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未宏
價格因素驅動的短期出口放量,面臨“雙反”烏云。
人民幣大幅貶值、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下滑以及歐美等經濟體復蘇勢頭良好和穩外貿政策的推出使得我國鋼材出口呈現加速轉好。有關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鋼材出口大幅回升,出口均值達到683.5萬噸,鋼材出口總量為4101萬噸,占我國鋼材產量的比重達到7.5%。
業內人士認為,鋼鐵行業出口的大幅上升是與我國鋼材出口量增價跌和鋼材出口退稅政策相關。一旦國家出口政策發生變化,或者未來遭遇國外的“雙反”調查,鋼鐵行業出口將受到較大影響。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對我國鋼鐵產品的“雙反”案件和貿易爭端明顯增多。據統計,上半年針對我國鋼鐵產品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達17項,影響我國15.6億美元出口。
國內鋼鐵行業面臨內憂外患,國內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而在國際市場上則頻頻遭遇“雙反”調查,再加上國外鋼企擴產動作明顯,我國鋼企處境仍未好轉。
鋼材出口激增主因價格優勢
鋼鐵作為高污染高耗能行業,國家一直不主張鋼企大幅出口,通常出口量不超過當年鋼產量10%。
在化解過剩產能和國內鋼市低迷的背景下,內銷轉出口正在成為鋼企掙扎著生存的一條狹路。出口被看作是緩解國內鋼鐵過剩產能、盤活企業經營的重要途徑。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白明則認為,擴大出口是國際市場對中國鋼鐵質量和價格的需求。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國鋼材出口高端化趨勢加速,普鋼出口同比下降,種類鋼出口加快抬升。據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1-5月份,我國出口棒線材總量達到1014.3萬噸,同比增長44.61%,其中普材的出口同比下滑近30%,而合金棒材的出口總量卻同比增長46.6%;而作為主要出口商品的板材,1-5月份出口總量達到1606.8萬噸,同比增長48.76%,其中普板的出口同比增長僅2.57%,而普通熱軋中厚板和熱軋薄板的出口同比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負增長。相對更高端點的鍍層板、彩涂板以及合金板的出口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8%、29%和76.7%。
在價格方面,“中國鋼鐵的報價確比許多國家低。”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鋼鐵低價除了鋼鐵行業粗放型生產方式和行業惡性競爭之外,還有諸多原因:比如按照鋼鐵業價格走低的行情,企業對持有鋼鐵的意愿不足,而需要回籠資金的鋼鐵企業,尤其是利用鋼鐵融資的企業,急需將鋼鐵脫手套現,因此不惜壓低價格;而且,雖然行情不好,但由于生產鋼鐵的高爐價格高,停產后再復產存在難度,因此很多企業咬著牙低價維持生產。此外,人民幣匯率走低,也壓低了報價。
但是盡管如此,出口相比在國內銷售仍能給鋼鐵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這是鋼材出口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今年初以來,國內鋼材市場價格一直處于下行通道之中。而國際鋼材市場的價格表現遠好于國內市場。截至6月底,CRU全球鋼材價格指數雖然比去年底下降了3.8%,但跌幅小于國內市場,且在三四月份呈現出一波強勁的反彈。
導致鋼材出口大幅增長的另一個原因是人民幣的持續貶值。人民幣貶值對于鋼鐵企業而言,意味著以外幣結算的出口貿易將比以人民幣結算的國內貿易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貿易摩擦加劇亟需應對之策
由于全球經濟復蘇的前景并不明朗,國際貿易摩擦愈演愈烈,我國出口產品成為各國實施貿易保護的“眾矢之的”。近年來,國際市場對我國鋼鐵產品的“雙反”案件和貿易爭端明顯增多。2013年涉及到的貿易摩擦有25起,2014年以來又先后有美國、韓國、東盟、俄羅斯等國家發起“雙反”案件。僅6月份,就有多起反傾銷調查事件。同時,隨著市場的逐漸復蘇,部分出口目的地的鋼鐵生產正在恢復增長。今年1-5月份,歐盟28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4.6%,韓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8.7%,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摩擦有可能加碼。韓國現代鋼鐵和東國制鋼已向韓國貿易委員會針對中國H型鋼生產商提交反傾銷申訴,6月26日歐盟也已對我國不銹鋼生產商涉嫌在歐盟市場傾銷展開調查。
如果出口頻頻遇阻,對本就陷入僵局的中國鋼鐵市場無疑是雪上加霜。此外,出口退稅政策的變化也將抑制鋼材的出口。今年上半年,我國含微量合金鋼材的出口量占到全部出口量的50%以上,這部分鋼材目前享受9%-13%的出口退稅。據了解,國家有關部門正在考慮取消部分含微量合金鋼材的出口退稅,將給出口企業帶來巨大的挑戰。
由于全球經濟復蘇仍略顯乏力,外需對我國鋼材出口的拉動將十分有限。一旦反傾銷或出口退稅調整從而導致出口產品成本增加,鋼鐵企業該怎么辦?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要想盡可能減少或解決這些貿易爭端,我國必須加速產業結構的升級,脫離低端的制造業,減少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產業重合度,更多地依靠產品技術和品牌優勢來搶占市場。
業內專家指出,應對貿易摩擦,宜多個層面聯動。企業要盡可能積極應訴;行業協會的市場反應速度有待提高;還需要建立一個政府層面的交流機制,讓不同國家都意識到貿易戰的弊端。
“從國家角度看,轉型升級是一個減少當前貿易摩擦的治本的方法。”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室副研究員高凌云表示,對于企業而言,升級轉型需要一個過程,必須了解自己產品的價值點在哪里以及企業轉型升級以后的價值空間,不能盲目。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的情況來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
鋼鐵企業要時刻關注鋼材出口環境的新變化,因地制宜地調整出口的數量和結構,建立國際貿易摩擦預警機制,對重點國家、主要市場、核心產品情況進行監測,對可能引起貿易摩擦和糾紛的產品提前做好應對工作,在盡量減少貿易摩擦的前提下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