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龔軍姣博士在2014年第5期的《財經論叢》上發表題為“民營企業進入城市公用事業的影響因素:企業家能力視角下的實證研究”一文,認為有關企業家能力對企業進入行為影響的研究已經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但已有研究以定性闡述為主,總體上講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另外,民營企業進入城市公用事業過程中,行為主體——民營企業和行為客體——城市公用事業本身都具有獨特性。假如完全借鑒已有的研究結論,可能會抹煞這種獨特性,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聚焦企業家能力對城市公用事業民營企業進入行為的影響機制,期望可以豐富戰略管理理論及為指導民營企業進入城市公用事業實踐提供一些支持和參考。
作者以浙江省218家民營企業作為研究樣本,其中111家為進入燃氣行業的民營企業,107家為隨機抽取沒有進入政府管制行業的民營企業,考察了企業家關系能力、發現機會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對企業進入行為的影響,并運用SPSS19.0對這種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企業家發現機會能力、關系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是影響企業進入行為的重要因素,它們都對企業進入決策和進入程度有積極正向影響,即企業家發現機會能力、關系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越強,民營企業進入城市公用事業的可能性越大,且進入程度越高。作者在研究中還注意到,在對進入企業和沒有進入企業的企業家能力進行的比較分析中,很難找到跟進入者一起競爭而進入失敗的企業。所以認為,對未進入的民營企業采取隨機抽取的原則,這本身就可能存在偏差,因為被抽取者有可能根本就沒有意愿進入城市公用事業,而跟企業家自身能力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