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閔行區莘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位于閔行區區政府所在地,始建于1956年。中心總部設于水清路1099號,建筑面積12 551.86 m2,轄區面積19.53 km2,常住人口277 934人。中心員工302人,其中衛技人員245人,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102人,本科及以上學歷154人。下設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7個服務團隊,為居民提供“六位一體”的綜合健康保健服務。日均門診量約2 000人次,核定床位40張,實際開放112張,床位使用率125%,在建家庭病床354張。
醫院管理:以人為本鑄輝煌
戮力同心謀發展
中心的發展源于卓越的管理。中心擁有一支精銳的管理團隊,他們在醫院管理上得心應手,業務素質上超卓不凡,為人處事上德才兼備,是產生持久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領導班子在工作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勇于創新思路,敢于承擔責任,有功不獨攬,有過不推諉。在重大問題決策前,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在干群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人才興則中心興,人才強則中心強
“人才培養”是社區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心除了鼓勵和激勵醫護人員參加國家和本市組織的各類專業技術培訓外,還建立專項培訓基金,每年都按計劃選送人員去國內外培訓。目前,已有15人分別赴英國、美國、荷蘭、丹麥、新加坡、中國臺灣等地學習。
把做好服務作為社區衛生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本著“社區為重、患者為尊、質量為上、服務為優”的宗旨。中心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環境,提高服務質量。新建的總部大樓里,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充分體現了人性化服務和現代化氣息。前臺導診、自助式掛號和收費終端、便民服務、中心呼叫、電子叫號和排隊等服務系統處處彰顯著中心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
近年來,醫務人員走居委、下社區、進家庭,被社區居民親切地稱為“健康守護者”。中心的貼心服務,不僅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普遍贊譽,也獲得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上海市高血壓防治研究基地”、“市衛協影像專委會工作基地”、“交通大學公共衛生教學基地”、“上海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各項榮譽紛至沓來。在榮譽面前,莘衛人知道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群眾夸獎。他們將一如既往的把患者滿意作為中心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把贊美和認可當成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動力和責任,不懈奮斗。
上善若水,大愛無疆,“愛心基金”暖人心
為救助困難職工,中心設立了“愛心互助基金”,專款專用于本院職工的愛心救助。今天,“基金”已成為職工們愛心的儲備金,職工之間愛心的接力棒,為需要幫助的同事解燃眉之急,目前愛心基金已籌集145 295元,用于資助困難職工51 585元。
醫療業務:持續創新結碩果
開動信息化快車
近年來,閔行區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社區衛生管理進行流程再造、資源整合,創新機制,打造出以電子健康檔案(eHR)為核心的“現代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閔行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計生委)配備的“金鑰匙”開動了信息化建設的“快車”。一張小小的“黃卡”是這個健康信息系統的靈魂,它是實施居民健康信息輸入、查閱和社區醫生健康管理的基礎。居民在接受門診就診、健康檢查、健康教育等服務時實時更新健康檔案。社區醫生可以在中心門診、服務站、居委等運用系統,并能上門進行健康指導、健康教育、慢性病隨訪。居民也可以不進中心就能刷“黃卡”接受和維護個人健康信息。
利用信息化整合資源服務社區
在區計生委縱向整合區域醫療資源的契機下,中心借助Muse、PACS診斷中心、綜合會診中心平臺、雙向轉診網絡平臺,發揮區中心醫院的技術資源優勢,在本中心的社區預約平臺進行專家預約、大型輔助檢查預約和收費,縮短了在中心醫院排隊等候的時間,緩解了社區居民就醫難的矛盾。
探索全科醫生家庭責任制服務模式
自2011年始,中心根據區衛計委統一部署,積極探索家庭醫生責任制工作模式。在探索過程中,為每名全科醫生引入1~2名醫生助理,主要從事接受預約、日程安排、統計報表以及簡單的衛生服務(慢病隨訪等)工作,從而讓家庭醫生從繁瑣的日常事務中脫離出來。目前已完成家庭簽約181 611人。
做實各項政府實事
自檢小屋
作為區政府實事工程,2008年,中心建成居民自助健康小屋。免費為轄區居民提供脂肪測定、血糖測定、血壓等8個項目的自助健康檢查,結果自動導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實現數據實時維護和更新。截止2013年自助健康小屋服務人次144 174項次。
舒緩療護
2012年7月份始,中心作為“舒緩療護”這一實事工程的試點單位之一,積極落實該項工作。截止目前,中心共評估227人,病房收治患者131人,住院患者平均住院29.6 d ,人均床日費用113.4元,住院床日藥費42.74元。
高齡老人居家護理
2013年8月1日起上海市《高齡老人醫療護理保障計劃》試點工作在本市楊浦、閔行、浦東新區的6個街鎮正式拉開帷幕。作為上海市試點單位之一,中心在閔行區政府、區衛計委、區人保局及莘莊鎮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下,積極落實推進此項工作。截止至2014年3月底,中心確認評估信息164人,已評估成功144人,其中,中、重度患者57人,20人正在評估中。
技術創造優勢,創新成就未來
通過“高血壓防治”、“糖尿病防治”、“腫瘤防治”等系統模塊的應用,將社區居民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做實”了。社區醫生通過門診、居委訪視、上門隨訪等形式,對疾病危險因素實施有效干預,增加了居民的健康保健知識,推遲了疾病的發生,提高了整體人群的健康水平。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管理由原先的被動上報轉變為主動發現。
關愛源于細節,細節決定成敗
中心為方便社區居民,優化就醫流程,開展網上預約、網上付費,居民可按預約時間前來就診,減少排隊等候時間;在預防接種和兒童保健服務中增添了短信提醒功能,開通了接種前告知,過時后催訪,停診前通知等溫馨提示服務,于細節處彰顯出中心對社區居民的人性化關愛。
開拓進取,追求卓越,探索科、教、研結合的社區衛生服務
2011年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和中心商定建立“高血壓防治研究基地”。基地成立后,中心的科研水平有了長足發展,2013年發表SCI論文2篇,參與及立項多項科研課題,并積極推廣高血壓社區防治的適宜技術,其中建立診室血壓測量及傳輸技術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中心還推廣家庭血壓測量,探索建立高血壓患者血壓遠程監控及管理平臺,在此基礎上,今年又推進了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社區監測管理項目,該項目對探索高血壓患者的管理意義重大。
主任風采
這是一個不墨守成規,敢于改革,善于創新的人;一個對工作充滿激情的人;一個不畏艱難、不知疲倦的人;一個為了醫療衛生事業舍得一切、竭盡全力為之奮斗的時代強者;一個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為衛生事業忙碌奔波的人;一個在三十幾年的社區衛生工作中始終保持著銳意進取意識和真抓實干魄力的人;一個用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奉獻、超越的精神在社區衛生改革進程中取得了佳績的人,他就是莘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孫君雷。他身兼多職:閔行區莘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莘莊鎮敬老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社區健康管理基地理事、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理事、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影像專委會主任、上海市高血壓防治研究基地主任、四屆鎮人大代表,一屆鎮黨代表和一屆區黨代表。他多次受到表彰,曾被授予2004年度閔行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8年度“閔行區衛生系統優秀個人”稱號、2010年閔行區“記大功”獎勵、2011年閔行區“記功”獎勵。
他這樣說著他的經歷:這么多年走下來,如果你問我,支持我的是什么,我最大的財富是什么?我想告訴你:是百姓的重托,是領導的信任和我可愛的團隊。
春風化雨、濃情厚愛。如今,在莘莊27萬百姓的心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了他們心中的驛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莘衛人與這塊土地上的廣大人民在一起,穿上一身白衣,如同捧起一部法典,以一顆顆赤誠之心吐哺百姓、回報社會,歲月洗盡歷史鉛華,一路走來他們與愛同行!
(收稿日期: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