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林
幾十年的從醫生涯,他兢兢業業,恪守職業道德,苦研醫術,樂善好施,是受村民愛戴的好醫生。他就是河南省衛輝市龐寨鄉西夾堤村衛生所主任、脫發病專家——郜義祥。
如今,他的名字已響遍了豫北大地,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郜大好人”。
幼年經歷 開啟學醫道路
現年58歲的郜義祥,出生于衛輝市龐寨鄉西夾堤村,和其他農村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樣,郜義祥家境貧寒,年幼的郜義祥表現出了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懂事與成熟,他常常一邊干農活一邊擠出時間來讀書。
“小時候,爺爺生病了,當時大夫很少,請大夫要去很遠的地方,常常是上午去下午才能請到。看見爺爺被病痛折磨,我就想以后要自己當大夫,為爺爺和那些沒錢看病的鄉里鄉親治病。”
1973年,全省農村開展的‘紅醫村運動給當時的郜義祥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也為他日后對中醫藥的鉆研打下了基礎。“當時號召人人會扎針,家家戶戶都學當醫生。當時我就想如果我以后多學中醫和針灸技術,將來到社會上當一名中醫,去給大家治病那該多好啊!”
剛剛十幾歲的郜義祥每天放學回家,就拿起鐵鍬跟著大人一起到大堤上面挖草藥,看著那些花花綠綠能治病的草藥他就特別的好奇,時常背著藥簍去老中醫家里咨詢草藥的名稱和作用。對于那些外形相似的、名字難記的中草藥,他就把草藥制成標本裝進塑料袋里面,反復研究每個草藥的特征和功效。
時間一長,郜義祥就越來越感到需要了解與認知的東西還有很多,當時的他已經不滿足僅僅對大堤上草藥的了解。他開始向往更高的層面上去發展與學習。
1974年,郜義祥中學畢業后,經村委會推薦,他順利進入衛輝市衛校。經過了幾年系統的專業學習,郜義祥以優異的成績從衛校畢業。畢業后,郜義祥回到老家做了一名鄉村醫生。在行醫過程中,他感覺自己掌握的知識還很貧乏,便又努力考入了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函授班進行深造。郜義祥說,當時家里經濟還很困難,但父母依然支持他向自己的夢想邁進,這給了他很大的鼓舞。
苦心鉆研 探索醫學門道
郜義祥所在的西夾堤村有一位十多歲的男孩,從小就頭發稀疏、發質發黃,家人尋了很多偏方都不見好轉。最后,男孩的家人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找到了郜義祥,郜義祥用自己所學的中藥知識給男孩開了一個方子試用。沒過半個月,男孩原本稀疏的頭頂已經密密地長出了黑發,男孩的家人高興地又來到衛生所,讓郜義祥再給開點藥。經過幾個月的治療,男孩的脫發病終于痊愈了。
這件事后,引起了郜義祥對于脫發病治療的思考,也為他以后的醫學道路指引了一個方向。從1985年起,郜義祥除了日常疾病的診治外,開始專門治療脫發病。
隨著治愈的人越來越多,郜義祥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前來問診的患者從當初的本村村民,逐漸發展到了全國各地都有慕名而來的患者。
稍有成就的他并沒有驕傲,盡管忙得不可開交,但是他依然保留著晚上看書學習的好習慣。《黃帝內經》《傷寒論》《脾胃論》《針灸學》等書籍被他翻看了無數遍,而他的醫術也在這樣的學習下越來越精湛了,有多篇醫學論文相繼發表并獲獎。
2005年,郜義祥被中華傳統醫學會授予“中華傳統醫學特色名醫”,2013年被國家醫學教育發展中心授予“中醫藥特色診療名家”,被中華醫學創新發展促進會授予“中國醫學專科專病特色專家”等榮譽稱號。期間,他還被二十一世紀仲景醫魂編輯委員會授予“中華名醫”的光榮稱號。
醫德高尚 引得眾人稱贊
多年來,郜義祥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盡心盡力地去照顧每位患者。對于那些行動不便的,他更是親自背著藥箱上門問診。常常是風里來雨里去,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是病人需要他出診,他都毫不猶豫地前往醫治。
有一天晚上,天正下著大雪,鄰村的一位老大爺突發急病,家屬給郜義祥打來電話,他二話沒說騎著自行車就出發了。由于天黑路滑,在回來的路上,小心翼翼的他還是被摔進了路邊的水溝里。
西夾堤村五保戶老人李秀蓮無兒無女,同時患有老年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2011年,84歲的李老太又發病臥床不起,郜義祥得知情況后及時趕去為李老太免費醫治,隨后又定期去走訪探望。老太太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給郜義祥沏了碗糖水,感激地握著他的手,眼淚直流:“好人呀,俺沒啥謝你的,你就喝碗水吧!”
郜義祥每年都要投入幾千元的藥品,為孤寡老人免費診治疾病,并定期進行隨訪。他經常帶領人員到龐寨鄉敬老院,為那里的老人義診、贈藥,送去一份關愛之情。每逢暑天,他還要到田間地頭,為鄉親們免費發送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抗暑藥品,以確保在田間農作的村民身體健康。
2013年12月7日,郜義祥帶著工作人員為西夾堤村70歲以上的百余位老人進行義診,并送去了御寒的電熱毯,幫助老人更好地度過寒冷的冬天。盡管大霧迷漫,但獻愛心的過程中卻依然笑聲掌聲不斷,一派暖意濃濃。
今年4月1日至5月1日,他們又開展了中老年腰腿疼患者大型義診活動。得知消息的患者不僅來自衛輝當地,還有來自延津、滑縣、浚縣等地的,他們每天接診患者300余人,總受益患者達9000多人,免費為患者發放藥品價值35000余元,受到了廣大中老年患者的好評。
據了解,對于過路人的小疾病郜義祥也都是免費治療。暈車中暑,胃痛發燒的,只要路過衛生所尋求幫助,郜義祥和所里的醫生們都會熱情接待、免費診治。2005年,濮陽籍的車輛在距離衛生所不遠處發生車禍,得知情況后,郜義祥帶人及時趕到現場,進行緊急包扎輸液,隨后又用車將傷者送到了縣醫院進行救治。
郜義祥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幾十年,為群眾做了多少好事,免費發放了多少藥品,就連他自己也記不清楚了。西夾堤村黨支部書記龐善華在一次村民大會上表揚他說:“郜義祥是一位真正為咱老百姓服務的好醫生,他扎根農村、刻苦鉆研醫術、無私為村民奉獻愛心的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郜義祥的先進事跡不僅多次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彰,還先后被《衛輝報》《河南衛生報》《鄉村醫生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郜義祥的行為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人。他的女兒、女婿、兒子、兒媳都紛紛投入醫療事業中,并工作在一線,同他們的父親一樣,一心只為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