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廣播電影電視局微波總站,吉林 延邊 133000;2.吉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六五二臺,吉林 長春130021)
淺談吉林微波數字化改造三期工程的設計與實施
崔云植1肖立慧2
(1.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廣播電影電視局微波總站,吉林 延邊 133000;2.吉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六五二臺,吉林 長春130021)
本文著重闡述了吉林微波數字化改造三期工程的立項背景,方案設計,組網方式,設備選型及主要特點和項目產生的重大意義。
微波;數字化改造;MSTP;特點;意義
吉林省微波數字化改造三期工程屬于通信工程,新技術擴展應用領域。該項目是在吉林廣電微波數字化改造一二期工程基礎上的延續,目的是增設市、縣廣電局及當地網絡公司至一期微波站點的數字微波傳輸電路,構建完整的省內微波傳輸體系,實現省內各局、站、網絡公司間的內部辦公、應急電話、指揮調度、廣播電視信號備份及地方新聞回傳等業務的安全傳送。從而能以較為方便的方式實現新聞回傳、安全調度、監控監測、語音通信等通信平臺的搭建,尤其是能為市、縣級網絡公司提供安全優質的省內節目備份信號源,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隨著吉林省微波數字化改造的步步深入,一、二期改造工程的優越性均得到業界和學界的廣泛認可,應用中無論是安全傳輸還是運行維護均發生了質的變化,吉林微波的建設更是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也為借助主體工程進一步延伸微波傳輸電路,延伸到省內各個角落,完整覆蓋全省9個市(州)53個縣市區,實現微波信號的省內無縫隙覆蓋奠定了基礎。
1 組建原則
本期工程貫徹“因地制宜”的改造方針,在合理利用一期工程中已建設備和技術資源的基礎上新增設43個PasoLink系列小型微波站即43跳PasoLink系列微波電路,雙向傳送基于IP方式的語音、指揮調度、廣播電視信號及綜合辦公等業務。除東遼到遼源的微波通道采用2+0方式外,其他42跳傳輸容量擬定為1個STM-1通道,微波波道采用1+0方式。
2 組網及通信方式
本期工程仍采用MSTP設備作為新增微波電路的復接設備,采用MSTP技術建立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平臺的省內支線網。在新增設的43個微波站均配置以太網板卡,上下傳送基于IP的語音、指揮調度和廣播電視節目等業務。同時,各站再配置E1板卡,傳送首站至各站的2M透傳業務,MSTP設備交叉連接矩陣的容量設計為64×64(VC-4)、48×48(VC-3)和1008×1008(VC-12)級。本期工程中支線電路(東遼—遼源)一跳為2個業務通道,微波傳輸容量為2×STM-1,其他均為1個業務信道,微波傳輸容量為1×STM-1,每個業務通道由63×2Mb/s信道組成。其中5×2Mb/s(雙向)組成一個VC-12-5C級聯組,上下傳送應急電話調度指揮業務;下傳21×2Mb/s(單向)組成1個VC-12-21C級聯組,下行傳送省網絡公司打包的省內基本流;預留15×2Mb/s(雙向)組成1個VC-12-15C級聯組上行傳送縣(市)的地方應急新聞節目回傳;2×2Mb/s(雙向)組成1個VC-12-2C級聯組上下傳送監控監測等業務;10×2Mb/s(雙向)組成一個VC-12-10C級聯組,上下傳送安全調度備份業務。總計占用53×2Mb/s。
3 路由及頻率規劃
本期工程建成后,新增微波電路250.3公里,最長站距37.3公里最短站距1.5公里,其中傳輸距離大于等于10公里的8個站點,大于等于3公里,小于10公里的站點有21個,小于3公里站點14個。站點頻率和極化安排在符合國家無委要求的前提下,除伊通微波站---伊通廣電局、遼源微波站---遼源網絡公司,琿春---琿春局、鎮賚---鎮賚網絡公司、白城---洮南瓦房轉播臺用6(L)GHZ頻段外,其余均選用8GHZ頻段,極化方式均按單極化配置,在原有站型的基礎上類推新增站點高低站的交錯配置。
4 設備選型
本期工程是2009年和2010年兩期微波改造工程的延續,為了保證施工的連貫性,設備的統一性和電路維護的簡便性,微波設備選型為NEC公司STM-1光接口的PasoLink系列小微波,且所有接口均應符合ITU-T建議G.957標準,波道配置為2+0和1+0方式;天線選用NEC公司配套的8G直徑0.6米,8G直徑1.2米和6G直徑0.9米三種類型天線,饋線為NEC公司配套的中頻電纜;復接設備建議選用華為公司8光口16網口的OSN1500型MSTP多業務傳送平臺設備;供電系統建議選型為中興公司的嵌入式電源作為主用的-48V整流電源,備用電源為理士-48V電池組(單節電壓為-12V);安裝柜在NEC公司配套設備中提供。
該項目的技術水平,實用效能,產生的經濟效益等均處于國內當代技術前沿,與傳統的傳輸方式、帶寬管理、復接模式相比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MSTP(多業務傳輸平臺)的潛在功能在微波鏈路的常規維護、網管統一管理等方面的成功應用,實屬一大創新,既打破了傳統的觀念和模式,又為今后的廣電系統微波工程建設開辟了一條科學化的道路。
該項目自2011年建設完工投入使用后,效果明顯,設備運行良好。微波信號實現了省內各地完整覆蓋,通道配置合理,業務劃分清晰,信號傳送安全穩定,部分局站信號已為主用。吉林省微波數字化改造三期工程的完成,實現了省微波傳輸網絡的大面積覆蓋,只要帶寬要求在微波傳輸網的承受范圍之內, 吉林微波傳輸網絡將覆蓋全省9個市(州)53個縣市區,預計能達到微波傳輸覆蓋全省無死角的程度。MSTP(多業務傳輸平臺)在本次微波改造工程中的引入,使得微波傳輸網的通道配置極其靈活方便,通道容量可以很合理的規劃和使用,同時也使得微波為縣、市新聞回傳、安調、監測等平臺的搭建變得簡便易行。
[1] 吉林省廣播電視微波數字化改造紀實[J].
TP3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