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垣
調查內容
印刷企業的決策者可以在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類調查范圍內評價制造商的服務工作。這三大類又分為CtP制版機、印刷系統 (數碼印刷)、單張紙印刷機(膠?。?、卷筒紙印刷機 (膠印)、膠訂機、配頁機、折頁機和切紙機。調查借助網上問卷形式進行。在回答時,要求受訪者按照分數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
對每個制造商評價的基礎源自調查的3個不同詢問范圍(定期的維護工作、不定期的修理工作和優質的服務工作)和3個機器壽命等級(保修期、少于6年或超過6年)。例如,對每個調查范圍提出了以下問題:
■ 協商和遵守維修保養期限
■ 完成工作的質量 (工作報告、記錄)
■ 完成工作的反饋
■ 對性價比的滿意度
■ 服務團隊的可到達性
■ 企業急需部件的快速修復
■ 其他部件的快速修復
■ 無特殊訂單的改進
■ 優惠待遇
如果按照企業類型劃分參與調查的決策者,商業印刷廠的高層決策者以35.5%占受訪者的大部分,17.5%的受訪者出自數碼印刷廠,印前企業的受訪者占15.6%。(如圖1)
在這些受訪者中,61%是業務經理,34%是技術負責人,5%是其他管理人員。
如果按照企業大小區分受訪者,那么1~49人的企業占48%,是第一大類受訪者;其次是50~99人的企業,其比例占23%;100人以上的企業占22%,是第三大類受訪者;500人以上的企業占7%。(如圖2)
印刷業的現狀如何?
觀察印刷業的現狀對評價服務工作的意義非常重要。為此Apenberg&Partner咨詢公司在調查報告中提出:據德國經濟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德國印刷工業在廣告市場衰退的背景下,其銷售額減少1.5%,降至204億元。由于宏觀經濟不景氣,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3%)比2011年減少0.7%,與其他加工行業相比,印刷業的銷售額大幅下降。如果以50人以上的企業銷售額來觀察,這是很明顯的。2012年,在這個企業等級內印刷工業銷售額下降2.6%,而整個加工行業的銷售額增長0.6%。調查報告表明,2012年印刷工業的經濟發展強調,行業繼續處于全面結構轉型中。其原因是通信行為改變、替代效應、數字媒體和產能過剩。(相關數據見表1)
2013年由于持續徘徊的經濟發展和歐元區經濟危機帶來的風險,使印刷業的銷售額減少0.7%。Apenberg&Partner咨詢公司在調查報告中稱,在這種背景下,預計來年印刷市場將繼續出現兼并潮。2010年德國印刷業尚有10043家,但到2015年將有約1400家印刷企業退出市場。
調查報告還指出,印刷業激烈競爭壓力的另一個信號是不斷增加的能源成本。據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2005年以來,工業設備的能源價格每年增加7.5%。印刷業持續不斷的結構改革和困難的市場環境的附加信號是投資行為的改變。2005年,在Ifo研究所指數投資調查中顯示,尚有52%的受訪者把更換采購作為投資動機,到2012年該比例減少到14%。與此相反,在結構改革與合理化方面的投資份額,由2005年總的24%增長到2012年的39%。(如圖3)
為了確保印刷業經濟的長期成功,因此企業面臨的任務是,使其戰略適應媒體變化的要求。
調查結果
在客戶滿意度調查的范圍內,共208位受訪者幾乎同樣對許多制造商進行評價。總的說來,與機器種類無關,Krause公司成為了此次客戶調查的最佳制造商。
在所有的機器類別中,CtP制版機類以平均2.42的服務分獲得最佳評價,其次是折頁機類(2.65分)和裁切設備類(2.67分)。在CtP制版機類,制造商可以使其客戶信服。另外,Krause公司以1.99分獲得此次調查的最佳評分結果(按照德國的評價標準,1分為最優)。
據調查報告還顯示,自2011年的上一次調查以來,Krause公司在總排名中晉升6個名次,其次是Canon(佳能)公司,該公司2013年首次參加由受訪者評價。海德堡印刷機公司再次以總分“好”(2.12分)排名第三。
客戶對印刷機制造商服務工作的評價比2011年的評價差一些。印刷機制造商的服務質量下降表現在,企業以總分“好”的成績所占的比例,自2011年上次調查以來,下降了25個百分點,降至43%。而被評為“滿意”(次于“好”)的制造商比例由32%上升到57%。
從對所有制造商的平均觀察中表明,獲得“滿意”分為3.06分(2011年為2.88分)的“優質服務”對于在服務方面需要的改進是最大的。此外,在評價“定期維修保養工作”中,由2011年的“好”(2.32分)下降至現在的“滿意”(2.74分),在評價“計劃外的修理”方面,由2011年的“好”(2.34分)下降至現今的“好”(2.48分)。再有,印刷機制造商的客戶把對服務工作的性價比劃為平均級。這樣不僅對“定期維修保養工作”類只評為“滿意”(2.97分),而且對“計劃外的修理”只評為“滿意”,打了(3.06分)。
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調查報告表明,鑒于印刷業的激烈競爭,保持印刷生產的穩定性對每個印刷企業在經濟效益上的成功是重要標準。基于良好的維修和保養,在生產中減少易受干擾性因素,這可以確保印刷企業達到較高的質量標準。因此,機器制造商的服務工作質量對于印刷企業突顯其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對機器制造商本身而言,從經濟角度看,服務越來越重要。由于印刷業的危機,明顯感覺到印刷企業的投資處于觀望時期。這說明,服務作為可靠的和不依賴于經濟形勢的支柱,對于印刷企業是多么重要。在經濟困難的市場環境下,為了確保連續和無故障的生產,必須加強對機器的維修和保養。據“德國機器和設備制造協會(VDMA)”的數據顯示,至今制造商的服務業務份額平均只占總銷售額的18.7%,顯然,機器制造商在這個領域可以實現的潛力還有很大空間。(文章來源:《德國印刷者》2013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