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鐵軍
摘 要:不論什么類型車輛,在行駛中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各部機件必然會逐漸產生不同程度的自然松動、磨損和機械損傷,必須按期執行車輛維護。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作為承擔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的實體,在加強營運車輛檢測質量管理工作應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運輸條例》、《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堅持“預防為主、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原則,開展車輛強制維護、定期檢測工作,保證車輛技術狀況良好,不斷提高車輛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和動力性,確保運行安全,保護環境,降低運行消耗,提高運輸質量。
關鍵詞:車輛維修;檢驗;問題;整改措施
1 車輛維修檢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是維修行業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有效地對維修企業、檢測企業、運輸企業實施適時的動態管理、監督。
二是運輸企業、經營者對車輛技術管理特別是車輛維護、檢測的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忽視車輛技術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建立、完善車輛技術管理制度、車輛技術檔案,在思想上把維護和檢測變成負擔,往往等車輛出現問題以后才去維修,以修理來代替維護,車輛技術管理工作難以有效落實,降低了管理部門的威信,加重了行業管理部門動態監管的壓力。
三是維修企業基礎管理工作薄弱,員工整體服務意識較差,維修標準執行不嚴,致使車輛維護過程中存在著缺項、漏項等現象,達不到作業規范的要求,甚至為迎合車主省錢省事的心理,減少維護項目或不維護而非法買賣合格證。
2 加強運輸車輛維護檢驗的幾點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時代的維修理念有原來的“七分修理三分保養”轉變為“七分保養三分修理”。可見貫徹以“預防為主、強制維護”的原則是車輛維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2.1 加大宣傳思想教育力度,提高安全行車的認識
通過宣傳單、開辦教育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強化宣傳輿論導向,使廣大運輸業戶、維護企業、運政管理人員認識到做好運輸車輛維護是對社會、對自己、也是對人民生命財產的高度負責,從事道路運輸的相關人員提高執行車輛二級維護制度的自覺性,是我們必須履行的義務。
2.2 加強對維護企業的監管,提高維修企業質量
目前,汽車一、二類維修業戶均可進行營運車輛的二級維護作業,點多面廣,靠運管部門逐戶逐車監管是無法實現的,這也是目前造成買賣合格證,減少作業項目的癥結所在,同時也給二級維護工作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長期下去,二級維護工作必然遭到社會的質疑。只有提高維修企業的維護質量,確保維護項目的落實,才能重塑二級維護的新形象。為此,主管部門要制定招投標、技術評審等辦法,選拔一些信譽好、管理嚴、能力強、服務質量高的維修企業專業從事二級維護工作,企業數量應與當地營車輛數相適應,根據營運車輛的發展和維修企業的服務質量,通過考核并公示考核結果確定二級維護企業數量。
2.3 加強維修行業管理隊伍建設,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針對車輛技術管理人員缺乏的現狀,除加強現有人員的業務學習,提高管理水平外,臨時抽用維修、檢測企業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人員參與車輛技術管理臨時突擊檢查,以緩解車輛技術管理工作量大、專業性強的矛盾。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文件精神,建立健全車輛技術管理工作職責、崗位職責以及駐站管理崗位職責等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基礎工作和內部管理。
2.4 加強車輛維修動態監督,提高營運車輛維修質量
一是不定期地深入維修企業現場檢查營運車輛維修質量;不定期地深入檢測企業現場檢查營運車輛技術狀況;對質量低劣、送檢一次合格率低于85%的維修企業給予暫停送檢或行政處罰,直至取消送檢資格。二是根據維修企業實際情況,每年初由維修企業申報二級維護生產能力,結合年度資質考核,確定維修企業二級維護生產能力。對送檢量明顯超過生產能力的維修企業實施重點監控,對經查實只收費、不維護,或以檢代修給予暫停送檢或行政處罰,直至取消送檢資格。三是對車輛維修企業定期檢查,重點檢查人員資質、設施設備、質保期等各項制度,以期提高維修質量,提升服務水平。
2.5 強化車輛檢測動態監督,提高營運車輛檢測質量
一是實行駐站管理。駐站管理是現場監督的有效形式,在檢測站派駐管理人員,現場監督檢測、例檢工作,確保車輛參加檢測和對合格車輛出具檢測報告,確保車輛技術狀況完好。二是配合市局開展檢測站管理工作,履行信譽管理初審工作職責;組織檢測人員參加檢測員培訓;參與檢測站技術評審、檢測報告定期會審、檢測數據比對、檢測站例會等活動。三是定期發布二級維護催告預警信息,盡最大可能保證營運車輛按期維護檢測,以保證車輛技術狀況完好。四是定期檢查監督檢測站對營運車輛進行等級評定檢測、二級維護竣工后的檢測,適時暗訪檢測經營行為、檢測服務質量,掌握真實的情況,便于加強檢測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