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
摘 要:通過“3414”回歸最優設計原理設置的小麥肥效試驗結果,獲得肥料效應函數方程,由此數學模型得出,理論氮磷鉀最佳施肥量為N19.4kg/667m2,P2O54.8kg/667m2,K2O4.8kg/667m2,最佳產量為530.6kg/667m2。綜合分析不同推薦施肥方法的推薦施肥量,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氮磷鉀建議推薦量分別為18kg/667m2、4kg/667m2、5kg/667m2,此時理論產量為524.5kg/667m2。
關鍵詞:小麥;“3414”肥效試驗;施肥模型;推薦施肥量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5-78-03
1 試驗來源和目的
本試驗按照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技術規范”和“安徽省‘3414肥效田間試驗總體方案”要求,2013年安排在鳳臺縣桂集鎮進行小麥“3414”肥效試驗。通過田間試驗,進一步研究當地小麥的最佳施肥量,以及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為科學指導施肥提供理論依據。
2 試驗時間和地點
2013年10月在鳳臺縣桂集鎮大王社區科技示范園區安排了“3414”小麥肥效試驗。
3 材料和方法
3.1 供試土壤 試驗地設在大王社區農業科技示范園,土壤類型為潴育水稻土黃白土田。土壤樣品檢測結果為:pH6.7、有機質20.0g/kg、全氮0.99g/kg、速效磷11.9mg/kg、速效鉀100.4mg/kg,該土壤生產水平在當地為中等。
3.2 供試肥料 氮肥為尿素,含N 46%;磷肥為顆粒磷肥,含P2O5 12%;鉀肥為氯化鉀,含K2O 60%。
3.3 供試作物 煙農19,為鳳臺縣小麥主栽品種之一,常年產量在450kg/667m2左右。
3.4 試驗方案和方法
3.4.1 試驗方案 本試驗采用“3414”最優回歸設計,試驗因素及水平編碼見表1。另增加常規施肥、常規無氮、常規無磷、常規無鉀4個處理,用以獲取常規施肥條件下的肥料利用率。小區面積40m2(4m×10m),共設18個處理,不設重復,區組內小區隨機排列。試驗區外設不低于2m的保護行。
3.4.2 試驗方法
3.4.2.1 肥料施用 “3414”試驗按處理6施肥總量為N16kg/667m2、P2O55kg/667m2、K2O6kg/667m2施用。P、K肥全部作底肥,N肥60%作底肥,40%作追肥。基肥結合整地面施,追肥撒施。常規施肥區按當地農戶常規施肥習慣N17.55kg/667m2、P2O55.25kg/667m2、K2O5.25kg/667m2進行,P、K全部作基肥,N肥按“基8追2”運籌。基肥結合整地撒施,追肥結合降水撒施。
3.4.2.2 試驗實施與田間管理 2013年10月19日劃區、施基肥,10月20日按播量17.5kg/667m2播種。2014年2月19日、3月18日追施返青肥、拔節肥。病蟲草防治等農事管理按鳳臺縣植保站所發病蟲情報進行防治。2014年5月30日分區機械收獲,各小區單獨計產。
4 試驗結果與分析
4.1 產量結構分析
4.1.1 成穗數 氮肥用量與667m2成穗數呈正相關,磷、鉀肥效果不明顯。處理7最高,處理2最低(表2)。
4.1.2 穗實粒數 一定用量的氮肥可以促進穗粒數增加,但過量后穗粒數下降,而磷、鉀肥用量與穗料數關系不明顯。處理1最少,處理6最高(表2)。
4.1.3 千粒重 千粒重與氮肥用量負相關,與磷、鉀肥用量關系不明顯。處理1最高,處理11最低(表2)。
4.2 產量結果分析
4.2.1 肥料效應函數法
4.2.1.1 趨勢分析 氮肥用量與產量正相關,但隨著用量的上升,增幅下降。與不施磷肥相比,施用磷肥有較好的增產效果,但增幅與肥料用量關系不明顯。鉀肥用量對產量的影響不明顯。以氮為主輔以磷鉀的肥料運籌方式可以獲得較好的收益。這說明在當地的小麥生產中,該田塊磷鉀供應水平較高;在肥料使用上應該以氮為主磷鉀為輔,同時要適當控制用量以節本增效。
5 肥料利用率結果分析
6 結論與討論
(1)本試驗中以處理11產量最高,為521.7kg/667m2,無肥區(處理1)產量為244.4kg/667m2,處理6產量為512.2kg/667m2。
(2)本試驗中經濟效益最高的是處理5,最低的是處理2,產投比最佳的是處理13,最差為處理11。
(3)在該地區,氮磷鉀的土壤養分校正系數分別為:0.05、1.48、0.66;土壤供肥量分別為:7.3kg、3.1kg、6.1kg;肥料利用率分別為:氮51.6%、磷14.4%、鉀13.2%;常規施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別為:51.5%、2.4%、19.9%。
(4)通過“3414”小麥肥效試驗,由肥料效應函數方程得出理論上氮磷鉀的最佳施肥量分別為:19.4kg/667m2、4.8kg/667m2、4.8kg/667m2,最佳產量為530.5kg/667m2。綜合分析不同推薦施肥方法的推薦施肥量,結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建議氮磷鉀的推薦用量分別為:18kg/667m2、4kg/667m2、5kg/667m2,此時理論產量為524.5kg/667m2。
(5)2013-2014年度小麥生產中,越冬期干旱、低溫,無意中延緩了基肥的釋放。春節過后,始有有效降水,結合降水普遍追施了返青肥以促進苗情早生快發,但此時氣溫依然較低,麥苗生長緩慢。2月下旬至3月中上旬又追施了拔節肥。3~4月,降水頻繁,氣溫回升,小麥生育進程加快。因此,2013-2014年度的肥料利用率普遍偏高,主要是受氣溫和降水2個因素的影響。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