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 要:物理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物理。物理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無限的方便,物理在生活中具有無限的魅力。
關鍵詞:物理;生活;魅力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把教育的本質概括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他認為:“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受教育方式就是“從生活中學習”。物理來源于生活,那么物理教學就應該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生活中完善物理課堂。物理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加強物理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從生活走進物理課堂。在傳統教學中,我們總是把學習內容分為文科、理科。文科知識相對較感性,而理科知識較抽象、枯燥,這樣就造成學生對理科學習未入門先皺眉的情形,特別是物理學科,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學生普遍認為物理單調、難懂、乏味,對物理很難迅速產生濃厚的興趣。針對這種現象,我從物理學科自身特點和規律分析發現:物理知識其實都是生活中的現象,有些物理現象學生沒有機會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接觸到,感到陌生,但經教師講解后也能明白。可是一到做題就感到茫然,無從下手,究其原因是不能將生活現象與所學的理論知識聯系起來,達不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因而學生很難體會到物理的魅力。
為了讓物理學科深入學生人心,讓學生體驗到學物理的快樂,感受到物理的魅力,我在教學中實施了如下措施。
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我不斷地探索研究,發現物理學習不應該從生硬的物理原理入手,而應該從生活現象出發。物理來源于生活,尤其是中學物理,在生活中隨時隨處都能找到包含豐富物理原理的物體。物理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單單從一個小小的廚房里我們就能發現許許多多的隱藏于平凡事物中的物理知識。例如:(1)給保溫瓶里灌開水時,瓶里的水越多,聲音的音調越高,是由于隨著水的體積的增多,瓶內空氣柱的長度逐漸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這是聲現象在生活中的魅力。(2)水壺的壺嘴比壺身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因為壺嘴與壺身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如果壺嘴低于壺身,那么在倒水時,水就會從壺身流出來。這是液體壓強在生活中的魅力。(3)廚房里的菜刀是更典型的例子,菜刀的刀鋒十分薄,是因為在壓力大小相等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就越大,因此刀鋒越薄,切菜就越輕松。這是固體壓強在生活中的魅力。(4)做飯時,如果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鍋煮雞蛋,是煮不熟的,必須用高壓鍋,因為高壓鍋的鍋內氣體壓強較高,沸點就高,提高了煮食物時需要的溫度,所以用高壓鍋煮食物快一些。這是氣體壓強和沸點的關系在生活中的魅力。(5)刀柄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就增大了摩擦,這樣在切菜時,就可以牢牢地抓住菜刀,不至于菜刀滑落使人受傷。這是摩擦力的知識在生活中的魅力。(6)排風扇為什么會把屋里的風排到外邊呢?因為當風葉轉動時,增大了空氣的流速,空氣的流速越大,排風扇周圍的氣壓越小,屋里的氣壓大于外面的氣壓,煙氣就被排到了屋外,這是氣體的流速和氣壓的關系在生活中的魅力。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數也數不清,廚房中的物理知識應用真可謂冰山一角,因此,我們必須更加不斷地努力學習,積累更加豐富的物理知識,明白更多的物理原理,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以便于更好地把物理知識和物理原理應用在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諸多難題,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為這樣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學生在實踐中“做”物理,比用眼睛“看”物理更重要。所以,學生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
我在教學中常用創設生活情境的方法,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問題。例如,在學習《溫度》時,力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掌握溫度的概念,知道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工具,要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不能全憑自己的感覺來判斷。于是我設計了如下實驗:
1.首先為學生準備好冷、溫、熱三杯不同溫度的水,學生將左右兩手的手指同時伸進裝有冷和熱的水杯中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2.再將手指同時伸進中間的溫水杯中,兩手指的感覺分別是:原來放進冷水杯的手指覺得較熱,原來放進熱水杯的手指覺得較冷。這種對同一溫度的物體產生不同感受說明了人的感覺往往是不準確和不可靠的,還需要用溫度計這種科學工具來進行測定。
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到處都有,只要用心去觀察,就會發現許多的物理知識和物理原理,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的時候發現了排水法能測量不規則物體王冠的體積,才鑒別出王冠的真假。學習了物理知識,并把物理知識充分的運用在生活中,才能感受到物理的美,感受到物理魅力所在。這樣的物理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我將物理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從鮮活的生活出發,從現象入手,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而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現象背后的物理知識,結果發現學生不但學有所獲,而且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體驗到了物理在生活中的魅力。
物理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物理。只要時時留意,處處思考,善于總結,就會不斷發現有利于物理教學的事物和現象,從而豐富我們的學習生活,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牛頓就是看到熟透的蘋果落地,勤與思考,重在理解,養成了愛問為什么的習慣。用疑問的眼光看待各種現象,探究我們不知道的自然現象和規律,才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成為物理的力學之父,做出偉大的成就。再比如:“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小船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這首耳熟能詳的歌中含有許多物理知識:
1.應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這個原理的是:船槳向后劃水,船向前運動。
2.應用物體具有慣性的原理是:停止劃水,運動的船會再向前運動一段距離。
3.應用物體具有能量的是:小船兒推開波浪。
4.應用二力平衡原理的是:小船靜止在水面上時,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一對平衡力。
5.由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平面鏡成的虛像是:倒映的白塔。
6。應用熱現象中蒸發知識的是:吹來的風使學生感到涼爽,原因是空氣的流動加快了人體汗液的蒸發,蒸發吸熱。所以,身體感到很涼爽。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思維活躍、情感豐富、求知欲強的特點,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課程標準的要求,轉變為學生的求知欲,不斷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總之,物理學科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在生活中給人們提供了無限的方便,物理知識的應用,讓我們生活得更加便捷、快樂、幸福。在物理教學中,我與學生越來越體會到物理在生活中的無限魅力。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太原市三十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