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紅
一、開拓創新,上半年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今年以來,我區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改革為統攬,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在就業工作方面,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29.2萬人,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56萬人次,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9萬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同比增長18.2%,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人次同比增長31%,全區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在社會保障方面,自治區出臺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在全區開始合并實施。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辦法開始實施。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和基金收支規模繼續擴大,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增10%的工作全面完成。社會保險數據大集中和“五險合一”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加快推進職稱制度等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繼續組織實施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工程項目和計劃。各項重大引智工程深入推進,國外高端緊缺人才引進取得新成效。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國務院頒布實施《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標志著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進入了法制化新階段。加強公務員制度和隊伍建設,公務員分類管理和基層公務員考錄改革取得新進展,培訓工作扎實推進。清理評比達標表彰評估和相關檢查活動工作取得新進展。2014年軍轉安置工作順利推進。中馬欽州產業園和廣西大學的人事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工資收入分配方面,完善公務員津補貼,調研公務員收入差距過大問題。規范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額管理。以工資集體協商為重點,推進實施集體合同制度攻堅計劃。
在勞動關系協調方面,及時妥善處理勞動糾紛案件,勞動關系保持總體穩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效能進一步提高,對勞動保障突出違法問題的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加強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建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深化改革是今年的重點任務。我們年初確定的6個方面19項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一)就業創業方面
1.農民工就業創業和落戶城鎮取得新突破。自治區黨委、政府今年6月6日召開了全區扶貧開發暨農民工工作會議,出臺了《關于創新和加強農民工工作的若干意見》,為推動農民工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推動農民工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有序推進農民工市民化,使農民工共享現代化建設的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創造了一個機制保障環境。
2.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扶持政策取得新突破。就業見習補貼、社會保險補貼、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等都有了明確的規定。
(二)社會保障方面
1.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工作已基本完成。
2.城鎮企業職工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銜接辦法已開始實施。
3.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全面推進。
4.社會保險“五險合一”工作基本完成。
5.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社會保險數據大集中進展順利。
(三)人才工作方面
1.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分類推進職稱制度改革有了實質性進展。
在柳州市啟動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試點,在工程系列專業目錄中增加應用工程專業,為高技能人才職業、職稱晉升開辟通道。
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的,其高級工任職資歷可視為技術員任職資歷,達到規定條件可直接申報助理工程師;
取得技師職業資格的,其技師任職資歷可視為助理工程師任職資歷,達到規定條件可直接申報工程師;
取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其高級技師任職資歷可視為工程師任職資歷,達到規定條件可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
取得助理工程師2年以上的,可直接申報高級工技能鑒定;
取得工程師2年以上的,可直接申報技師統一考試或社會化考評;
取得高級工程師2年以上的,可直接申報高級技師統一考試或社會化考評。
2.建立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深入推進重大人才工程項目。
(四)人事制度改革方面
1.進一步完善適合廣西區情的基層公務員考錄制度,在艱苦邊遠地區適當降低進入門檻。
2.規范公開招聘制度,分業分類完善聘用制度。
3.積極推進機關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試點。
(五)工資收入分配方面
主要是改革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優化工資結構。
(六)勞動者權益保障方面
1.積極穩妥推進農民工市民化,推動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2.推進基層調解組織和仲裁院建設。
3.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
二、以改革為動力,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下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改革的任務、事業發展的任務都十分繁重,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積極進取,真抓實干,確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標,確保完成重要改革任務。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就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所有的工作都必須自覺服從和服務于這一大局。我們必須進一步牢固樹立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在我們的各項工作中,與大局關系最直接的是就業工作。要毫不動搖地把保持就業局勢穩定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責任,下半年尤其要集中力量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深入組織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務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比例有新提高。其次,要高度重視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我認為,我區農村已由勞務輸出為主,進入了勞務輸出和返鄉就業創業并重的新時期。我們要因勢利導,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使其成為縣域經濟的亮點和新的增長點。
(二)突出重點,統籌兼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頭緒多、任務重、領域寬、戰線長,越是這樣,越是要突出重點。今年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開局之年,也可以說是改革之年,改革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我們今年改革的重點任務,目前已經完成近半,很多重點、難點改革任務都集中在下半年。我們必須加快工作節奏,打出提前量;要注重統籌兼顧,彈好鋼琴,以重點改革的突破帶動其他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在改革的攻堅期,新舊問題交織、利益主體多元,許多都觸及深層問題、體制弊端,既繞不開、躲不過,也沒有退路。只有勇于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才能取得突破。隨著情況的變化,一些過去曾經合理的政策,現在可能已經不適應了,過去曾長期行之有效的做法,現在可能失靈了。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打破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式,沖破思想觀念束縛,勇于變革、勇于創新,使各項改革措施能夠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當前,不論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體制機制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還是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和職務職級并行,以及司法體制改革涉及我們的任務,都涉及群體利益關系調整,協調有關方面意見、綜合平衡推進改革的難度都很大,需要我們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更具創新精神的思維,推出可檢驗的改革成果。
(四)勇于擔當,履職盡責。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是檢驗一個領導干部是否切實履職的重要方面。面對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面對老百姓的熱切期盼,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關鍵在領導班子,關鍵在一把手。各市局、各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肩負的責任非常重,必須牢固樹立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我們這個系統是做人的工作的,是做民生工作的,直接關系黨和政府形象。必須切實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始終保持一種奮發有為、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必須力戒“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的為官不為和“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思想狀況,敢于擔當,敢于負責,切實解決政策跟進不夠、選擇性落實、象征性執行等問題。
(五)夯實基礎,強化基層?;A工作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支撐,基層則是我們各項政策制度落到實處的根基。在基礎工作方面,最重要的還是基本數據、基本情況的收集和掌握,以及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等。人社領域的相關數據是各項工作基本情況的量化反映,最直接也最有說服力,要善于用數據說話。要加快社會保險數據大集中,加快社??òl放和應用,做到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要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協調和爭取有關方面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充分發揮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試點的示范推廣作用,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要加強基層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力量,推進規范化、專業化建設,不斷提高辦案效能。要加強系統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業務培訓,不僅要應知應會,還要成為行家里手,不斷提高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自治區公務員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