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明
(中國石油長城鉆探工程公司西部HSE監督中心,遼寧盤錦 124010)
淺談石油鉆探行業的現場安全監督方式
李智明
(中國石油長城鉆探工程公司西部HSE監督中心,遼寧盤錦 124010)
在具體落實石油鉆井工序環節中,工作人員實際承擔的安全管理任務較為繁重,任何細節處理不當都將導致產業結構的潰散危機。因此,本文具體結合石油鉆井施工特征以及安全歸控細節進行逐層比對、驗證,同期制定結構安全歸控和監督的策略內容,爭取將現場安全管控地位和風險監督力度彰顯完全,進而全力規避任何安全事故的滋生結果,為產業長時期可持續發展目標灌輸適應活力。
石油鉆井 現場安全 歸控措施 監督流程
在石油鉆井管控現場進行施工項目布置,屬于整個安全生產行業的重點內容。關于這部分規劃內容,具體還是圍繞各類不規則結構以及人員錯誤操作舉止進行深化探究,進而將現場安全管理目標確立清晰。依據石油鉆井工業進行分析,關于細化的事故發生目標仍舊需要重新界定,進而為后期可持續發展指標奠定適應基礎。
這部分工作性質較為特殊,同時伴有一定的危險性特征,這使得工況現場安全地位嚴重低下,尤其事后人員傷亡、經濟損失追究行為廣布,使得有關細致化的工業結構整改活動停滯不前,不利于創新機制的及時更改。因此,現場管制主體必須及時做好現場安全監督方案。依據過往實踐經驗分析,關于石油鉆井工作的細化特征具體如下所示。
因為工作性質的影響,有關細化的施工活動基本是在戶外布置的,在惡劣環境背景下,涉及安全管理工作將受到長期限制。而大部分工作場地是分散規劃的,內部機理變換頻率不可估計。
石油鉆井行業本身工種特性較為復雜,并且交織作用下的職業危害結果相當嚴重,這就需要現場監督人員進行詳細驗證,避免任何操作上的疏忽現象。另外,大部分工作內容都與立體交叉作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人員調動現象頻繁,施工過程中需要單位人員保證密切的協調能力,包括事故有機處理、設備全面搬遷等作業內容。如若任何細節監管不當,使得整體安全架構出現嚴重問題,便會瞬間危害周邊人群的生命健康。例如:體系內部高空作業數目繁多,包括下管、提鉆等操作細節,使得現場危險系數急劇攀升;再就是作業場地中心廣布各類用電設備,整體布局較為松散不說,而且需要經常移動。由于大部分器具都屬于導體媒介,關于人員觸電事故也時有發生。
現下大部分處于工作前線的鉆井員工,大部分都未經過正規的理論教學和技能培訓活動,不論是專業技術還是現場安全監督、管控意識,都相當低下,使得細化的管理工作長久萎靡不振。總的來講,涉及現場安全理念教育工作始終沒有形成強效規范體系,造成大多數教育費用打水漂現象,因此企業必須在全面提升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基礎上,整改現場機理格局。
在這部分管制活動中,有關監管主體最好應用HES標準進行關鍵節點檢查,確保制度體系、資料內容以及環保政策達到真正高效融合標準,同時依照這部分標準對現場工作人員素質進行適當驗證、考核。在實施此類考核內容環節中,涉及細化問題要得到盡量拆解,如果現實條件允許,便可以成立專業的安全監督單位,穩定細節檢查工作的回應力度。長期堅持這類政策之后,有關安全監管單位的工作責任機制將完整確立,為后期石油鉆井作業的系統化布置灌輸延展經驗。
為了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地位,監管人員需要在特定周期范圍內收集相關工作資料,針對工作人員現場調試狀況進行逐步驗證,爭取將各類隱患問題全面肅清,并且做好單位項目的評分工作。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充分地調動安全監督部門的工作責任心,還能夠有效提升鉆井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促進石油鉆井作業整體安全水平的提高。
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模式,建議依照“寫我所做、做我所寫、記我所做”的體系進行,按時收集并認真審核單位階段安全監督材料,對鉆井施工人員具體工作情況實現完整檢查,將細化問題與調整策略全面延展;同時對安全管理情況進行評分,將細化指標直接納入到階段考核成績當中。
關于監理人員素質的既定現象,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現場工作監督管理結果。結合HSE管理理論進行素質整改策略分析,具體如下所示。
第一,全面糾正鉆井現場各類不安全操作行為;第二,有力動員組織進行創新管理理念的培訓,將人員工作責任心與專業技術條件進行有機協調改造。最后,將監督措施落實能力進行適當強化,確保現場監管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工作問題,并合理制定應對策略。這類行動是對前期工作科學管制的必要流程,也是貫徹后期綜合技術保障指標的有力途徑。所以,工程整改能力有必要得到適當提升,進而將一切安全隱患問題摒棄。
為了能夠更好地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需要結合細化內容進行科學的職能分配。例如:作為副隊長,其需要將現場安全生產、生產質量、經濟成本等責任項目有力規整;同時結合實際工況條件進行權力下放,設立專人負責每一項安全管理事務。
石油鉆井工作本身復雜程度較高,加上現場人員安全、結構部件穩定性能影響,使得監督工作落實旅程更加步履維艱。因此監管單位需要全面加大對作業現場的監控力度,規范職工素質和操作行為,穩定設備正常運作潛質。這樣,不但能促使現場工作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同時也能逐步提升安全監督的整體素質,最終降低作業現場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
[1]劉圓.鉆井隊安全管理評價體系模型的研究與應用[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8,11(06):133-141.
[2]陳代樹.鉆井安全作業人員可靠性分析[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08,16(12):74-77.
[3]王凌冰.油田作業安全管理常見問題及對策[J].安全與環境工程,2009,20(01):67-75.
[4]范紅靜.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對策探討[J].科技風,2010,13(02):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