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近幾年,職業技術培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但與此同時,招生人數的急劇擴張以及急功近利的培訓項目使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成為被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以傳統學科教育為主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由于自身存在的問題,如觀念封閉性、要素一維性、方式單調性、評價終結性, 已成為推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瓶頸。如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才質量,已成為關系著職業培訓學校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問題。基于“工學結合”背景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及評價體系,則是保障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為此,職業培訓學校對教學質量監控的重點必須進行重新審視和調整,對其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重新構建,從而保障教學質量。
一、傳統職業培訓質量監控體系存在的問題
1.辦學理念缺乏獨立,監控體系定位不明確。目前,大部分職業培訓學校由于缺乏獨立的辦學理念,在教學管理上照搬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管理模式,或者仍然沿用原有的中等教育教學質量監控模式,未能突出職業培訓教育的特色。另外,部分職業培訓學校過于突出教學管理及監控的職能,忽視了其激勵和導向作用,主體定位于只有教學管理人員,形成高高在上和制度化的教學管理及監控模式。由于教學質量監控及評價體系缺乏統一定位,負責教學監控和評價的部門各自為戰,沒有形成整體合理的運行系統。
2.監控體系缺乏權威性,培養環節缺乏連續性。(1)監控體系缺乏來自社會的第三方評價。國外先進的教學質量監控及評價體系通常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評價,以體現其權威性和公正性。而我國現行的職業培訓質量監控及評價體系大多只停留在內部評價上,忽視了社會、用人單位及行業專家的參與,從而造成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脫軌。(2)各教學培養環節之間缺乏有效的連續性。職業培訓教學質量監控及評價體系中信息的采集、處理及反饋應用是一個強調連續性、時效性、系統性的整體,任何環節的缺失都會降低整個系統的作用和功能。現行體系中各功能分屬不同執行部門,執行中往往過分注重自身環節,而忽視了環節之間的銜接與交叉。
3.監控指標不均衡,評價體系不完善。(1)偏重理論教學指標的監控,缺乏對實踐、實訓、實習環節的有效監控。職業培訓注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實踐、實訓、實習環節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對實踐、實訓、實習環節的有效監控是職業培訓學校普遍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無法實現完整的過程監控、質量監控標準不統一、評價體系不完善等方面。(2)偏重課堂教學指標的監控,缺乏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其它因素的有效監控。傳統形式上的監控及管理多停留于課堂授課的層面,而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其它因素則很少涉及,如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專業課程設置依據、授課教材的選定、課程考核方式的論證等方面,從而造成了整體監控的不均衡,導致整個教學過程的脫節。(3)偏重校內環節監控,缺乏對校外環節的有效監控。隨著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項目教學、頂崗實習等校外完成的教學過程如何進行教學質量監控及評價,成為我們需要思考的重點。
二、基于工學結合背景的職業培訓質量監控體系
創建工學結合背景下職業培訓質量監控體系, 應該充分考慮到工學結合的復雜性、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自身的系統性和職業(專業)領域的特殊性,圍繞著培訓項目的職業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點,突破傳統的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的束縛。
1.師生共參與,內外相接軌,逐步完善質量監控體系。校內教學檢查評估體系主要包括定期和不定期教學檢查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干部及教師相互聽課制度、教師評學、學生評教、學校內部進行的各種教學檢查、教學觀摩、教學評優等。校外系統主要包括畢業生跟蹤調查信息、與用人單位間的雙向交流和信息反饋、人才市場需求信息和社會調研等。學校應組織專人進行有針對性的校外調查,并形成制度化。通過建立多元化的評價主體,發揮評價導向作用,如建立包括政府、學校、學生、企業在內的多元化的教學質量檢查與評價體系, 多渠道科學地收集信息,形成對高職高專教學質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的檢查與評價。
2.確定教學培訓質量目標,保證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效性。職業學校的任何培訓項目,都必須明確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理念,創造優良的環境和氛圍,提供組織、機構保障,確定質量目標,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規范的獎勵和懲罰制度。要保證教學質量實施組織保障體系運作的有效性:(1)要保持教學督導機構的獨立性,教學督導機構應獨立于教學管理部門之外, 以保證其獨立地監督教學管理活動。(2)合理安排教學督導人員構成。在“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下,應聘請企業、用人單位代表擔任教學督導,人數不低于1/3 的比例。(3)落實二級督導體系。二級督導機構由校長直接委任,二級督導小組的成員,主要由教學能力較強的專任教師及兼職教師擔任。
3.確保信息反饋系統通暢,全程監督評價信息質量。確保信息反饋系統通暢,將結果反饋給被評者和相關管理者,要注意可靠性以及信息的通暢。信息反饋是教學質量監控形成閉環的重要保證,信息的采集應注重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信息反饋系統同樣應該保障校內、校外兩個系統。信息反饋必須沿著質量監控體系的環節、程序反向傳遞質量信息,形成閉環。同時應有專人對反饋的結果進行跟蹤,全程監督評價信息質量,保證問題的解決落實。
4.全面分析評價反饋信息,科學公正處理質量問題。建立運作有效的信息處理與分析系統。許多職業培訓學校對信息的收集可能很全面,但往往缺乏對收集后信息的處理,然而信息的處理在整個監控過程中其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如果信息處理不好,可能問題會依舊存在。信息的處理應注重全面性、科學性、公正性、合理性,對于一些重點關注問題要選取合適的樣本進行深入分析, 特別是信息處理后的反饋要突出重點,要有的放矢。
基于“工學結合”背景的職業學校培訓質量監控及評價體系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開放性體系,我們要注重從科學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的角度出發,遵循職業教育的辦學規律,突出實踐教學特色 ,不斷總結經驗,完善現有體系。構建以內部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為主、內外結合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才能保證職業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
(作者單位:臨沂供電公司培訓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