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清
(山東省陽谷縣水務局,山東陽谷 252300)
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措施探討
劉貴清
(山東省陽谷縣水務局,山東陽谷 252300)
農田水利灌溉是提高農作物產量和促進農業發展的基礎性設施,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直接影響著農業產業的發展。本文就目前我國農田水利灌溉質量存在的問題做了深入的分析,在對問題深刻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提高農田水利灌溉質量措施。
農田水利灌溉 質量問題 對策措施
水資源是生命的源泉,包括人類的生存和農業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水資源。水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是人類社會最為重視的問題,修建水利工程,用水灌溉,造福人類。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故國之一,在古代是世界上農業最為發達的國家。農業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農田水利灌溉技術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不斷的改進,曾經為中華民族的興盛和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經歷幾千年的農田水利灌溉與現代農業的發展不相適應,存在著許多問題,只有在傳統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中注入現代化的元素,才能促進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田水利灌溉體現了人類為了生存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偉大壯舉,是保證農產品增產和農業發展的基礎。我國的水資源在總量上比較豐富,但是人均占有很少,南北水資源分布的差異性很大,北方水資源嚴重不足,南方水源豐富,大部分資源無法有效利用,因此,水資源比較貧乏,嚴重影響著農業產業的發展,所以要注重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農田水利灌溉要結合當地的水資源存量,實現水資源的合理使用。在農田水利灌溉設施的建設上要根據市場經濟的規律和地方資源的情況有重點、有目標水利灌設施的投標與建設,用最少的資本投資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率、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
(1)管理方式比較粗放,存在著盲目性管理。目前,農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存在的問題體現在管理方式的粗放和盲目。農田水利灌溉的粗放是指已經建成的許多水庫質量不合格,灌溉渠道被淤泥堵塞,農田水利灌溉低效。部分水庫仍然是不合格的水庫,在農田水利灌溉中,起不到農田灌溉的有效作用,還有可能在汛期造成巨大損失。我國的許多農田水利的灌溉渠道失修已久,而且是土質渠道,長久使用之后造成了大量的淤積和堵塞,而且大量的水在渠道的輸送過程中滲透到渠道夯土中,從而降低了農田水利灌溉質量和水資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交通、自然環境和經濟等條件也是影響農田水利灌溉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2)農田水利工程設施落后,工程資金不到位。在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上,缺乏足夠的資金,預算經費的不足直接導致無法建設出高質量和現代材質構成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
這制約了農田水利灌溉的質量的提高,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同時,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工業發展獲得財政收入回流到農業中,工業反哺農業,使得現代化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得到了興建,奠定了農業產業發展的基礎。由于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規模的擴大,農業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費用也相應的增加,這給當地的財政支出和資金的集資帶來很大的困難,如果農田灌溉水費的收繳不到位和維修不夠,會進一步影響農田水利灌溉的可持續發展。
(3)水利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體制是指管理系統的組織結構和組成方式,組成方式和組織結構有機結合才能形成一個科學的管理系統,并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實現管理任務和管理目的。對于任何一個經濟體來說,建立有效的科學管理體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農田水利灌溉的管理上,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能夠促進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提升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提升來說,需要建立一定的科學的水利管理體制來促進各項工作及時到位和保質保量的完成。
(1)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對于灌溉超過額定用水的水費要加價收費,對于能夠節水的農戶給予補償,這些都是有效利用經濟杠桿的作用,不僅可以推動節水灌溉的發展,更能促進當地的社會經濟的發展。除此之外,節水農業的發展還需要政府做好節水灌溉規劃,擺脫農業發展的盲目性和粗放性。對于很多的中低產的農田的灌溉,需要選擇相應合適的節水灌溉技術,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節水農業的計劃,不能盲目地引進樣板工程,讓中低產田也能不斷地改善本身的土壤,提高農田水利灌溉的質量,提高效益。
(2)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和資金投入。雖然發展農田水利建設需要拓寬融資的渠道,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到農田水利建設中來,但是目前的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還是主要依靠政府和國家的投資。只有投入足夠的資金,才能夠建設出有效的水利工程,只有加大資金的投入,才能夠不斷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促進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提高。另外,節水農業中的獎懲機制也需要資金來支持對農民節水行為的獎勵。只有投入相應的資金,才能夠很好地利用經濟杠桿促進節水農業的發展,促進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提高,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推進農田水利建設的體制改革。要想提高農田水利灌溉的質量,就要不斷推進農田水利建設的相關體制的改革,不斷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的管理制度。過去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使得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維護的責任無法落實到具體的部門或者組織身上,這是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無法提高的關鍵原因。推進農田灌溉工程的管理體制,就是要明確這些水利建設的職責,讓每一項農田水利灌溉的任務都能夠找到相應的負責的部門或者組織。只有推進體制改革,促進責任的分配到位,明確分工,才能夠不斷促進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提高。
目前,我國農田水利灌溉的質量正在不斷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管理不善、資金不足、體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原因,這些都不僅僅是我國農田水利灌溉質量提高上的阻礙,更加是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阻礙。在未來的農業發展道路上,只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才能夠有效地提高農田水利灌溉的質量,才能夠很好地促進我國的農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汪文斌.提高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9).
[2]嚴小利,郭智旭.加強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對策探討[J].河南科技,2014(10).
[3]嚴小利,郭智旭,嚴小龍.加強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對策探討[J].河南科技,2014(10).
[4]于天江.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若干問題及解決措施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