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泰來縣泰來鎮政府, 黑龍江 泰來162400)
玉米雜交種產量比較及主要農藝性狀的相關分析
王 蕾
(黑龍江省泰來縣泰來鎮政府, 黑龍江 泰來162400)
雜交目的是利用科學的方法淘汰劣質品種,留下優良新品種,提高作物產量。雜交方法不同對作物生長的農藝性狀影響不同,對作物的產量影響也不同。
雜交種;玉米產量;性狀;分析
為了精確的得出結論,實驗中選取兩個對照和九個雜交種來進行比對和分析,隨機區組方式為前提,分析比較不同雜交種的產量和農藝性狀,找到較好的雜交組合,淘汰劣質的組合。為了找出哪個因素對產量的影響最大,要分析玉米千粒重量、出籽概率和果穗的大小等因素。
1.1 選擇實驗所用材料
實驗選用八個雜交組合及東農9702和兩個對照:366*368,393*394,397*398,399*403,400* 403,401*403,402*403,404*408,吉單180,本育9。
1.2 實驗設計和選擇地點
農場實驗田,便于實驗各項工作的開展,前期的準備工作是保證實驗順利進行的前提。隨機區組的設計適合本實驗,實驗中要三次重復進行,分為雙行區,行的長度為7米,行間距為70厘米,每個小的區域面積為9.8平方米,計算產量以兩行區來計,過程中要對植株的高度和穗位置及莖的粗壯程度來測量記錄,每個小區選取5株,收貨以后測量其各方面指數,如穗長度,穗粗和行數,通過千粒重來計算玉米的出籽率
1.3 實驗所采用的方法
可采用方差分析法和LSD分析法,通過已經記錄的數據,對玉米的產量的影響因素做出相對精確計算和計量。
2.1 分析產量結果
重復的差異值是1.517,差異不顯著說明試驗數據可靠。品種間的差異值是6.524,達極顯著水平,說明參選雜交種間的差異達極顯著水平。通過多重比較可以看出吉單180 ,404*408,402*403及本育9之間的差異不顯著,與其他雜交種的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產量最高的吉單180,而在供試的雜交種組合中404*408的產量最高比本育9高6.0%,比9702增產12.0%。產量超過本育9 的雜交組合是404*408和402*403,而超過東農9702的是404*408,402*403,401*403,400*403,增產幅度在4.2%-12.0%之間。綜合農藝性狀較好,其余的均低于東農9702。
不同農藝性狀與產量的對比分析:
千粒重對產量的影響關系:在眾多因素中千粒重與產量的關系最大,相關系數達到顯著水平,其他的農藝性狀都穩定的情況下,去分析千粒重的影響是比較可靠的方法,統計可看出,每次增加一個千粒重單位,產量也就會隨之有明顯提高,說明千粒重對產量影響巨大,提高產量可以從提高千粒重入手。但是千粒重也有一個小的缺點,千粒重會使得穗粗,穗粗會帶來出籽率下降的問題,但是對別的農藝性狀影響是正面的,都相對提高,做實驗不能得到最完美的結果,但可以從中找出相對來說對玉米產量最有利的因素,由此可知利用千粒重這個因素來選育品種對產量是非常有利的。
出籽率對產量的影響:出籽率越高產量也會越高,在其他相關性狀相互平衡的基礎上,出籽率對玉米產量的提高是非常有優勢,但是其本身來講還是采用直接選擇效果會更好。
玉米穗粗對產量的作用:穗粗和穗長呈負數關系,和穗位置高也是負數相關,說明穗粗影響了穗長和穗高,對產量的影響不是滿意的效果,不是單獨可以確定的優劣因素,因此要協調好穗粗和穗長穗高的關系,顧此失彼不可行,各個因素相互制約,權衡之下選擇對產量最有利的。
穗長對產量的影響:穗長與產量正比關系,穗越長產量越高,對產量的影響較大,保證其他農藝性狀不變的前提下,穗長越長,玉米的產量越增加。穗長和其他因素之間也有相互影響,例如穗粗、穗行和出籽多少會隨著穗長有下降趨勢,但不明顯,說明穗長對產量是有利的影響因素,可以通過增加穗長來提高產量,但是要適度的增加該因素,顧全其他因素的影響,才能達到增產的最終目的。
玉米生育期對產量的影響:生育期越長,產量反而會下降,生育期和產量之間是負數關系,但沒有達到一個顯著水平,小范圍內波動還是可以接受的,同樣要和其他因素放在一起綜合考慮,玉米生長過程中生育期受到的影響因素也很多,就我國來講,幅員遼闊,不論是地形特點還是氣候特征,東西和南北的差異明顯,玉米的生育期也完全不同,同一地區下氣候也會有差異,所以要分為不同情況來分析。生育期對產量的影響作用不明顯,在做出選擇時更多的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和自然災害等因素,選擇適合外界條件的生育期的品種對產量加以保證。
通過記錄的數據計算得出,千粒重值大其產量就高,即千粒重與產量呈正比,千粒重值大代表每個玉米籽粒的重量也高,實際當中也可以看出,一穗玉米比較重,其產量必然也高。實驗結果還表明有諸多因素也影響產量但是作用不大,是微弱的相關。如植株高度對產量影響很小,穗位高對產量影響不大,穗長和穗粗以及出籽率,都與產量呈現正比關系,但是影響甚微。
各個農藝性態之間也有影響,有三個因素時間呈現出顯著的正比關系,分別是穗位高、莖粗和千粒重。呈反比關系的是穗位高、穗粗和千粒重。
2.2 分析主要的農藝性狀遺傳因素
一般做實驗分析,要得到一種變量因素對植物的生長影響必須保證其他變量是固定的,只有在其他條件都相同情況下才會得出一種因素作用的精準判斷,逐個不同因素進行變量分析更容易得到最后的結論。要得到玉米農藝性狀的遺傳因素,就要保證遺傳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相同,包括方向和形式上的,利用數學計算可以得出農藝性狀的相關數據,用來證明各個性狀之間的聯系程度。
這些品種中,除了吉單180外,所選育的雜交組合中404*408的產量高,而且各個農藝性狀也較好,不對照2高產,且比東農 9702高產達12.0%。但這些僅僅是一些雜交組合,其穩定性還沒有得到證實。
在對其農藝性狀的相關性分析的過程中,表明:要提高單產應該抓住幾個主要農藝性狀如千粒重,穗行數等等,在提高一個性狀的同時應該注意對其他的副作用。
[1] 張樹正,冉德才,李云柱,史勇.玉米品比試驗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分析[J]. 種子科技. 2011(01).
S5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