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改進作風制度建設進行第十六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抓作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抓作風既要著力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又要注重建立長效機制,下功夫、用狠勁,持續努力、久久為功。
去年10月,中紀委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在各級紀委查辦的違反八項規定的案件類型中,案發量排前三位的依次是“違規配備使用公車”(4851起)、“公款大吃大喝”(820起)、“大操大辦婚喪喜慶”(688起)。
近期由中紀委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在大力整飭“四風”的現實背景下,“公款大吃大喝”降幅明顯,今年前四個月的平均案發量比去年后四個月下降約50%。而頗為耐人尋味的是,“大操大辦婚喪喜慶”的案發量并未明顯下降。今年4月,各級紀委查處“大操大辦婚喪喜慶”違紀案件173起,與此前各月基本持平。
同樣需要大力整飭的風氣問題,為何治理“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不如治理“公款大吃大喝”效果明顯?
6月17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的一篇題為《“紅白事”怎樣算是“大操大辦”》的文章,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與熱議。有觀察人士認為,在明令禁止大操大辦的紀律“紅線”下,許多黨員干部對如何操辦“紅白事”頗費躊躇。由于諸多復雜因素的影響,紀律約束常常被“太極推手”化解?!凹t白事”宴請相關制度的原則性規定,在令許多當事黨員干部感到糾結的同時,也常常讓相關執紀部門左右為難。不同角度的糾結心態,同樣影響著相關制度的執行效果。
優化政治生態、凈化社會風氣,是當前加強黨風建設與民風建設的兩項重要任務,而二者之間的關聯意義以及官員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可用一言以蔽之:“官風正則民風淳。”在治理黨員干部“紅白事”大操大辦的問題上,如何建立科學、可行的長效機制,從而帶動黨風的清明、民風的進步,不僅是各級黨組織亟待破解的難題,也是每個黨員干部都需要嚴肅對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