghfzs/zltjjb/201304/P02013041 6355491989727.pdf,2011-05-10.
[2]陳健,賈雋.專利價值的影響因素和評估體系研究綜述[J].西安工業大學學報,2013,(7):517-525.
[3]GAY C,LEE BAS C.Uses without too many abuses of patent citations or the simple economics of patent citations as a measure of value and flows of knowledge[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5,14(5):333.
[4]蔡凡.基于實物期權定價理論的專利價值評估[A].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2012.管理創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2012:4.
[5]Hou JL,lin HY.A Multiple Gression Model for Patent Appraisal Searching for Factors Influencing Technologocal Asset Value[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2006,106(9):1304-1332.
[6]馮麗艷.專利技術價值評估影響因素分析[J].中州大學學報,2010,(4):34-36.
[7]靳曉東.專利資產證券化中專利價值的影響因素分析[J].商業時代,2011,24:66-69.
[8]熊小榮,張超峰.對于專利價值及其評估方法的思考[J].通信企業管理,2012,(12):83.
[9]金泳鋒,余翔.專利風險的特征及其影響研究[J].知識產權,2008,(6):84-88.
[10]Rrichard Razgaitis.Valuation and Pricing of Technology-based Intellectual Property[M].John Wiley,2003:137-143.
[11]李秀娟.專利價值評估中的風險因素分析[J].電子知識產權,2009,(12):66-69.
[12]JTCromley.20 Steps for Pricing a Patent[J].Journal of Accountancy,2004,198:31-34.
[13]成文.無形資產評估風險及防范[J].消費導刊,2010,(7):103.
[14]汪洋,于凱.試析知識產權評估風險和防范對策[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3):33-34.
[15]于新穎.專利技術資產評估風險及防范[J].學習月刊,2009,(8):21-22.
[16]DHarhoff,FMScherer,K.Vopel,Citations,family size,opposition and the value of patent rights,Res.Policy,2003,32:1343-1363.
[17]JSGans,DHHsu,SStern.The impact of uncerta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the market for ideas:evidence from patent grant delays,Manag.Sci,2008,54:982-997.
[18]Gordon VS.Intellectual Property-valuation,Exploitation,and Infringement Damages(2007 cumulative supplement)[M].John Wiley,2007:25-33.
[19]Yu-Jing Chiu,Yuh-Wen Chen.Using AHP in patent valuation.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07,46:1054-1062.
[20]李滿宇,劉桂明.專利價值評估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3,(7):31-33.
[21]王景,余明九,梁子卿,等.法律狀態對專利技術價值的影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101-106.
[22]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