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謙
中西醫結合治療外陰陰道炎的臨床研究
張志謙
目的 探討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在外陰陰道炎患者治療方面的作用及療效。方法 對112例陰道炎患者進行了分組治療效果的研究, 對照組56例采用西藥治療, 研究組在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熏洗。結果 對照組56例患者在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64.3%, 顯著低于研究組的91.1%, 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與西藥聯用既能杜絕病菌的生存環境又可殺死已有病菌, 改善患者的微環境。具備顯著療效, 值得臨床推廣。
中西醫結合; 外陰陰道炎
陰道炎是指陰道黏膜及黏膜下結締組織部位所發生的炎癥, 作為婦科門診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 其臨床上往往以白帶的性狀發生改變以及外陰瘙癢灼痛為主要臨床特點, 感染也有可能累及尿道導致發生尿痛、尿急等癥狀[1]。常見的陰道炎按照特點可以分為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或者老年性陰道炎。針對陰道炎的治療臨床上有著多種方法但尚無一種公認療法[2]。為探討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在外陰陰道炎患者治療方面的作用及療效, 本文選擇2010年5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陰道炎患者進行了分組治療效果的研究,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陰道炎患者做為研究對象, 患者均為念珠菌外陰陰道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經過白帶涂片鏡檢陽性, 結果顯示無陰道滴蟲感染且無細菌性陰道炎。患者年齡24~57歲, 平均年齡(37.9±5.2)歲;患者病程為3~8個月, 平均病程為(5.1±1.2)個月。其中21例患者曾經歷人工流產、自然流產、藥物流產、引產或死胎清宮等孕期手術史。所有納入研究的陰道炎患者均排除了以下有關聯影響的疾病:妊娠期、哺乳期、藥物過敏、嚴重肝腎疾病、嚴重血液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在30 d內均未接受過系統性抗真菌藥治療, 15 d內未外用過抗真菌藥治療, 且臨床檢查肝腎功能正常
所有患者被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 各56例, 分別行不同臨床方式的治療。兩組患者間在年齡、孕史、病程、伴隨疾病等臨床身體條件特征等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56例患者選擇西藥治療方式如下:每日用聚維酮碘液1:5稀釋后選取適量對外陰陰道進行沖洗或盆浴, 針對碘過敏者則可以更換為2%~4%碳酸氫鈉溶液進行。同時給予口服伊曲康唑200 mg/d。連服7 d為1療程,共計3個療程。
研究組52例患者在對照組服西藥治療的基礎上, 選擇進行中藥加用中藥熏洗的方式進行治療。其藥方及用量如下:蛇床子15 g、花椒7.5 g、土荊皮10 g、荊芥7.5 g、黃連7.5 g、金銀花7.5 g、蒼術7.5 g、白鮮皮7.5 g、苦參7.5 g, 使用1500 ml的水量進行煎煮30 min, 藥液倒入盆中對陰部進行氣霧熏蒸, 約30 min后藥液變涼則進行坐浴。以此劑量進行熏洗, 2次/ d。
所有患者在療程期間避免進行性生活, 飲食方面以清淡營養為主、不得服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 效果評價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療程結束后1周時間, 取宮頸或陰道分泌物直接進行真菌鏡檢或培養各1次,療效判別標準如下:①治愈:患者自我感覺正常、無顯著癥狀與體征留存。白帶檢查正常, 經鏡檢或涂片染色呈陰性,在治療停止25 d以上隨訪無復發;②有效:患者自我感覺較好、癥狀與體征較治療前顯著改善。白帶檢查有顯著減少,經鏡檢或涂片染色有一項為陽性;③無效:患者自我感覺癥狀與體征較治療前無顯著改善, 且白帶經鏡檢或涂片染色有一項為陽性。總有效率=(治愈+有效)/ 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6.00軟件包進行統計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不同方式治前后, 對照組56例患者在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64.3%, 顯著低于研究組的91.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體現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外陰陰道炎患者的優越性。
正常健康婦女由于其解剖學生理結構以及生物化學特點, 使得陰道部位對病原體的侵入有基本的自然防御功能[3]。但是一旦陰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某些方面的破壞, 則容易導致病原體侵入并誘發陰道炎癥。陰道炎癥的主要癥狀是患者的外陰陰道口瘙癢, 兩側大陰唇發生潮紅、輕度糜爛或者苔蘚似樣變[4];而小陰唇內側以及陰道黏膜都顯示有白色膜狀物附生, 輕擦之則可明顯看見黏膜充血及紅腫, 部分嚴重的患者還有糜爛或著表面潰瘍。
綜上所述, 陰道炎在祖國醫學中屬于濕熱下注, 經現代藥理研究可以證實, 蛇床子、土荊皮作為殺蟲類藥物, 可以祛風止癢;蒼術與黃連起到清熱燥濕、解毒殺菌的作用;黃連可清熱解毒、殺菌消炎;整個藥方具備清熱解毒、殺蟲止癢、利濕收斂的功效。中藥與西藥聯用既能杜絕病菌的生存環境又可殺死已有病菌, 改善患者的微環境。具備顯著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 呂蘭.治療妊娠真菌性外陰陰道炎臨床療效分析.中國醫學創新, 2010, 07(19):42.
[2] 許鳳玲.伊曲康唑治療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藥, 2011, 06(22):137-138.
[3] 藺輝.中西醫結合治療念珠菌外陰陰道炎152例療效觀察.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 (9):177.
[4] 王欣.聯合用藥治療念珠菌性陰道病臨床體會.中國實用醫藥, 2012, 07(30):104-105.
2014-04-08]
643010 四川省自貢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