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微
摘 要:該文在簡述豫東地區涉農企業的發展現狀基礎上,分析制約涉農企業發展的因素,如:企業規模偏小,競爭力不強;產業鏈條較短,產品附加值較低;與農戶的履約機制不健全;資金短缺,融資難以及存在“四亂”現象等等。針對涉農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合理的對策,以促進豫東地區的涉農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關鍵詞:豫東地區;涉農企業;農戶
中圖分類號 F2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5-21-03
1 豫東地區涉農企業發展的現狀
商丘市位于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交通發達,京九、隴海鐵路干線,105、310國道在商丘交匯,是中原地區特大交通樞紐之一,區位優勢十分突出。商丘土壤肥沃,農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麥為主,盛產大豆、花生、棉花、蘋果、葡萄、梨等等,是全國重要的糧、棉、山羊板皮、優質桐木等生產基地。近幾年來,豫東地區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立足農業實施農業產業化,從而引導農戶種植養殖規模化生產的思路。積極開展畜牧養殖、蔬菜等基地建設,著力加快涉農企業培育步伐,探索適合豫東地區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豫東地區涉農企業向集群模式的新跨越。到目前為止,商丘地區已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70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53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4 118家,科迪乳業、誠實人面業、貴友生豬、中州食用菌、豐太飲品等9個農業產業化集群被省政府認定為2013年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1]。對于豫東地區的農業產業化、涉農企業規模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和示范作用。
2 制約豫東地區涉農企業發展的因素
2.1 企業規模偏小,競爭力不強 由于涉農企業的原材料主要來源于農業,因此其經營狀況與農業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目前,豫東地區的農業多以家庭經營為主,因受農村土地細碎化、農業經營零散等因素制約,規模經營的大農戶少,絕大多數農戶種養業的規模較小且相對分散,機械化程度較低,生產經營方式落后,“公司+基地”等新型生產組織方式難以推廣普及,致使涉農企業無法做到為農戶提供供求信息和必要的資金、技術支持。同時,受市場等因素影響,涉及的農產品的市場保有量較低,只能滿足于低水平、小規模的小微涉農企業。總之,農產品生產局限于低水平、小規模的客觀狀況,制約了涉農企業的發展,其產品以及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也相對薄弱。
2.2 產業鏈條較短,產品附加值較低 豫東地區的涉農企業生產多以小規模經營為主,缺乏集群式發展模式的培育,對相關產業發展的拉動力較弱,產業鏈條短,輻射面狹窄。同時,相當多的涉農企業,特別是涉農小微企業并沒有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許多涉農小微企業由于受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的制約,仍然處于初級加工階段,產品的附加值較低,缺乏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品牌效應,市場開拓乏力,很難形成產業優勢。所有這些,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發展,企業效益難以提高。隨著互聯網經濟發展進程的加快,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會愈來愈激烈,企業只有高度重視品牌培育,產品才能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3 涉農企業與農戶的履約機制不健全 履約機制不健全是豫東地區乃至全國涉農企業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由于一些客觀原因,涉農企業與農戶之間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的聯動機制,缺乏合同履約法規的有效監督。一方面,由于買方市場的形成,部分企業雖然與農戶簽訂了收購訂單,但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壓低農產品收購價格,不但給農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也影響了企業的信譽;另一方面,也存在農戶在農產品價高時“惜售”現象,使涉農企業難做無米之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涉農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
2.4 資金短缺,融資難 總體來說,多數豫東地區的涉農企業資金短缺,融資渠道過于狹窄。首先,由于涉農企業用于購買原材料的資金投入大,且見效較慢,因此比其他盈利性企業更需要大量的資金作支撐。然而,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資金短缺成為涉農企業舉步維艱的一大難題。其次,融資難現象普遍存在。涉農企業的產品利潤空間相對較小,受農業自然災害、產品保質期等因素的影響也比較大,生產風險較高。因此,涉農企業籌集資金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加上信貸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欠缺,正規金融機構向涉農企業發放貸款的積極性不高,很多金融機構不愿意貸款。
2.5 “四亂”現象依然存在 近幾年商丘市治理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抓得緊,有些部門不敢公開到企業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但是暗地里的“四亂”現象依然存在[2]。
3 豫東地區涉農企業發展對策
3.1 大力促進涉農企業發展壯大 依托豫東地區的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把農產品加工企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著力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引導涉農企業,特別是粗加工為主的涉農企業向高、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以增強涉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目的,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包括財務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產品檢驗制度等等,強化員工責任心,優化決策管理方式,促進涉農企業走規范化之路。
3.2 創建基地、聯營等經營模式,確保原材料可持續供應 鼓勵有條件的涉農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模式,一是涉農企業自身大力推進農業基地建設,夯實涉農企業發展的基礎;二是嘗試與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及農業合作社等經營模式聯合經營。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通過訂單規范雙方權利和義務,杜絕“壓價”、“惜售”等現象發生;引導豫東地區的農業合理布局,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實現企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以及農戶之間的“多贏”。
3.3 創造知名品牌,增加產品的認可度 向品牌要市場,向品牌要效益,努力打造和培育豫東地區涉農企業產品的品牌。涉農企業要打破守舊的傳統思想,充分認識到“酒好也怕巷子深”的道理。積極打造企業自己的品牌,提升產品在豫東地區乃至全國的認可度。品牌的打造除了借助傳統媒介以外,要有效利用互聯網。當下,互聯網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信息交流、交換,企業廣告與宣傳的一種最重要的手段,成為企業提升品牌的重要“介質”[3],涉農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網絡的重要性。endprint
3.4 發揮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要作用
3.4.1 政府加大工作力度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企業經營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豫東地區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需認真落實國家、省級部門出臺的支持涉農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豫東地區發展的各項專項優惠、扶持政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環境。一是應從涉農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只有在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才能使涉農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二是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按照商丘市政府工作重點,培育好科迪乳業、誠實人面業、貴友生豬、中州食用菌、豐太飲品等具備區位優勢和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三是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穩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快推進涉農企業原材料基地建設。實施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加強農田水利、電網改造、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糧田建設,打造農業技術、農機、供求、流通等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強化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社會化服務。大力推廣農業科技實用技術,促進糧食高產創建,力爭建設一批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種植和養殖原料生產基地[1];四是徹底治理“四亂”現象。
3.4.2 加快對涉農企業的人才培養 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培養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通過人才培養可以使人才明確自己的任務、工作職責和目標,提高知識和技能水平,具備與實現企業目標相適應的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在最大限度地實現其自身價值的同時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4]。就豫東地區的涉農企業而言,一是對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管理者及其創新團隊開展培訓,使其不斷提升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對企業員工進行定期的輪崗培訓。同時,設立專項經費,用于資助培養有突出貢獻的企業技術人才,吸引大批企業員工參與其中。
3.4.3 完善融資措施,創新融資模式 首先,通過完善融資措施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除了國家應向涉農企業加大財政投資力度以外,豫東地區的各級領導要始終把解決涉農企業的融資問題放在工作首位,市財政應給予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全力支持,尤其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不斷擴大專項扶持資金規模,鼓勵涉農企業做強做大,保證其可持續發展。同時,國家信貸系統、各類地區性銀行及私人信貸等,都要對涉農企業的發展積極提供信貸支持,進而推動各類涉農企業的發展,使企業的經濟收入不斷提高、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總之,只有加大扶持力度,在資金方面給予全面支持,才能使豫東地區的涉農企業得到可持續發展。其次,積極創新融資模式。在政府投入相對固定的情況下,針對不同服務需求特點,建立和完善與涉農企業相適應的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模式,這對于融資能力有限的涉農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尤為重要。一是在自愿的基礎上,引入股份制成分,鼓勵和引導各類個人和組織入股,尤其是農戶、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等。積極強化與他們的“聯動”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借以吸收更多的外來資金。再者,可考慮發展票據業務和同業拆借。因為企業對票據貼現和同業拆借運作相對較熟悉,應發展并配合適當的運作環境,這樣,既可開拓融資渠道,也提高了資金市場的效率 [5]。當然,民間借貸必須在國家法律法規的保護和規范之下進行,通過各種形式的有效規制,讓民間借貸逐步發展成為為涉農企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的新的融資模式。
4 結語
涉農企業的發展關系到豫東地區乃至我國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只有深入了解豫東地區涉農企業的現狀以及正確認識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才能通過科學的應對策略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從而促進豫東地區的涉農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并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為中原經濟區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2014年商丘市政府工作報告.
[2]http://www.doc88.com/p-982342667018.html商丘市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工作情況匯報.
[3]吳高莉.企業如何建立和推廣網絡品牌[J].生產力研究,2011(11).
[4]侯錦月.淺談現代企業人才培養機制問題[J].商場現代化,2006,9(下).
[5]李姝.我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初探[J].桂海論叢,2003(3).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