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摘 要:《財經郎眼》以泛財經化的選題、鮮明的“郎氏風格”以及敢說真話的談話模式,使其迅速成為一匹“黑馬”,擁有廣泛的受眾群體。本文通過對《財經郎眼》進行分析和研究,從節目選題、主持人、嘉賓等多個方面系統分析其節目構成要素,并進一步分析其創新之處以及不足的方面,從個案中窺探為我國財經類節目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財經類談話節目;財經郎眼;郎咸平
一、傳統電視財經類談話節目的構成要素
財經類談話節目是指“以電視為傳播媒介,在主持人的主持下,邀請嘉賓和觀眾,就觀眾普遍關注的經濟問題,以平等的對話交流方式,充分表達各自對經濟問題以及相關問題的意見、觀點和態度的節目形態”。傳統財經類談話節目與《財經郎眼》在主持人、選題和邀請嘉賓來體現其風格和特色。
(一)主持人占主導地位,是節目的“核心”。主持人是節目話題走向的把控者。在傳統電視談話節目中,主持人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控制著話題的走向,談話內容的深淺,是節目真正的核心所在。主持人是節目形象的傳播者。主持人就像是認識節目品牌的窗口,受眾對主持人的喜愛或者厭惡很直接地就會影響到對節目就得評價。所以,我國的電視節目都會選擇形象姣好的、具有親和力的、專業素質較強的主持人,更加符合受眾的審美。節目品牌的代言人。主持人的個性決定了節目的個性,主持人的知名度決定了節目的知名度。經濟類節目因為其專業性較強,受眾群體有限,節目只有能夠新意,具有特色,能夠激起觀眾收看的興趣。節目專業性。傳統經濟類談話節目的選題大多都是和經濟有關的,節目專業性強,只有一定經濟專業基礎知識的專業人士才能看懂。節目中一些經濟術語的晦澀難懂導致經濟類節目的尷尬地位,平民化和精英化不斷糾結。節目受眾主要針對精英人群。我國的經濟類談話節目在曲折前進中都因為定位不清退出競爭,剩下的一些精品節目,其受眾主要針對高端知識人群、社會精英。
(二)節目嘉賓選擇影響力大的知名人士。我國的財經類談話節目嘉賓選擇影響力大的知名人士,對高端精英人群的訪問提高了節目整體的檔次,符合了節目的整體風格和定位。但這也相對應的造成節目受眾面窄,僅僅能吸引社會上的高端專業的知識分子,對普通大眾的吸引力較弱。
二、《財經郎眼》節目構成要素分析
《財經郎眼》是一檔有鮮明郎咸平風格的聊天式新聞評論節目,以“生活無處不經濟,郎眼看來不尋常”為節目的宣傳口號,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坐鎮閑評熱點財經事件,笑談爭議金融話題,揭秘中國經濟現象。《財經郎眼》的構成要素的獨特性使其在近幾年財經類節目收視率偏低的情況下獨樹一幟,遙遙領先。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節目的構成要素。
(一)節目選題特點。“泛財經化”趨勢。與其他的財經類節目不同,《財經郎眼》的選題趨向“泛財經化”,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結合當前時事選擇與百姓息息相關的話題進行討論,吸引各界受眾對其進行關注。節目立足公眾利益。從《財經郎眼》的各期選題節目中可以看出節目的立場始終都是以社會公眾利益為主,立足于普通大眾的生活。華南理工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李幸教授曽評價《財經郎眼》:“節目層層剖析社會、制度、文化,讓一個泛財經化類的談話節目有了憫懷天下的高度。”緊跟時事,解讀視角獨特。《財經郎眼》的選題都是緊跟時事,結合時下發生的熱點新聞事件。《財經郎眼》節目之所以收到廣大受眾的喜歡,其中郎咸平教授解讀事件的獨特角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二)節目言論特點。節目言論自由獨立。《財經郎眼》以“閑評熱點財經事件,笑談爭議金融話題,揭秘中國經濟現象,縱論東西文化生活”為傳播宗旨。主持人和嘉賓在談笑中討論國家重大事件,已經成為節目的標志性特色。節目針砭時弊,敢于批判。《財經郎眼》節目的核心在“郎”,即郎咸平,他的語言風格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節目的言論風格。《財經郎眼》節目位于廣州,由于地域和歷史因素,郎咸平能夠在這個節目中大膽直言,有“郎旋風”之稱。節目觀點具有前瞻性。電視節目的言論觀點具有預測性和前瞻性能夠彰顯節目的水準,使節目具有權威性和可信性。《財經郎眼》言論觀點往往能夠準確地預測到后期經濟事件的走勢,能夠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主持人王牧笛特點。善于掌控節奏,分配時間,把握節目流程。《財經郎眼》與其他的談話類節目最大的不同在于主持人并不是話語權的掌控者,而是嘉賓郎咸平控制。面對郎氏的強硬風格,王牧笛能夠適時打斷郎咸平的滔滔不絕,把話題轉向特邀嘉賓,在與嘉賓談論話題時能夠很好的把握節奏,平衡各個嘉賓所用時間,反應迅速,能夠很順當地連貫起話題各個層次的討論,有邏輯地深入探討。語言幽默,妙語連珠,善于引用網絡語言。王牧笛口才了得,反應迅速,能夠在嘉賓之間起到很好的銜接作用;調節現場氣氛,使節目生機勃勃,嚴肅的經濟話題談論也毫不乏味。節目制作人,精準把握節目定位。王牧笛不僅是是《財經郎眼》節目主持人更是制作人,從話題的選擇,現場氣氛的烘托到嘉賓的選擇,節目的制作他參與設計把握,與節目緊密相連,能夠與節目產生共鳴。
(四)節目嘉賓特點。固定嘉賓郎咸平。郎咸平的個人魅力對節目品牌的樹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郎咸平致力于中國本體商業案例的解剖,數據真實客觀,思維切入獨特,看問題一針見血,直達事件最真實的層面,被稱為“最敢說真話的經濟學家”。我國財經類節目由于專業性強而使得受眾只是財經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士,局限性大。《財經郎眼》節目中,郎咸平考慮到普通大眾知識層面的參差不齊,用最簡單明了的語言表達給觀眾,使得非專業人士也能夠明白其意思并從中學習到新知識。節目特邀嘉賓。作為節目的特邀嘉賓,時寒冰、王福重、石述思各有各的特色。時寒冰言辭犀利,抨擊既得利益集團,站在民生的角度研究經濟問題,并提出過許多利國利民的建設性意見。王福重,分析風格理性清晰,語言詼諧幽默。石述思,作為資深媒體人,多次擔任鳳凰衛視經濟談話類節目的主要嘉賓及《環球企業家》等雜志年度活動評委,不避社會熱點話題,從公眾利益出發,敢于直言。endprint
(五)現場觀眾安排。改版之前,節目錄制現場都是沒有觀眾的,在改版之后,現場觀眾的選擇有了較大的突破,既包括代表中產階級的專業學者、記者,又包括追求真實、公平和正義,敢于說真話的大學生,同時還包括了經濟的消費主體—普通群眾,并通過這一獨特群體實現《財經郎眼》的草根化。
三、《財經郎眼》節目特色和不足
(一)《財經郎眼》節目的特色之處。(1)以嘉賓為主角的談話節目。傳統談話節目的核心一般在于主持人,主持人處在溝通交流的主導地位,同時也要有機智靈活的現場控制素質。但是《財經郎眼》確實打破了這種以主持人為主角的傳統談話模式,發展出以嘉賓為主角的全新的談話節目。(2)專業性和通俗性相結合。《財經郎眼》作為一檔財經類的談話節目,選題廣泛,固定嘉賓郎咸平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話語來解釋復雜的經濟現象,這是國內其他的財經節目多不能夠比擬的。(3)節目流程化特色。《財經郎眼》改版后,共分為“笛一聲”“郎來了”和“三見客”三個部分,節目流程化安排,脈絡清晰,層次分明。第一部分“笛一聲”是主持人王牧笛對當前社會熱點的脫口秀解說,生動幽默,引起觀眾的興趣;第二部分“郎來了”是郎咸平針對王牧笛的提問進行個人觀點的闡述并接受媒體團的提問,與觀眾互動,使觀眾也能夠參與到話題的討論,增強現場感;第三部分“三見客”是主持人、郎咸平和邀請嘉賓一起探討本期節目的話題,采用傳統的短片加聊天的形式,解讀經濟事件。(4)節目嚴肅性和娛樂性相結合。節目娛樂化就是將節目內容軟性處理,以引起受眾的興趣,從而能夠達到一定的商業目的。我們知道財經類節目由于專業性較強的原因是一個很嚴肅的節目,冗長的專業術語對于普通觀眾來說顯得更加枯燥乏味,這也是目前我國財經類節目受眾面較窄的一大原因。但是,《財經郎眼》卻能將嚴肅性和娛樂性結合在一起,增加節目的趣味性和娛樂性。(5)率先使用3D動態顯示圖。在2013年5月5日改版前,節目時長只有28分鐘,節目只有在開始時播放短片,其他時間都是三人在圓桌前在聊天,難免會讓觀眾有單調乏味之感。改版后,增加了3D立體效果的數據展示,無論是演播室的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能夠充分調動積極性,用動畫的效果展示錯綜復雜的經濟理論更加直觀,更加簡單易懂,更富趣味性。
(二)《財經郎眼》的不足之處。(1)節目嘉賓觀點雷同,思想交鋒過少。《財經郎眼》節目中的特邀嘉賓一般處于配角地位,從不同的角度豐富和補充論證郎咸平的觀點,節目缺乏截然不同的正反觀點的交鋒。郎咸平硬朗的個人作風使得即使嘉賓提出不同的觀點,郎咸平也會予以反駁,節目給嘉賓沒有充分留給嘉賓論述自己觀點,使得節目中郎咸平的觀點有血有肉,但是嘉賓的觀點顯得有些單薄,論據不夠充分。(2)觀點創新和國情現狀有偏差。《財經郎眼》觀眾民生經濟,從公眾利益出發,為廣大普通公眾解讀熱點新聞背后的真相。由于郎咸平曾在美國長期求學,之后又主要從事美國公司和行業的研究,受美國文化熏陶和影響很深,其很多觀點都是很開放,具有國際視野,善于比較中美之間的差異,為國內經濟研究帶來了新觀點、新思路,但是也有部分觀點沒有充分考慮到中國的現實國情,沒有為我國經濟問題的解決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和參考。(3)節目娛樂化色彩過重。節目改版后演播室擴大,現場增加了進200人的觀眾。炫目的燈光,勁爆動感的開場音樂是節目現場氣氛激情熱烈。王牧笛的脫口秀也使得觀眾不時發出熱烈的笑聲和掌聲,使整體節目充滿了趣味。《財經郎眼》想要把節目的專業性和娛樂性融合在一起,但是從整體來說,音樂和笑聲使節目顯得娛樂性色彩過重,王牧笛的脫口秀喧賓奪主,使一檔財經類節目變得有些不倫不類。(4)節目選題面窄。對于談話類節目來說,成功的選題是節目成功的必要因素。選題范圍窄會導致節目的內容出現單一化,使受眾產生疲勞感,不利于拓寬受眾市場,也不利于節目的長遠發展。從《財經郎眼》播出節目中分析,可以發現話題多涉及宏觀層面,關于微觀層面的話題較少。
參考文獻:
[1] 劉倩.對當前廣播電視財經節目娛樂化的幾點思考[J].中國廣播,2013(11).
[2] 李曉菲.財經雜志的品牌構建策略[J].新聞前哨,2014(03).
[3] 戈揚.淺論財經類電視談話節目的發展趨勢[J].新聞傳播,2014(01).
[4] 袁滌非,梁芳芳.主持人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銜接策略[J].湖南社會科學,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