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拉格這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保存了中古世紀的絕代風華,埋藏了數千年的秘密。為延續高聳入云的塔巔,習得古老技藝的工匠們世世代代的傳承,以手雕之溫潤見證歷史之不朽;為保存日漸潮濕的古墓木乃伊,研究者以現代科技,探尋失傳的工法;為挖掘古代的傳說,探索家深入地底,揭開古老的碑文與暗無天日的地窖之門。
全球最大城堡區"堅持手工修造教堂舊貌
布拉格城堡不只是城市之心,也是捷克之心。它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座城堡區。布拉格城堡每年吸引了超過百萬名游客到此一游,這使得古跡的保存與修復更加困難。
圣維特教堂是城堡的中心。耗時600年、超過20代工匠接力興建的圣維特教堂,以飛拱銜接巨大的石柱,多少個世紀以來始終屹立不搖,更支持著延續百多米的塔尖直入天際。然而,幾世紀以來,大自然力量仍不斷地侵蝕教堂的建筑結構。
Panek家族以傳承的石匠工藝,一代代接續著這座中古世紀建筑修復的重責大任。僅管耗時,但超過130年來,他們仍堅持以手工雕刻,以求成品如同幾世紀前的原貌。
當石雕成品以安全裝置吊上幾十米的高空,那才是石匠們最忐忑的時刻。既擔心吊送工程中有任何的損傷,更害怕石雕與原建筑不合,那就功虧一簣,得打回制圖版上重新來過。
恢復教堂大鐘天文鐘運作"靠市民專家協力合作
布拉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幸運逃過了戰火的摧殘,使它成為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中古世紀城市之一。然而,幾千座教堂的大鐘仍受害于二戰,它們遭沒收熔化,供作納粹戰時制作機械的原料。30年前,教堂鐘聲遭禁,敲鐘等于是公然反抗政府管理教堂政策的犯罪行為。
當今布拉格只剩下少數碩果僅存的大鐘,當地人組成團體決心保留傳統,讓沉穩宏亮的鐘聲,再次回蕩于這座古老城市。有3座16世紀的大鐘座落于圣維特教堂,其中一座最大的鐘為ZIKMUND。想聆聽ZIKMUND的清音可不簡單,得由5人一組,其中4人圍繞鐘身賣力拉動繩索,而另一人得戴著護耳于鐘罩之中小心翼翼負責鐘錘的推擊。
舊城區的天文鐘則是另一個游客聚集朝圣之所在。它完成于1410年,是世界上最老又最精致的天文鐘之一。天文鐘分有上下兩個,上方的標示出當下日月星辰的位置,下方的則指出月分。但最受游客歡迎的,則是在兩個圓型大鐘之上的左右兩窗。每到了整點,木雕的12門徒將隨著滑輪運轉。
有個關于天文鐘的傳說是這樣流傳的:當地的市議員為了防止天文鐘的建造者在其他地方創造出更完美的鐘,于是索性弄瞎了建造者的雙眼。時至今日, Patr Skala成為大鐘的守護者。這一門學校沒教、老工匠紛然凋零而失傳的學問,讓他耗費了數十年的歲月研究大鐘的運轉原理,以確保它在未來的每一天完美運行,如同它已走過的6個世紀。
保存修道士木乃伊"尋找打通古通風口
布拉格的地下世界埋藏了更多的秘密。地球物理學家Jaroslav Barta與他的團隊試圖挽救地窖中200具近期開始面臨風化危機的木乃伊。一般認為這些修道士在死后因地下室環境因素而自然形成了木乃伊,就這樣過了幾個世紀。然而,在近期卻情況丕變,他們開始脆裂。
研究團隊認為是地下室潮濕而無法通風的緣故。Barta發現,中古世紀的修道士為地下室開鑿了通風口,然而在近一個世紀為了提高冬天教堂里的溫度,這些被認為帶來寒風的地下室通風口一個個被封閉,再加上上世紀90年代加裝的現代空調裝置更是改變了中古世紀的自然法則。
Barta認為,要保存木乃伊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回過去運作了幾世紀而安然無恙的古法,他決定找出那些已被密封的通風口之所在。然而,Barta研判,通風口可能通過神圣的祭壇,這使得團隊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于是他們首度啟用高科技雷達裝置加以偵測,以避免任何的損壞。(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