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娟
60例急性腦血管意外的院前分析
王渝娟
目的 探討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重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通過60例腦血管意外患者病例, 回顧性歸納處理措施及注意事項。結果 60例患者經院前急救后順利轉運到醫院治療。結論 院前急救最大程度搶救患者的生命,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應重視院前急救與轉運工作。
院前急救;急性腦血管意外;預后
急性腦血管意外是臨床上常見的危急重癥, 既往認為此類患者不宜搬動, 以就地治療為主。近年來隨著對早期就診和超早期治療對改善預后的重要意義認識, 以及CT、MRI等影響檢查設備的普及, 120急救措施的完善, 現普遍認為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經現場急救處理, 病情相對穩定后轉入醫院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現將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120急救處理的60例急性腦血管意外病例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為2009年1月~2013年1月經院前120急救后轉送醫院的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 其中男38例,女22例, 年齡在35~85歲之間, 平均年齡54歲, 既往高血壓病史36例, 冠心病病史8例, 風濕性心臟病史2例, 糖尿病病史9例, 既往腦出血2例, 腦梗死4例。
1.2 臨床表現 患者發病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昏、頭痛、嘔吐及偏癱, 部分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昏迷、二便失禁。
1.3 院前臨床診斷 院前診斷主要依靠主訴、病史及體檢。
1.4 方法 本組院前急救多在發病現場, 患者家中及衛生院, 院前急救均按常規給予保證呼吸道通暢, 開放靜脈通路,降顱壓, 控制血壓及血糖, 對癥治療, 待病情穩定后盡快轉送至上級醫院治療。
60例患者均安全轉運至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
對于急性腦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和轉運, 體會如下。①完善的院前急救組織, 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必須有暢通的通訊設備, 裝備完善的急救車輛, 技術過硬的專業醫護人員和駕駛員;②積極有效的急救措施:a.將患者頭抬高30°,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及嘔吐物, 給予吸氧,監測生命體征, 觀察瞳孔大小, 對昏迷患者可放置口咽通氣管, 防止舌后墜和預防舌咬傷, 對呼吸不平穩的患者, 進行氣管插管, 簡易呼吸氣囊輔助呼吸, 對昏迷患者給予平臥位,頭偏向一側, 防止誤吸;b.給予開放靜脈通路, 脫水, 降顱內壓, 減輕腦水腫, 防止腦疝形成;c.中性治療, 鑒于急性腦血管意外的復雜性和多變性, 院前急救不能行頭顱CT檢查以明確是出血性還是缺血性腦血管意外, 故給予中性治療, 包括脫水降顱壓, 保持血壓穩定, 暫不用止血和抗凝溶栓藥物,待送醫院行CT、MRI檢查后明確診斷, 再進行相應治療;d.控制血糖:由于急性腦血管意外的應激損害了丘腦-垂體-靶腺軸的結構及功能, 應激性使高血糖素大量釋放, 從而導致血糖升高, 快速用血糖測試儀測試血糖, 若血糖升高明顯,可適當應用胰島素。胰島素不但可以降低血糖, 而且能清除氧自由基, 減輕細胞內乳酸中毒, 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很少出現低血糖, 如出現低血糖給予葡萄糖液, 糾正低血糖。③搬運途中處理, 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保持呼吸道通暢及靜脈通路暢通, 途中如出現呼吸、心跳停止, 應立即進行心臟復蘇, 并注意車速平穩, 避免劇烈振動和顛簸, 盡量保護患者被安全轉運至醫院。
由于腦血管意外的患者多發生于家中或公共場所,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 往往失去生存的機會。因此早診斷、早治療, 特別是加強院前急救的實施, 使患者安全轉運至院內,是降低急性腦血管意外院前病死率, 提高搶救治療成功率的關鍵。
[1] 阮海林, 楊春陽, 丁愛國, 等.6646例院前急救與轉運患者疾病譜研究.中國全科雜志, 2005, 8(20):1689-1691.
[2] 李召晨, 杜瑞艷, 張文會, 等.急性腦血管病患者就診現狀調查分析, 中國基層醫藥, 2011, 18(24):3368-3369.
[3] 王紅軍.急性腦卒中院前救治措施相關問題討論.中國急救醫學, 2008, 28(2):177.
2013-12-12]
666100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