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民政廳有關負責同志對國務院頒布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了解讀,我省將于2015年在全省市縣建立統一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窗口,讓困難群眾受助有門。
《辦法》中明確,國家對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
對于群眾申請救助難的問題,《辦法》指出:申請人難以確定社會救助管理部門的,可以先向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求助。同時規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應當建立統一受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等申請窗口,一門申請、一門受理,及時辦理、轉辦申請事項,有利于實現社會救助對象求助有門、及時受助。
(信息來源:《黑龍江日報》;如欲了解詳情,請登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hlj.gov.cn/;鏈接方式:在“政務要聞”欄目查詢相關內容)
近日,省政府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2014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4〕7號)等有關文件精神,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此次調整的范圍及時間為2013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已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退職、“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從2014年1月1日起執行。
普遍調整對象及標準。1.2013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已辦理正常退休手續人員,每人增加142元/月。2.2013年12月31日前退職及“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每人增加112元/月。3.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年限)每滿一年再增加2.5元/月;“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繳費年限按15年計算。
特殊調整對象及標準。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以下群體再給予傾斜調整:1.符合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1945年9月2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再增加30元/月;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間參加革命工作的,再增加20元/月。2.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不含建國前老工人),再增加15元/月。3.2013年12月31日前年滿70~79周歲的,每人再增加30元/月;年滿80周歲及以上人員,每人再增加40元/月。4.在設立機關事業單位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地方的企業退休、退職及“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一類地區每人再增加5元/月;二類地區每人再增加10元/月;三類地區每人再增加15元/月。5.軍隊轉業干部按上述規定調整后其基本養老金低于全省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調整到全省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
(信息來源:《黑龍江日報》)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近日聯合發布,2014年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為每噸4800元。這意味著,已經執行六年的臨時收儲政策取消。
大豆目標價格政策是當市場價格低于4800元/噸的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以及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在這之前,我國從2008年起實行的是臨時大豆收儲價格政策,每年都制定一個保護價,由國家收購大豆并儲存起來,在適當的時候再拿回市場拍賣。這項政策的出臺,意在保護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同時,能夠保證生產企業的原料供應,有利于生產企業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和經營,但從實際效果來看,未能有效穩定主產區的大豆種植面積。
(信息來源:《黑龍江日報》;如欲了解詳情,請登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hlj.gov.cn/;鏈接方式:在“政務公開”欄目查詢相關內容)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文件指出,2014年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政府補助標準將提高40元,達到320元。
根據文件,2014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三項基本醫保參保(合)率將穩定在95%以上,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40元,達到320元;個人繳費同步新增20元。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70%以上和75%左右,進一步縮小與實際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之間的差距,適當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門診統籌待遇水平。
(信息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如欲了解詳情,請登錄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鏈接方式:在“要聞”欄目查詢相關內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