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娟
(吉林省東豐縣水資源管理所,吉林 遼源 136300)
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世界進入了工業時代,而伴隨工業發展的是對生態的破壞,泰晤士河在80-90年前污染嚴重一度變成了污水河,現今這種情況發生在我國各地。地球上的水資源,是指可供人類使用的且已被人類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例如,河流、湖泊等。從狹義上來說是指逐年可以恢復和更新的淡水量。水資源是人類生存生活必不可少的資源,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是,經過多年的開發及人口的大規模膨脹,在全球的中的很多地方,水資源的需求已經大大超出了本地水資源能夠供給的能力,并且,全球的很多地區也存在著水資源利用率不高的缺點。水是萬物之源,在人類的一切活動中都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水資源一詞隨著時代進步其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水在各個行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水資源由于其的特殊性,在開發利用的過程中需要收到各方的制約。時至今日,水資源的最廣泛的認識是其作為人類長期生存、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比不可少的對于質量和數量都有所需求的水量,著重體現在其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上。
我國具有長江、黃河兩條水系,總體水資源的總量約為2.8124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徑流資源總量的6%;但是我國的水資源消費總量世界第一,以1993年水資源消費為例,當年全國取水量為5255億立方米,這一數值占當時全球總量的一成還多,比當時全球經濟最發達的美國在1995年的取水量還要高出10%,我國雖然水資源總量占比較多,但是人均占水量僅有全球人均的1/4,這一排名與我國的人口和水資源消費監管不力有著直接原因。對水資源進行開發,是我們人類滿足自身需求,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水資源被用于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工業建設等各個方面。在水資源利用初期,人們并未意識到水資源開發帶來的危害,而是一味的進行開發,在這一時期,水資源開發以滿足需要為原則。但是隨著開發利用不斷加深,水資源開發過度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人們對于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逐漸從原來的的無節制開發變為綜合、以供定用、有計劃有控制地開發利用。在當前這一時期,全球對于水資源的都提出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方面相結合的原則,相較于原來單方面強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了巨大的進步。水資源開發利用是一個很寬泛的定義,其包含的內容很多,例如農業灌溉、工業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運、港口運輸等涉及人類生存、生產生活的方面都歸于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里面。但是在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人們還是有一些疑慮,例如,人們進行跨區域的調水對于生態平衡會有怎樣的影響,這個影響是馬上就爆發出來還是要等多年后才會顯現?大量利用南極冰,會不會導致世界未來氣候發生重大變化?等等一些問題,這些都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以科學來指導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合理的開發。另外,中國屬于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在北方的一些省份,降雨量嚴重不足,造成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嚴重影響了發展速度,同時由于城市的人口增多,對水資源的開發過度,造成了很嚴重的生態問題。同時由于我國工農業用水技術多年來一直采用大面積澆灌的方式,在合理用水、節約用水方面發展不足,造成用水浪費嚴重,同時加上我國水源污染情況嚴重,這就使得原本就捉襟見肘的水資源利用“雪上加霜”,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當前我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并且這一趨勢在逐年加重。我國的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資源污染主要是指從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了污染,在人們生活中產生的生活污水、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工業垃圾、工業廢氣、等等都會對水資源產生不小的影響,各種由于水資源污染造成的生態問題屢見報端。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造成我國水資源污染的主要推手是工業廢水,居民生活污水位居污染第二位,第三是火力發電廠、工礦企業廢氣(主要是其中的二氧化硫)和機動車尾氣( 主要是氮氧化物) 導致的酸雨, 第四是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化肥和農藥。以上這些都是造成我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但是人均世界倒數的國家,水資源問題一直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問題,在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通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可以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有效節水的關鍵在于利用“中水”,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對于水資源的利用率一直不高,甚至有些浪費。例如在農業灌溉中,我國多年一直采用從江河水中引水進行大面積澆灌,這種方式雖然成本低、可以殺死土壤中的蟲卵,但是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卻是不高。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我國人口眾多,每天產生的居民污水數量巨大,通過興建污水處理廠,對城市中排出的居民污水進行處理,避免污水排入河水中污染水資源。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采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工業廢水是造成水資源污染的頭號元兇,工業廢水中所含的重金屬,有毒物質等不宜降解,直接排入河水中,不但會污染水資源,還容易形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對工業廢水進行處理,處理達標后方可排入河中。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避免將污水直接排入水中造成我國水資源的污染。
水資源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如何做好水資源的防治關乎人民福祉,子孫幸福。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做好水資源的防治工作,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藍天綠水。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十七號主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