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超
鹽城是江蘇乃至全國的畜牧業大市。近年來特別是2011年江蘇省畜牧業轉型升級工作會議后,全市畜牧業已步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2013年,實現牧業產值270億元,占大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近30%;畜牧業人均增收260元,為農民增收挑起了重擔。主要畜產品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第一。生豬、家禽飼養量分別達1080萬頭和3.2億只;肉類和禽蛋產量達89萬噸和96萬噸,分別比2010年增長11.3%和10.6%。與此同時,鹽城市畜牧業發展仍面臨一些突出問題:畜禽糞污亂排亂放嚴重,污染防治壓力大;重大動物疫病頻發,疫情防控壓力大;畜產品質量社會關注度高,安全保障壓力大;畜產品市場行情多變,風險抵御壓力大;基層畜牧獸醫體系薄弱,服務支撐壓力大。
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三農夢”,客觀上要求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筆者認為,今后一段時期鹽城市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的總體思路應該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改革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用現代裝備武裝畜牧業、現代科技引領畜牧業、現代經營方式推進畜牧業、現代信息技術服務畜牧業,大力提升畜牧業規模、質量、效益、生態、安全水平,不斷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努力建成江蘇省乃至全國畜牧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力爭在江蘇省率先基本實現畜牧業現代化。目標任務是:到2018年,主要生產項目生豬、家禽飼養量分別穩定在1000萬頭和3億只左右,畜牧業規模養殖比重達9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0%,畜產品加工業與畜牧業飼養產值比達到1.6:1以上,規模養殖場和飼養大戶參加畜牧專業合作社及其他合作經濟組織的比例達到85%以上,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5%以上。戰略重點上,突出“四創新四推進”。
創新生產模式,著力推進規模養殖、生態養殖、健康養殖、設施養殖“四位一體”
推進規模養殖,就是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全市規模養殖的主體地位雖已確立,但以養殖戶為主的小規模養殖比重依然較大。今后要重視對這些小型規模養殖戶的指導和扶持,支持其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培育壯大微觀經營主體,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養殖場。推進生態養殖,就是大力創新糞污綜合利用模式。積極推行種養平衡、農牧結合、循環利用、發酵床養殖等生態養殖模式,探索建立糞污資源化利用和有機肥應用的科學利用制度。因地制宜采用工程、農業、生物等措施綜合利用畜禽糞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推進健康養殖,就是大力保障畜禽健康發展及產品質量安全。完善防疫設施,健全防疫制度,有效防止重大動物疫病發生,實現防疫制度化;制定實施科學規范的畜禽飼養管理規程,嚴格遵守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有關規定,飼喂安全高效飼料,實現生產標準化、規范化。推進設施養殖,就是大力提高畜牧業現代裝備水平。畜禽圈舍、飼養與環境控制設備等生產設施要與現代畜牧業生產相配套,減少人力物力成本,提高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四位一體”共同推進,使絕大部分畜禽養殖場(戶)同時達到規模適度化、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和畜產品安全監管常態化,促進生產模式轉型升級。
創新發展路徑,著力推進區域化、特色化、產業化、外向化“四化聯動”
一是區域化布局。科學規劃畜禽養殖布局,統籌環境承載能力,劃定禁養、限養和適養范圍。城鎮人口集中區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禁養畜禽,大市區高速圈內實行限養措施,嚴禁新建畜禽養殖場。全市重點建立5大畜牧產業帶:即覆蓋全市的生豬產業帶,灌溉總渠以南為主的良種蛋(肉)雞產業帶,沿海地區為主的奶牛、肉羊、毛兔等草食畜禽產業帶,里下河地區為主的水禽產業帶,灌溉總渠以北為主的優質草雞產業帶。
二是特色化發展。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緊緊依靠和挖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通過錯位競爭、差別化競爭,培植和壯大特色畜牧業。著力打造東臺花鳳蛋雞、乳豬,大豐奶牛、肉雞、毛兔,阜寧生態豬,射陽毛兔、蜜蜂,濱海和響水的優質地方草雞,建湖和鹽都的水禽等特色產業,積極穩妥地發展肉鴿、鵪鶉等特種經濟動物。
三是產業化經營。大力培育新型畜牧合作經濟組織,引導鼓勵畜牧企業或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自繁、自養、自宰、自銷的“四自”模式,加快產業前伸后延。積極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支持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屠宰、加工、分級、貯運和連鎖銷售;鼓勵加工龍頭企業創新完善“公司+合作社+農戶”、“廠場掛鉤”等合作機制,吸納中小規模企業、養殖場戶進入,通過自建、聯建等形式,建立畜禽養殖基地,形成發展合力。引導和確立健康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逐步取消活禽上市,積極鼓勵和扶持家禽業走“規模養殖、定點屠宰、冷鏈貯運、冰鮮上市”的新型產業化之路。
四是外向化開發。目前,鹽城市的乳豬、蜂產品、腸衣等已遠銷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但大宗畜產品仍以初級產品為主銷往上海、浙江、蘇南等地。要大力發展外向型畜牧業,打造一批肉制品、禽蛋制品、特色畜禽產品精深加工區,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開拓國外市場,提高產品外向化程度。“四化聯動”實現結構優化和統籌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創新發展舉措,著力推進政策惠牧、科技興牧、品牌強牧、依法治牧“四輪齊驅”
一是政策惠牧。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扶持畜牧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完善本地已經出臺的激勵政策措施。積極整合各項支農惠農項目資金,統籌安排,優先支持能真正帶動生產模式轉變、帶動產業結構升級的主體,以重大項目實施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運用財政貼息、補助等方式,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對畜牧業生產、加工、流通的貸款規模和授信額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畜牧業貸款擔保基金、擔保公司,為養殖加工龍頭企業融資提供服務。創新金融擔保機制,支持采取聯戶擔保、專業合作社擔保等方式,為養殖場戶提供信用擔保服務。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運作、投保自愿”的原則,穩步擴大生豬、家禽、奶牛等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范圍,探索建立畜牧業政策性保險體系,提高畜牧業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畜牧業穩定有序發展。用好用活規模養殖用地政策,及時化解規模養殖用地矛盾。
二是科技興牧。牢固確立企業是科技創新主體的理念,把工作重點從技術推廣為主轉變到技術推廣與科技創新并重上來。引導和鼓勵種畜禽企業、養殖龍頭企業、畜產品加工和飼料獸藥企業建立自主創新平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高度重視和推進畜牧業信息化工作,用現代信息手段武裝畜牧業,實現畜禽生產、管理、畜產品營銷信息化,大幅度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率、管理和經營決策水平。加強畜牧獸醫技術創新團隊建設,加快關鍵適用新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使科技創新成為鹽城市畜牧業發展的新優勢。
三是品牌強牧。針對我市畜牧業“品”多“牌”少、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積極鼓勵生產、流通和加工等諸多環節加大創建畜產品品牌力度。大力推廣阜寧生態豬、東臺花鳳雞、蘇北草雞等區域性品牌的做法,每個縣重點選擇1-2個優勢特色畜產品,集中力量、整合資源、打響品牌。積極建立完善畜產品質量誠信體系,不僅要創牌、揚牌,更要護牌,保障品牌健康發展,以品牌帶動產業壯大。
四是依法治牧。農牧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工作職責,加大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規模養殖糞污治理、畜禽定點屠宰管理等執法力度,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運用法律武器為畜牧業轉型升級保駕護航。
創新部門服務,著力推進轉理念、強隊伍、活機制、提效能“四力并發”
一是轉理念。按照沿海當先、蘇北領先、全省爭先的“三先”要求,瞄準國內外現代畜牧業發展前沿,增強“跳出部門”、“跳出鹽城”、“跳出眼前”、“跳出畜牧業”研究畜牧業的意識,將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置于全市農業轉型升級的總體部署中、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戰略要求中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中來統籌考慮,以轉型發展倒逼服務創新,走出一條具有鹽城特色的現代畜牧業發展之路。著力創新服務理念,由盡義務履職服務向帶感情盡責服務轉變;創新服務內容,由種養環節服務為主向產加銷全產業鏈服務轉變;創新服務手段,由傳統服務方式向運用信息化手段服務轉變;創新服務主體,由為千家萬戶服務為主向為新型經營主體、職業農民服務轉變。
二是強隊伍。深化基層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目前,響水、東臺、建湖、亭湖、市開發區等縣(市、區)已建成相對獨立的鄉鎮畜牧獸醫站,響水縣做到了“三權”歸縣統一管理,其他縣(市、區)應盡快推進改革措施到位。加強畜禽屠宰管理體系建設。按照國家和省畜禽屠宰管理職能調整的要求,盡快建立市、縣畜禽屠宰管理機構,實現屠宰管理職能的平穩過渡。同時積極與商務部門對接,做好涉及職能及相應機構、編制、經費、裝備的劃轉接收工作,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銜接。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抓住全省實施“五有”鄉鎮畜牧獸醫站建設項目的機遇,著力解決基層畜牧獸醫站基礎設施差、服務手段落后等突出問題;同時,加強人員充實和業務培訓,切實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
三是活機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創新機制,提高各類主體參與和開展各種為農服務的積極性,促進服務資源的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逐步建立一個以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為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科教單位、涉農企業等多方力量廣泛參與、分工協作、適應需求、手段先進、靈活高效的服務體系。探索建立“企業+科研院所+農戶”、“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服務形式,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社會服務合作機制。
四是提效能。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切實改進作風,提高為農服務效能。全市農業系統面向基層,貼近農民,著力推行首席專家指點、農技人員蹲點和業務團隊建點的“三點”工作法。首席專家指點,就是在系統內按畜牧、獸醫和動物衛生監督等學科設立首席專家,分別成立“指點”專家服務組,深入基層與廣大養殖戶“面對面”開展服務工作。技術人員蹲點,就是組織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特別是年輕同志到基層一線掛鉤駐點,了解基層情況、學習基層工作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廣實用技術。業務團隊建點,就是充分發揮畜牧獸醫團隊作用,通過單位自建、縣鄉聯建、多專業合建等方式,建成一批在省內領先市內一流、能夠代表行業先進水平的示范基地,為畜牧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力的示范帶動和服務支撐。
(作者系江蘇省鹽城市農業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