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 要:從兩方面闡述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寫字習慣:將練字寫字融入學生家庭、校園生活;扎實開展好每天隨堂練字10分鐘。
關鍵詞:寫字習慣;隨堂練字;寫字氛圍
孩子從“學會練字寫字”到“在練字寫字中學習”,進而走向“自主練字”的過程,從而培養孩子良好的寫字習慣,是一個不斷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注與促進的過程。
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將練字寫字融入學生家庭、校園生活
讓孩子愛上練字寫字離不開父母、教師的參與和努力,要為他們營造濃厚的家庭、校園、班級寫字氛圍。
1.去功利,讓孩子想練字
培養孩子的練字寫字興趣,使孩子愛上練字寫字,需要父母正確認識寫字,在孩子寫字能力的培養上避免功利主義。事實證明,那些以考試、升學為目標的練字寫字活動,通常削弱了孩子寫字的興趣和積極性。如果孩子把練字看成是負擔,不但有可能遠離練字,而且還會以看電視、上網絡、玩游戲等方式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2.創氛圍,陶冶練字寫字情感
為孩子設立書房,讓孩子擁有書桌和書架,家中應以書柜代替酒柜、書桌代替牌桌,在書房懸掛名人書法作品,為孩子設立個人書法作品展臺,讓孩子始終受到良好的書法氛圍熏陶,為孩子提供良好學習環境。同時,家長做榜樣,親子共練。父母喜歡練字,孩子受到熏染,更易愛上練字。開展“我和父母共寫一個字”活動,睡前練字,親子共同交流練字感受。
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扎實開展好每天隨堂練字10分鐘
讓孩子“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這既是我校對寫字教學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
1.強化寫字課程與制度管理
為了保證寫字工作落實到位,我校把寫字教學納入日常教學管理之中,確保寫字教學工作“三落實”,即落實指導教師、落實教材內容、落實活動時間。規定我校的語文教師即為寫字指導教師;我校教師編寫了《人生的起步》寫字校本課程,作為我校的寫字教材;每周的寫字課和每節語文課前5分鐘聽寫比賽雷打不動。每學期初,我校寫字活動領導組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寫字課題研究組依據工作計劃制訂一、二年級寫字教學目標、內容及具體要求、評價標準,從而使教師圍繞目標及標準開展寫字課堂教學,做到有章可循,具體落實。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對低年級定出的教學目標為:要會寫,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為主,指導學生寫好鉛筆字,每字必指導。
2.強化“雙姿”訓練
要寫好字,必須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培養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學校要求所有任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指導時,首先強調正確“雙姿”,即“寫字姿勢”和“執筆姿勢”。正確寫字姿勢即上身坐正,兩肩齊平;頭正,稍向前傾;背直,胸挺起,胸口離桌一拳左右;兩腳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左右兩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筆;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確的執筆姿勢應采用三指執筆法。具體要求是: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離筆尖1寸左右的筆桿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彎曲。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處,筆桿和紙面呈60°左右。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我校要求一、二年級每個班級在醒目的地方張貼“雙姿”要求,時時提醒,時時督促,每學期學校都要開展“雙姿達標”先進班集體評選活動。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師生相長,特色辦學。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我們在培養低年級孩子良好寫字習慣方面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培養了學生正確坐姿及握筆、寫規范字、認真讀帖、互賞互學、勤學苦練、“提筆即是練字”的好習慣,我校三十余名同學榮獲市縣少年兒童書信文化大賽小學組書法類一、二等獎,學生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升,實驗班孩子在2012年、2013年歷次語文綜合素質檢測中名列全鄉首位;提高了教師的寫字教學素質,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三位教師榮獲縣學科帶頭人稱號,執教優質課獲市縣級獎5人次;形成了良好的校園人文氛圍,建立了書香校園的人文特色。在低年級寫字教學研究中,我們探索出了寫字課堂教學模式,制定了寫字水平檢測方法和評價體系,并且讓寫字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此為契機啟發學校創辦特色的思路,校園呈現了翰墨飄香的幽雅氛圍,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洋湖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