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奧神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先后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全國化纖行業優秀品牌貢獻獎”等獎項。從生產傳統滌綸等纖維的傳統紡織類企業轉型成為生產高性能纖維的現代企業集團,短時間獲得騰飛離不開“科技奧神”的發展理念。
江蘇奧神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2000年9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市屬國有企業,主要從事碳纖維、聚酰亞胺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氨綸纖維等高性能纖維的投資和研發。目前集團擁有4家控股企業,4家參股企業。2012年,集團被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國家紡織化纖產品開發中心認定為全國唯一一家“國家高性能纖維材料產業研發制造示范基地”。
從2004年開始,集團以市場為導向,以發展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產業為重點,準確把握產業發展方向,選擇投資了一批市場潛力大、技術工藝新、資源節約環保、綜合優勢明顯的高新技術類項目。10年來,在連云港市先后投資興建了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奧神新材料公司等一批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企業。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以及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企業迅速發展。


2013年,奧神集團全資企業奧神新材料公司高性能耐熱型聚酰亞胺纖維被列入“2013年度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其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干法紡絲工藝屬世界首創;該公司“高溫過濾及特種防護領域用聚酰亞胺高性能纖維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2013年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立項扶持,“干法紡聚酰亞胺纖維工程化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研發”項目通過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國家級科技成果鑒定。集團參股企業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T700級碳纖維被列為“2013年國家重點戰略性創新產品計劃”,該公司承擔的“干噴濕紡高性能碳纖維工程化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發”項目通過國家級鑒定。
目前集團已建成3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11項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5%以上,研發人員占比18.6%,新產品產值率61.5%。近幾年共承擔40多項國家、省、市級科技和產業項目,與東華大學、江南大學等院校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目前集團在研的產學研合作項目有8個,其中:國家863計劃項目1個,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個,江蘇省國際合作項目2個,推動了集團與高校、科研院所全面科技合作邁上新臺階。
集團堅持“以人為本、人盡其才”的人才理念,以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技術創新。集團榮獲“2014年全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近年來,集團引進和培養的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的高層次人才64人、大學本科118人、省“333”人才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9人、市“三百”引才對象2人,為集團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奧神集團在連云港地區形成了纖維新材料產業投資平臺、公共產業技術平臺和檢測平臺的產業一體化大格局。
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老紡織企業,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承擔市屬六大工業系統的改革改制工作的同時,奧神集團把發展的目光瞄準高性能纖維。集團堅持以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能,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杠桿作用,先后引進外資以及央企資本、民營資本等力量,發展了高端通用氨綸、丙綸、碳纖維、玻璃纖維織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聚酰亞胺纖維等一大批高性能纖維,豐富了連云港地區的新材料產業產品結構。
如今,奧神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杜鐘氨綸有限公司、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天常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奧神集團參控股企業迅速發展,推動了連云港地區整個產業鏈條的發展和完善。2011年,集團全資成立奧神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生產耐熱型高性能聚酰亞胺纖維。2014年,首期工程順利投產,標志著奧神新材料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采用干法紡絲技術規模化生產聚酰亞胺纖維的高新技術化纖企業,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家掌握聚酰亞胺纖維技術的廠家。
奧神集團專注于纖維新材料產業的投資發展,聯合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共同制定全市高新纖維材料產業(園區)發展規劃,以碳纖維、聚酰亞胺纖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為龍頭布局發展產業鏈項目,以優勢科技項目為載體吸引投資,搭建創業平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團先后建成1家省級科技創業園、3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認定的科技孵化器,實現人才、項目、技術、資金的全面對接,各類平臺成為高層次人才成長的“加速器”、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孵化器”。
在立足當下不斷優化工藝提升纖維品質的同時,奧神集團提前布局未來,建設連云港纖維新材料研究院作為連云港市公共產業技術平臺。組織實施纖維生產工藝技術優化研發以及后道應用研發。同時,集團根據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外部技術市場的情況,確定研究領域和方向,培育新材料研究院自身的研發能力,開拓外部技術研發市場。最終實現社會效益,支撐地區產業發展。
此外,集團聯合位于連云港地區的江蘇省高性能纖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作為檢測平臺,在連云港市形成纖維新材料產業投資、產業、研發、檢測于一體的大格局。




隨著發展理念的進一步成熟,奧神集團以加強管控為目標,充分發揮集團本部的“指揮部”功能,提出“科技研發平臺”、“融資和資金調度平臺”、“管理和服務平臺”和“監督和保障平臺”四大平臺建設理論,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貫徹實施。
建設科技研發平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依靠科技進步才能促使企業更好、更快發展。針對奧神集團實際,在把新材料產業作為主業的同時,實施三個加強推動科技創新。首先是加強研發平臺建設,構筑技術創新主體。以東華大學與連云港市政府共建的連云港纖維新材料研究院為載體,構筑技術創新主體,加大投入和支持,不斷支持企業發展。其次是借腦引智,實現產學研聯合。加快實施柔性人才引進等機制,吸引國內頂尖人才助力集團新材料產業發展。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產品研發,讓科技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三是開拓后道市場,優化產品結構。瞄準產品附加值高、檔次高,能填補市場空白的后道產品進行開發,搶占市場制高點。
建設融資和資金調度平臺。集團積極建立統一的ERP管理系統,加強對集團及控股企業的財務資金集中管理,集約使用調度,促使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不斷統籌融資資源,將流動性管理、投融資管理、預算管理、風險管理統一納入到集團資金管理戰略中,增強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提升資金管理能力,降低資金運行風險。在有重大發展前景與戰略意義的新項目上,尋求有核心技術、市場、資源和強大資本實力的戰略合作伙伴,在保持集團控股的前提下,實行股權多元化,共同發展。積極推動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優化配置,對長期虧損的非控股企業實施股權退出,將存量資源集中用于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關鍵項目。
建設管理和服務平臺。按照現代化企業的管理和要求,奧神集團不斷完善集團總部的功能建設。一是實施戰略管理和控制。集團制定了《奧神集團深化改革實施方案》,以產權多元化、治理規范化、機制市場化和資產證券化為目標,積極推進重點企業新三板上市、股權激勵制度等工作。二是實施制度管理和控制。在內控管理等方面,制定統一的基本規章制度,通過制度明確管理權限,規范管理程序,行使管理職能,并不斷進行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創新,提高集團的管理素質、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三是加強集團的服務職能。集團各職能部門對各控股企業的發展規劃、投資、人事、財務、安全生產、黨群工作等,實行統一指導和監管。
建設監督和保障平臺。完善“四位一體”大監督體系,通過整合重大事項督查辦、監事會、紀檢監察部門、內部審計部四部門力量,發揮整體效能,提高監督效率,減輕基層企業負擔。一是重大事項督查體系。對全年重點工作進行分解立項,將任務分解到各責任單位,工作計劃細化到季度,工作任務責任到人,不斷推動集團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的全面落實。二是監事會監管體系。成立生產制造企業監事會和投資貿易企業兩個外派監事會,以企業財務監督為核心,針對企業專項檢查事項進行重點檢查。三是審計監督體系。不斷完善外部審計、內部審計及財務監督體系。外部邀請市國資委指定的中介機構對集團及控股企業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審計,內部由集團審計部門對控股企業的年度財務目標完成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四是紀檢監督體系。凡屬“三重一大”事項,必須提交領導班子討論研究其可行性。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堵塞風險漏洞。
未來,奧神集團將繼續加大三大高性能纖維產業鏈投資,加強應用研發,有效匯聚資源,依靠科技進步和深化管理降低成本,拓展市場,帶動全市高新纖維材料產業快速發展,加快實現奧神集團“用新材料、創新生活”的美好愿景,為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