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蘭梅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廣播電視臺,江蘇泰州 225500)
信息化時代數字電視發展研究
湯蘭梅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廣播電視臺,江蘇泰州 225500)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科技信息技術逐漸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二十一世紀之初,我國的電視還停留在模擬信號,而今,隨著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我國大中城市以基本完成數字電視的更換,人們真正看到了數字電視。數字電視是近幾年廣電總局大力推廣的高新技術。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更是一場電視技術的革命。廣播電視,尤其突出的是無限發射系統,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和挑戰。這一新的革命在廣播電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主要闡述數字電視發射機技術的概念,發展和應用領域。
信息科技 數字電視發射機 技術 應用
人類社會逐漸走進信息化時代,廣播電視數字化已然成為當今社會信息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依據廣電總局的要求,在2015年,我國電視全部改換數字電視,模擬電視將停播。這就意味著我國社會將進入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數字電視較過去的模擬電視有了很大的發展。技術上的突破,電視影像清晰,色彩均勻,人物比例更加協調。
對于數字電視來說,技術已經不是阻礙數字電視發展的主要因素,也不會構成數字電視發展的瓶頸,真正影響數字電視發展的因素是數字電視的運營問題。數字電視是由傳統的模擬電視發展而來,怎樣突破模擬電視的困境,建立屬于數字電視自己的市場,關鍵問題就在于數字電視的運營模式。數字電視運營問題的關鍵就是電視頻道怎樣才能進行自身定位,對電視內容如何進行自主選擇,數字電視的品牌化經營如何實現等等,這才是影響數字電視發展的重點問題。我國數字電視發展剛剛嶄露頭角,然而不恰當的運行模式使得數字電視發展寸步難行。其運行困難的主要表現是電視節目內容的選擇和電視頻道發展的競爭方面,雖然技術已經發展到數字電視階段,但是并沒有突破傳統電視發展模式,甚至是套用模擬電視的運行模式,這種不適宜的電視運行模式嚴重阻礙了電視產業的發展。
1.1.1 運營模式不協調
我國數字電視已經開始進入普及階段,也就是說我國數字電視的運營平臺、方式、手段都要達到一個新的平臺才能適應數字電視的發展。但事實上,我國數字電視發展是建立在模擬電視的基礎上,所以數字電視無論從節目還是盈利渠道來說都會受到模擬電視的影響,這也造成了我國目前數字電視技術發展與運行不協調的現象。
1.1.2 運行模式改革不徹底
就我國目前數字電視運行模式來說,存在運營不合理,運營模式傳統,沒有創新等問題,所以數字電視的運行模式有待轉變。一些電視運營商進行了運營模式轉變,但大都是簡單地通過增加廣告和信息量的方式轉變,沒有從電視內容等專業化的角度進行轉變。從國際數字電視發展程度來說,三網合一還存在一定的技術性難度,數字電視發展已經完全突破技術問題,所以,限制數字電視發展的關鍵就是電視的運營模式問題。已經有數字電視運營商開始在運營方面加大投資力度,不再像傳統運營模式發展,而是更加重視電視品牌的建設,從更專業的角度發展運營數字電視,真正實現數字電視的新發展。但是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電視運營商僅僅是少數,大多數運營商依舊進行傳統的電視運營模式。
正如模擬電視有PAL、NTSC和SECAM等制式一樣,數字電視也要制定本身的標準。目前世界各國都將傳輸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當前國際上的數字電視標準主要由三種,即美國的ATSC標準、歐洲的DVB標準和日本的ISDB標準,這三種數字電視標準在我國均沒有得到應用,主要是因為我國通信技術網絡頻率與國外的區別,但是我國為了發展數字電視,對于數字電視的標準也進行了大量的開發與研究。
我國相關的部門一直在探索數字電視標準,并且積極地組織了很多技術專家進行數字電視轉播、接收和錄像等技術問題研究。目前,我國數字電視領域技術問題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應該清醒認識到我國自主研發的數字電視在制式和格式頻率上和國外的數字電視不一致,這也是我國數字電視無法接收或者兼容外國電視節目的主要原因。所以,技術人員在研發數字電視技術的同時,需要提高我國數字電視的水準,實現同國際數字電視制式和格式頻率上的接軌,盡早使我國數字電視實現國際化和標準化。
數字電視實現了數字化傳播,這極大的豐富了電視節目,所以數字電視頻道建設就是數字電視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要實現數字電視的創新發展,就必須加大對頻道建設的力度。頻道建設需要考慮到受眾的文化層次,學歷水平,根據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電視頻道,爭取盡早實現電視內容的專業化。電視頻道的建設不僅要根據觀眾來制定,還要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突出每個頻道的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電視的競爭必將更加激烈,電視的競爭對象就是觀眾,如何制作電視節目吸引觀眾是所有電視運營商必須思考的問題。例如現在很多電視頻道已經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有音樂頻道、體育頻道、藝術頻道等等,彌補了專業觀眾對電視節目的需求,并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首先,加強傳統的模擬電視技術人員向數字電視技術人員的轉變,加強對他們的技術培訓和培養,這是相對較為快捷的技術人才隊伍培養措施。其次,對于數字電視技術人員來說,任何技術問題或者管理方面的問題,都要求技術人員進行技術總結和積累,也可以實施一幫一、老帶輕等傳統技術培養模式,實現數字電視專業人才隊伍的快速壯大;再次,加強高校數字電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從學生開始培養專業的數字電視人才,并加強數字電視管理方面的培訓,真正重視數字電視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
受眾最需要的是內容上的豐富與獨特,這也是數字電視用來真正吸引用戶的方法,內容決定數字電視的發展和未來。在數字電視發展過程中,應當以內容產品和內容服務作為“主打王牌”。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加大節目內容生產力度,加大信息服務開發力度,不僅提供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內容,還要提供增值服務,如手機電視、電視會議、可視電話、交互點播電視、以及電子政務、文化教育、交通旅游、醫療保健、就業指導、生活資訊、電視購物、股市行情、短信彩信、電子郵件等業務。
隨著傳媒產業的發展,受眾已不可能再接受過去雅俗共賞的局面,數字電視專業化、細分化、精致化已經成為數字電視受眾市場的基本特點。數字電視應將差異化和獨特性作為頻道的建設原則,通過頻道的專業化建設,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信網、計算機網、廣播電視網走向融合,“三網融合”帶來了市場融合、業務融合、終端融合,使得產業邊界消融。三網融合為新媒體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移動電視、互聯網電視,這些新媒體對數字電視具有很強的替代作用。數字電視面臨很大的挑戰,不發展即退步,發展慢也是退步。廣電部門應關注新媒體發展,調整經營策略,提高數字電視的競爭力。
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不僅證明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力量,同時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享受。在很多方面,數字電視發射機技術還有待提高,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將會走向更大的成功。
[1]哈艷秋,張寧.中國數字電視發展道路探析——2004中國廣播影視數字發展年研究[J].現代傳播,2005(04).
[2]高子華.“網絡電視風暴”背后——兼論數字新媒體開發制度安排的重要性與緊迫性[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07).
[3]曹小林,劉順祝.我國網絡電視新媒體發展的“SWOT”分析[J].新聞天地(論文版),2009(08).
[4]華巖,劉進杰.我國數字電視的發展問題與對策[J].科技傳播,2010(12).
[5]吳春雷.從北美經驗看有線電視網絡運營[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