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在小兒呼吸困難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李君
目的 通過檢測小兒心源性呼吸困難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難血清生物學標志物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NT-proBNP), 探討其在小兒呼吸困難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測定以改良Ross評分診斷的心力衰竭患兒120例及其他原因導致的呼吸困難患兒40例的血清NT-proBNP, 并進行對比,同時將根據改良的Ross評分將心力衰竭患者分為輕、中、重組。結果 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的血清NT-proBNP明顯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心力衰竭患者各亞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血清NT-proBNP 濃度隨著改良Ross 評分的升高而升高, 兩者呈正相關。結論 血清NT-proBNP的測定可以作為鑒別患者心源性呼吸困難及非心源性呼吸困難指標, 且也可作為判斷心力衰竭患者嚴重程度的指標。
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心源性;非心源性;呼吸困難;鑒別診斷;小兒
小兒呼吸困難是兒科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明確患兒呼吸困難的病因是作為兒科醫生的首要目的, 目前臨床上將呼吸困難分為心源性呼吸困難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難兩大類, 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難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 非心源性呼吸困難主要是由呼吸道、肺、呼吸中樞受損等各種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對于二者的鑒別, 目前臨床上尚缺乏快速、準確、方便的實驗室檢測方法。盡管許多研究表明, 血清B型利鈉肽前體是診斷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異性指標[1], 但那些研究均在成人心力衰竭中進行, 對其在小兒心力衰竭診斷價值,目前臨床上尚無定論。
1.1 一般資料 觀察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診的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A組)120例, 男78例, 女42例,平均年齡(6.23±3.45)歲。非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B組)40例, 男26例, 女14例, 平均年齡(5.72±4.36)歲。根據改良的Ross評分的高低將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分為輕、中、重三個亞組, 各組間在年齡、種族、性別、地域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常規查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及血清NT-proBNP檢測, NT-proBNP檢測方法為抽取肘靜脈血液2 ml(非抗凝血), 離心分離血清(3000 r/min, 10 min)后, 采用ModularAnalytics E170免疫分析儀(瑞士Roche公司)及原裝試劑進行檢測。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 多組間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相關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與非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對比 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的血清NT-proBNP明顯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血清NT-proBNP濃度與改良的Ross評分的相關性 輕、中、重度的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三亞組血清NT-proBNP 濃度, 三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87, P<0.01)。血清NT-proBNP 濃度隨著改良Ross 評分的升高而升高, 兩者呈正相關(r=0.742, P<0.01)。
小兒呼吸困難是兒科, 特別是急診兒科最常見的危重癥之一, 早期明確患兒呼吸困難的病因至關重要, 血清NT-proBNP 在作為鑒別成人呼吸困難中的作用在相關臨床實驗中已經明確[2], 但對于在小兒呼吸困難鑒別診斷中作用, 尚缺乏大型臨床試驗證實, 本試驗通過觀察小兒呼吸困難患者中血清NT-proBNP濃度, 來探討血清NT-proBNP在小兒呼吸困難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NT-proBNP是在心室壁張力升高后分泌的一種心血管調節肽, 作用于心血管系統, 產生利尿、排鈉、擴血管等作用來調節心室壁張力, 當時心室壁張力升高時NT-proBNP隨著明顯升高, 心室壁張力越高, 其血清濃度越高, 且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呈正比, NT-proBNP在心力衰竭診斷中的價值已經被許多大型臨床試驗證實。PRIDE研究入選了599例急性呼吸困難患者, 均在就診時采血測NT-proBNP, 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NT-proBNP濃度明顯高于非心力衰竭患者, 證實了血清NT-proBNP在心力衰竭診斷中的價值, 同時, Januzzi等人通過對不同年齡段的人血清NT-proBNP濃度研究發現, 年齡也是影響血清NT-proBNP濃度的因素。因此,在應用NT-proBNP來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時, 一定要考慮患者年齡因素的影響, 本試驗通過觀察心源性呼吸困難患兒與非心源性呼吸困難患兒的血清NT-proBNP濃度發現,心源性呼吸困難患兒血清NT-proBNP濃度明顯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難患兒,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并且隨著血清NT-proBNP濃度的升高, 患兒改良Ross評分明顯升高, 提示患兒心力衰竭越重, 血清NT-proBNP濃度越高, 其可作為判斷患兒呼吸困難的重要指標之一。
總之, 鑒別患兒呼吸困難原因的方法很多, 包括詳細的詢問病史, 心臟彩超、胸部平片等, 但每種方法都有其相對的局限性, 血清NT-proBNP測定, 可以為臨床提供相對快速,準確鑒別患兒呼吸困難的方法之一, 但因本實驗樣本量較小,需要更多大樣本臨床實驗證實。
[1] 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小組.NT-proBNP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1, 6(9):401-408.
[2] 邵碧波, 馮輝斌.血清NT-proBNP水平檢測在急診呼吸困難鑒別診斷中的價值.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2(18):2286-2287.
2014-04-05]
435000 湖北省黃石市婦幼保健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