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澤宇
兩位前任不同的結局,為兩位繼任者留下了不同的時局。
進入8月,兩則人事任免令整個銅陵沸騰。一是倪玉平成為銅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二是楊軍擔任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安徽銅陵,被稱為中國銅都,這個商代即已開礦煉銅的城市,超過一半的人口與銅陵有色相關。因此,對整個銅陵影響最深的是兩個人:市長和銅陵有色掌門人。
兩個位置同時換人,標志著銅陵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不同的是,前任銅陵市長侯淅珉今年4月高升為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安徽省住建廳廳長;而前任銅陵有色董事長韋江宏則于今年6月24日跳樓自殺。
兩位前任不同的結局,為兩位繼任者留下了不同的時局。
樓市低迷
銅陵前任市長侯淅珉注定與“房”有不解之緣。在赴銅陵任職前,他一直從事著與“房”有關的工作,其職務從1991年的國務院房改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處干部起步,直至成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
在一段口述歷史中,講述者侯淅珉提到,1992年11月,他以所在的國務院房改辦政策指導處的名義,直接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镕基寫信,談到當時房改的狀況和問題。這封信得到了朱镕基的批示,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也做了“要抓緊研究房改問題” 的指示。此后,國務院開始起草房改決定,并籌備第三次房改工作會議。在某種程度上,侯淅珉和他的那封信在中國房改進程中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侯淅珉于今年4月離開銅陵市長職位,新職務是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安徽省住建廳廳長,這讓他又回到了熟悉的“房”領域。
但耐人尋味的事情在侯淅珉離開銅陵后的第二個月發生。2014年5月5日,銅陵市政府出臺 《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指出,銅陵市從5月起,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20%,首付比例下調至20%,購買家庭首套普通住房按房價1%的比例給予契稅補貼。
這讓銅陵成為全國第五個“救房市”的城市。而與此前南寧、無錫等城市的救市措施不同,銅陵沒有拿出“鼓勵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之類的理由,因此銅陵的救市舉措被媒體稱為“裸救第一槍”。
彼時,銅陵樓市壓力巨大。
來自銅陵市房地產市場管理處網站的信息顯示,今年前4個月,銅陵全市樓盤成交2347套,同比下滑27%,其中4月份銅陵市區住宅累計成交324套,環比減少219套,跌幅達40.33%。與去年同期749套相比,同比降幅達56.7%。
而銅陵市樓市庫存高達1.8萬套,如果按照前4個月平均值月售578套計算,銅陵樓市去化周期達到31個月。
除了庫存壓力巨大外,銅陵目前在建和待建的房地產項目更是體量驚人。據銅陵房地產交易網統計顯示,銅陵在建及即將上市項目總量均超過500萬平方米。來自銅陵房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銅陵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4.2億元,同比增長16.1%,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2.6億元,同比增長5.8%。
這些數據顯示,銅陵的房地產投資從未停止,這只會讓銅陵樓市的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劇。
與銅陵市積極通過減少稅收幫助房地產“促銷”不同,銅陵市民對房地產的熱衷度已經極低。一位侯姓銅陵市民對記者表示,她身邊此前所有對房地產表示興趣的朋友,如今均已將關注焦點轉移到了其他領域。
“現在降價降得這么厲害,誰會沒事往房地產里投資呢?”侯女士表示,“去年,我們幾個朋友到一個樓盤去看房時,銷售告訴我們預計今年開盤,均價會在每平米7000元到8000元,當時它周邊已經開盤的樓盤賣到了6000元。但前幾天我路過那里,發現那家號稱會賣到7000元到8000元的樓盤,只有4000多元,明顯是降價了,賣不出去了。”
銅陵當地一家房地產網站負責人告訴記者,2011年11月銅陵實施戶改以來,銅陵僅僅吸引了4萬流動人口落戶,但這部分落戶的流動人口在銅陵購房的少之又少,“我們做過統計,占比8%不到,這對地方樓市貢獻并不大。”
本地投資不足,流動人口購房數量有限,庫存壓力巨大,投資熱情不減,銅陵的“房事”,將是新任市長倪玉平未來的主要煩惱之一。
銅陵有色困局
盡管接手方式不同,楊軍從前任韋江宏手中接過的銅陵有色,同樣令人煩惱。韋江宏的自殺為他自己的煩惱畫上了句號,卻將身后的泥潭留給了他的繼任者。
銅陵有色在韋江宏治下,近年來走出了下滑的路徑。
公開資料顯示,銅陵有色最近幾年的營收一直穩定在700億元以上,凈利潤卻連續多年下滑;其中,2011年凈利潤14.32億元,2012年下滑到9.24億元,2013年同比再跌近四成僅為5.73億元。到今年一季度,銅陵有色繼續增收不增利,其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微增7.49%,但凈利潤同比下滑三成之多。
除營收壓力外,環保督查力度的加大,也是銅陵有色的大麻煩。今年5月,銅陵有色兩家下屬企業——銅陵有色金屬集團金昌冶煉廠和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銅冠冶化分公司都上了環保“黑名單”。
不過,在銅陵有色對此表示出異議后,安徽省環保廳目前尚未對“掛牌督辦”進行升級。
另有媒體報道,韋江宏的另一重壓力,可能與其主導的重組收購內蒙古赤峰市國維礦業有限公司有關。據了解,國維礦業目前已經關閉,原因是開采銅品位與評估報告不符,實際達不到開采品位,而在2012年12月底,銅陵有色也轉讓了金劍銅業部分股權。
根據銅陵有色披露的信息,以韋江宏為主導的決策層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該公司公報顯示:近幾年公司經營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但日常營運資金主要通過短期銀行貸款解決,使得公司資產負債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
為解決資金問題,銅陵有色在今年初宣告了非公開增發方案,募集不超過46億元用于收購控股股東有色控股持有的全資子公司廬江礦業100%股權和分公司銅冠冶化經營性資產,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了解,雖然該方案已經于4月14日拿到了證監會的發行批文,但5月30日,銅陵有色公告再次對方案進行了微調。這意味著,增發事宜并不順利。
韋江宏身故后,他的繼任者楊軍雖然在處理危機時展現出了能力,但作為覆蓋一半以上銅陵人口的巨型企業負責人,他的影響力可波及整個銅陵市。如何解決讓韋江宏無法面對的煩惱,是楊軍今后不可回避的難題。
轉型的迷茫
事實上,在銅陵有煩惱的并不僅僅是市長和董事長。在這座中國銅都,以銅為生深入到城市的每一個毛孔里,但當這座城市面臨資源枯竭的窘迫時,尋找新的出路成為城市中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
某種意義上,銅陵是轉型成功的典型代表。
2013年度,國家發改委對全國67個資源枯竭城市和礦區進行考核評價,在以“四轉一解決”(即觀念轉新、經濟轉型、體制轉軌、環境轉優、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轉型戰略)為標準的考核中,銅陵躋身僅有的7個獲評“優秀”的城市行列。安徽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銅陵的表現是優秀等級中的第一名。
在這座城市成功轉型同時,細節的轉型也給這里的人帶來了煩惱。
王欣強(化名)的轉型在這座城市極具典型性。這位曾經以運輸為主營業務的私企老板是很多人眼中典型的“暴發戶”。他經營了將近20年的運輸業務,在聚集了一筆財富后,投資建設了一個商務茶樓。“我一直圍繞著服務生意人的思路做事,過去20年可以說日子過得很好,但近幾年,生意的確越來越難做,今年已經開始賠錢了。”
在銅陵,像王欣強一樣以服務生意人為經營理念的人很多。在這座城市的每一條略顯繁華的街道,幾乎都能見到茶樓、商務餐廳、休閑中心等字樣的經營場所,與其他城市的包廂規模偏大不同,3至5人的包廂或卡座是這座城市經營場所的標配。
“銅陵的城市規模非常小,可能是安徽最小的城市。這里只有兩種人,一是長期在這邊工作生活的,二是長期來這邊談生意的,流動人口在這座城市的數量非常有限。”王欣強說,“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現在的有色金屬生意整體不太好,而且隨著銅陵礦產的萎縮和銅陵有色在其他地方的投入越來越大,實地到這里的生意人越來越少,這讓我們這個類型的服務業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
令王欣強更煩惱的是,銅陵的一些地產開發商正在銅陵市政府的引導下開發新的商業區,這讓他對自己的事業越來越迷茫。
一位侯姓出租車司機與王欣強一樣感到迷茫。侯師傅原是銅陵有色某廠職工,離開銅陵有色轉行開出租曾一度讓他感到幸福。“開出租比較自由,不用在廠里排輩分,你干得多掙得就多,很公平。”但侯師傅逐漸感覺到了壓力,“現在這活確實是越來越不好干了,打車人也少了,油價還一直漲。”
侯師傅告訴記者,他已經決定在合約期滿后不再承包出租車,準備再次轉行,經營一家自己的小吃店。
“銅陵工業轉型有經驗可以借鑒,但對我們這種服務行業的企業,還需要從細節上給予更多關注,這應該也是銅陵的教訓。”王欣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