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喀什,許多人都稱其特區,是“一片熱土”。近幾年喀什的街道上行駛著越來越多的內地車輛,就是一個交流、發展的證明。喀什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與人們的辛勞與汗水,也離不開山東省、廣東省、上海市、深圳市對其的援助。
從1997年開始,山東省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立了對口支援關系,援助喀什地區的疏勒縣、英吉沙縣和岳普湖縣。2010年,中央決定實施新一輪對口援疆,山東在原有3縣的基礎上增加了麥蓋提縣。17年的時間里,山東先后派出了8批援疆干部人才,從各個行業對喀什進行援助,為新疆的發展和新疆人民的福祉添磚加瓦。旅游業作為一項戰略性支柱產業是對口援助事業的重要一環,山東旅游人對喀什旅游事業的發展盡心盡力、貢獻著自己的辛勞和智慧。
為進一步推廣喀什旅游資源,加強魯喀兩地旅游行業的交流與合作,2014年7月14日,山東省組織省內重點旅行社、酒店代表,以及濟寧、日照、東營、泰安四市旅游部門相關負責人等,組成了約60余人的旅游考察團,奔赴山東省對口支援的喀什市,對當地旅游資源、民俗風情、酒店業進行了為期6天的考察,分別從線路搭建、行業合作、人才引進及培養等環節進行交流溝通,提前掀起今年新一輪旅游援疆工作高潮。
在7月21日舉行的魯喀旅游合作交流座談會上,山東省旅游局局長于沖表示,山東人民與喀什人民情感深厚,兩地文化、景色相通而又迥異,兩地旅游發展大有文章可做,山東旅游行業將在人才培訓、資源整合、行業合作等等多個方面繼續加強對喀什的援助。
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齊魯文化底蘊深厚,而喀什是維吾爾民族的發源地,民族風情濃郁,這為雙方文化交流交融搭建起了一個廣闊平臺。我省參與援疆的濟寧、泰安、東營、日照四市,各具文化資源稟賦,儒家文化、泰山文化、黃河文化、濱海文化個性鮮明,恰好與疏勒古城、刀郎之鄉、沙漠風光、達瓦孜之鄉的特色文化旅游資源一一對接。文化互動,民族融合,成了山東旅游援疆的又一大亮點。以位于葉爾羌河河畔,三面為塔克拉瑪干沙漠相擁的麥蓋提縣為例,這里因刀郎文化舉世聞名。在由日照援建的刀郎鄉里民俗景區,古樸滄桑、高亢而歌的木卡姆,伴著曼妙多姿的舞蹈在耳邊回蕩,穿透歷史,震撼著每一個游者的心。
近四年來,在山東的幫助和扶持下,麥蓋提縣的旅游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旅游景區從無到有,逐漸壯大,目前已申報完成3個3A級國家旅游景區,游客接待人次及旅游收入逐年快速增長,2013年1-8月麥蓋提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1.9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362.07萬元。這是麥蓋提縣人們的驕傲,也是山東旅游人的驕傲。
文化相融,情感相通,讓我們心心相印,我們相信在山東和喀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喀什的旅游業一定會綻放出更燦爛的花朵,締結出更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