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燕
摘 要:以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選育的3個杉木優良無性系“洋6421#”、“洋062#”和“洋243#”為材料,研究其組培苗瓶內瓶外生根技術。結果顯示:杉木3個優良無性系組培苗的最佳瓶內生根培養基為:1/4改良MS+IBA(0.3mg/L)+NAA(0.2mg/L)+蔗糖(2%),接種30d后生根率都可達91%以上;瓶外扦插生根需要的最佳激素及其濃度為0.3mg/L的IBA,扦插45d后生根率都可達89.7%以上。
關鍵詞:杉木;無性系;培養基;激素;生根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5-30-03
Abstract:In this thesis,3 clones(“Yang6421#”、“Yang 062#” and “Yang 243#”) of Chinese fir from the Fujian Yangkou State-owned Forest Farm were used to the roo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 best nutrient medium to the rooting of “Yang6421#”、“Yang 062#” and “Yang 243#” was 1/4MS+IBA(0.3mg/L)+NAA(0.2mg/L)+sucrose(2%),the rooting rate can reach 91% after 30 days inoculated. IBA(0.3mg/L)was best to promote the cottage rooting rate,after 45 days the cottage rooting rate can reach 89%.
Key words: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Clone;Nutrient Medium;Hormone;Rooting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是松柏目杉科喬木,具有分布廣、材性好、生長快等特點[1-3]。杉木在我國的栽培歷史逾1 000a,是我國重要的用材樹種[4],也是南方各省區最重要的造林樹種[5],現有面積在1 000萬hm2以上。依托南京林業大學、福建省林木種苗總站和福建省林科院,歷經50a以上的研究,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的杉木遺傳育種已經開展到了第4輪回,已收集和保存全國各地不同杉木優良種質材料6 000多份,建成了全國種質資源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內容最豐富的杉木種質資源庫[6]。2006年開始,林場從選育出的優良無性系著手開展組培生產技術研發,2009年達到規?;⒐S化生產能力,產能達1 000萬株,現已建成全國最大的杉木良種育苗示范基地40hm2[7]。本試驗分別研究了3個杉木優良無性系“洋6421#”、“洋062#”和“洋243#”的瓶內瓶外生根技術[8],希望通過提高生根率、生根條數和根長來提高成活率,降低杉木組培苗生產成本。現將試驗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來源 以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組培室的杉木優良無性系“洋6421#”、“洋062#”和“洋243#”組培繼代瓶苗為試驗材料。
1.2 試驗方法
1.2.1 瓶內生根培養 根據前人的研究結果,基本培養基以1/4MS培養基為基礎,稍作改動,培養基pH5.8,瓊脂6~6.5g/L,蔗糖2%,添加不同濃度的NAA(0.1mg/L、
0.2mg/L、0.3mg/L)和IBA(0.1mg/L、0.3mg/L、0.6mg/L)。共9個處理,每個處理100瓶,每瓶接種9株,試驗重復3次,對不同無性系進行試驗。接種30d調查生根率、生根條數、生根長度。
1.2.2 瓶外生根培養 移栽基質為黃心土,移栽前1d用0.1%高錳酸鉀溶液對基質進行澆灌消毒,并用薄膜覆蓋,移栽時用清水把基質澆透以便移栽。用不同濃度的NAA(0.1mg/L、0.3mg/L、0.5mg/L)、IBA(0.1mg/L、0.3mg/L、0.5mg/L)和ABT(0.1mg/L、0.3mg/L、0.5mg/L)開展單因素試驗,移栽時將繼代苗基部1~2cm處蘸取激素和黃心土混合溶液,移栽深度1~2cm。移栽后及時澆上0.1%多菌靈溶液的定根水,覆蓋上農用塑料薄膜進行保溫保濕,塑料薄膜外加蓋遮陽網。共設置9個處理,每個處理500株,試驗重復3次,對不同無性系進行試驗。移栽時間分別為2013年11月、12月和2014年1月,移栽45d后調查生根率、生根條數、生根長度。
1.3 數據處理 生根率=生根數/接種數(移栽數)×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無性系在不同激素處理下的瓶內生根效果 杉木優良無性系洋“6421#”、“062#”和“243#”組培苗在不同激素處理下的瓶內生根效果詳見表1。
由表2可以看出,杉木優良無性系“洋6421#”在不同激素濃度配方處理的瓶外生根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其中處理5的生根效果最優,其生根率為89.7%,平均生根條數為3.5條,平均根長2.6cm;處理2的生根效果次之,但其根長在9個處理中不占優勢;處理3的生根效果最差,其生根率為73.5%,平均生根條數為1.7條,平均根長1.3cm。杉木優良無性系“洋062#”在不同激素濃度配方處理的瓶外生根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其中處理5的生根效果最優,其生根率為90.3%,平均生根條數為3.6條,平均根長2.6cm;處理8的生根效果次之,其生根率為89.3%,平均生根條數比處理5略高(3.8條),平均根長2.2cm;處理6的生根率最低。杉木優良無性系“洋243#”在不同激素濃度配方處理的瓶外生根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其中處理5的生根效果最優,其生根率為93.5%,平均生根條數為4.3條,平均根長2.6cm;處理8的生根效果次之,其生根率為88.5%,平均生根條數為3.3條,平均根長1.9cm;處理3的生根效果最差,其生根率為69.8%,平均生根條數為1.4條,平均根長1.3cm。
對表2的生根率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重復間的生根率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不同無性系的生根率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不同處理之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說明不同激素及其濃度對杉木組培苗瓶外生根率的影響顯著不同。
3 結論與討論
3.1 杉木3個不同無性系組培苗瓶內生根配方 本試驗條件下,杉木3個優良無性系“洋6421#”、“洋062#”和“洋243#”組培苗的最佳生根培養基為:1/4改良MS+IBA(0.3mg/L)+NAA(0.2mg/L)+蔗糖(2%)。接種30d后生根率都可達91%以上,平均生根條數都可達4.3根以上,平均根長都可達2.1cm以上。
3.2 杉木3個不同無性系組培苗瓶外生根配方 本試驗條件下,杉木3個優良無性系“洋6421#”、“洋062#”和“洋243#”組培苗瓶外黃心土扦插生根需要的最佳激素及其濃度為0.3mg/L的IBA。扦插45d后生根率都可達89.7%以上,平均生根條數都可達3.5根以上,平均根長都可達2.6cm。
3.3 不同無性系的差別 杉木3個優良無性系“洋6421#”、“洋062#”和“洋243#”組培苗在生根能力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參試無性系太少,或者是它們的親緣關系較近。如果對多個親緣關系較遠的杉木無性系材料開展生根試驗,或許能找出它們的區別。
3.4 不同生根方式對成本控制的差別 本試驗根據生根方式的不同,瓶內生根的生根率、根條數、根長度等都比瓶外生根的效果好,但瓶內生根還需經過移栽,移栽成活率在90%左右,綜合成活率在81%,比瓶外生根的成活率89.7%低。可見,提高瓶外生根率,生產中采用瓶外生根,可明顯降低組培苗生產成本。
參考文獻
[1]俞新妥.杉木栽培學[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謝瑞忠.杉木心材精油化學成分研究[J].臺灣林業科技,1999,14(2):165-176.
[3]阮梓材.杉木遺傳改良[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3.
[4]孫成志,謝國恩,李萍,等.杉木地理種源材性變異及建筑材優良種源評估[J].林業科學,1993,29(6):429-435.
[5]鄭仁華.杉木遺傳育種研究進展與對策[J].世界林業科技,2005,18(3):63-65.
[6]施季森,葉志宏,翁玉榛,等.杉木生長與材性聯合遺傳改良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3,17(1):1-8.
[7]歐陽磊,鄭仁華,翁玉榛,等.杉木優良無性系組培快繁體系的建立[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7,31(3):47-51.
[8]高小坤.杉木組培無根苗瓶外生根試驗[J].福建林業科技,2006,33(4):163-165.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