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是中共中央的辦公廳,沒有絕對忠誠是絕對不行的。中辦工作做得怎么樣,可以講千條萬條,但歸根到底要先看這一條。中辦這塊陣地,必須由忠誠于黨、忠誠于黨的事業的人堅守。“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作為中辦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質,任何時候都不能含糊。古人說,每天都要問問自己‘ 為人謀而不忠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中央辦公廳(以下簡稱中辦)是黨中央的辦事機關,地位之重要毋庸置疑,一向萬眾矚目,但普通人知之甚少。近日,《秘書工作》雜志2014年第6期摘發了習近平總書記《辦公廳工作要做到“五個堅持”——習近平同志在同中央辦公廳各單位班子成員和干部職工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一文,讓我們近距離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身邊人”的嚴格要求及“中辦”是如何運作的,細讀此文對普通干部做好工作也不無啟示。
要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這既是群眾急需,更是政府應盡責任。通過改革投融資體制,形成政府、企業、社會資本多元投入格局,加快補上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不僅可以改善民生、增加就業,也能有效優化發展硬環境,起到“一石多鳥”的作用。
——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時指出。
實踐是培養干部的有效途徑,要強化實踐導向,堅持必要臺階、遞進式歷練,讓年輕干部多“墩墩苗”,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經風雨見世面,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鍛煉提高,在改革發展穩定實踐中增強擔當,始終走與人民群眾實踐相結合的成長道路。云山同志強調,好干部是教育培養出來的,也是管理監督出來的,好人主義培養不出好干部,要堅持從嚴管理,加強監督約束,引導年輕干部強化規矩意識、增強紀律觀念,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白做官、踏實做事。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在出席全國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座談會發表講話時指出。
據世界經濟論壇(WEF)預測,2010年至2020年間,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韓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處于人才嚴重緊缺狀態,2020年至2030年人才嚴重緊缺雖有所緩解,但仍處于匱乏階段。各國為謀求在全球人才大戰中搶得先機,競爭愈加白熱化。人才研究專家認為,發達國家的“人才套利”行為支撐了其快速發展。我國在人才培養上有巨大的政府投入、家庭和社會支持成本,但發達國家以極大的政策優勢在對我國培養出的高端人才進行“掐尖”,而不用擔負前期成本,這直接威脅到我國人才戰略安全。盡管我國“千人計劃”等措施卓有成效,但在引才政策制度上還存在門檻高、手續繁、身份限制死等不利因素,我國仍面臨著留學、移民、人才三大赤字。
——近期,新華網刊發吉哲鵬、黃艷等共同采寫的《發達國家“人才套利”危及我國人才戰略安全》文章中寫到。
2016年和2017年在全國全面實施,完成確定的目標任務。實施該計劃的主要措施包括:按照統一部署推進機關事業單位保險制度改革,將其工作人員納入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加快合并實施新農保、城居保制度,并強化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7月1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全民參保登記計劃試點工作視頻會議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