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新 順, 韓 順 波, 李 宏 偉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分局,四川 彭山 620860)
馬來西亞萬撈高架橋項目位于距吉隆坡雪蘭莪州20 km處的萬撓鎮。高架橋沿線全長約2 km,共計63組樁基(每組4根樁),樁 孔 直 徑 為1.7 m和2.2 m兩種,其中深度20 m以上樁基50個,最大挖樁深度達48 m。
高架橋橋面設計為雙向獨立橋面,橋面間的間距為2~3 m。單向橋面寬10.5 m,3車道,跨度40 m,墩柱為2.5 m×1 m的矩形雙柱,墩柱高度為10~57 m,雙柱間間距1 m,每17.5 m高度設一道大、小系梁,墩頂由墩帽(蓋梁)合并。
高架橋兩獨立間小系梁斷面為2.3 m×2.3 m,小系梁之間設大系梁,將雙向獨立橋墩連系在一起。大系梁長15.8 m,凈跨11 m,斷面為2.m×1 m(高×寬)(圖1)。

圖1 大系梁平面圖
本工程墩柱共計77根大系梁。大小系梁鋼筋、模板及混凝土總荷載達100 t,最高處系梁距離地面達45 m,荷載之大,跨度之長,距離地面距離之高均較少見;同時,本工程工期要求較高。如何保證如此多的大系梁優質、安全、快速的完成,施工方案的選擇尤為重要。
(1)滿堂腳手架。
滿堂腳手架是運用較早、施工比較常見的一種模架方案。即采用承重架管及扣件按事先擬定好的間排距搭設方案,在墩柱周邊按擬定的范圍逐層搭設系梁支撐承重平臺(或采用組合塔架組合成滿堂架作承重平臺)。這種方案適用于低層、地面承重條件較好、地勢相對平坦的承重平臺施工,不受大型起吊設備限制,但其人力消耗較大,工人技能要求較高。而本工程地處山區,地勢不平,地基也需經處理才能滿足承載要求,同時77根系梁中有1/3高度距地面35 m以上。滿堂架高度高,工作量、材料消耗較大,占用工期時間長,安全問題突出。
(2)預埋支架法。
預埋支架法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即在系梁下層混凝土施工時預埋工字鋼、鐵板凳加牛腿等,再在其上面架焊或吊裝固定鋼桁架作為承重系統。該方案相對滿堂腳手架的最大優點是材料消耗較少,工作量相對較小。但預埋件埋加了鋼筋較密集的墩柱的施工難度大,后期缺陷處理麻煩,外觀質量較難達到要求。
(3)抱箍法。
抱箍法是利用外加在墩柱周邊的環型鋼板加肋鋼箍套,通過預緊鋼箍上的高強螺栓,使鋼箍與柱子之間產生靜摩擦力,從而承擔上部支撐結構及鋼筋、混凝土重量及其它荷載,該方法適用于圓型墩柱。而本工程墩柱為長方型斷面,抱箍不能較好地與混凝土緊貼而產生摩擦力,因此不適用于本工程。
(4)鋼棒法。
鋼棒法在國內系梁施工中也比較常見,即在墩柱中預埋鋼管,在鋼管中穿大直徑鋼棒(一般直徑在80 mm以上),再在鋼棒上安放工字鋼(或鋼桁架)并由此鋼棒承擔其上部所有臨時支撐系統及鋼筋、混凝土的荷載。該方法對圓型墩柱及方型墩柱均適用,但其最大的缺點是需要在墩柱中預埋較大直徑的鋼管,且因本工程為特大系梁,預埋鋼管數量達4個,從而將對墩柱原設計斷面產生較大影響,破壞永久結構體。因此該方案在擬定初期便被主體設計方否定。
(5)預應力法。
預應力法是“鋼棒法”與“抱箍法”相結合的一種方法。
主要工作構件:墩柱中預埋的小孔徑鋼套管、高強鋼棒、承重鋼牛腿、上部承重平臺。
工作原理:在墩柱上預埋直徑48 mm的鋼套管并穿直徑36 mm的高強帶絲鋼棒,施以預張力將鋼牛腿鎖定在墩柱上,鋼牛腿通過鋼棒的預張力與混凝土表面產生靜摩擦力,由靜摩擦力承擔鋼牛腿上部臨時支撐及永久結構施工時的荷載。
經從材料消耗、對主體結構破壞、封孔缺陷處理、承重結構施工工作量大小、對吊車起吊要求幾個主要方面考慮,最終選擇“預應力法”。
大系梁預應力張拉免排架系統由高強鋼棒、鋼牛腿、“井”字30#工字鋼承重橋架、承重主梁(60#工字鋼)、承重排架、可調支撐、梁定型鋼模板組成(圖1~3)。

圖1 預應力系統剖面圖
(1)高強鋼棒。

圖2 預應力系統平面圖

圖3 大系梁支撐及排架示意圖
高強鋼棒直徑為36 mm,從當地公司采購,生產地為法國,桿身全螺紋。兩端配40 mm厚鋼墊板、50 mm螺帽用以固定鋼牛腿。鋼材抗拉強度等級為1 030 MPa,最大斷裂荷載為1 048 kN。
(2)鋼牛腿。
鋼牛腿自行設計并進行受力分析計算,由專業鋼結構廠加工。
(3)“井”字30#工字鋼承重橋架。
“井”字30#工字鋼承重橋架主要承擔由上部60#工字鋼主梁傳遞的荷載,再將該荷載傳遞給鋼牛腿,最終由鋼牛腿與混凝土面產生的靜摩擦力承擔。
(4)60#工字鋼主梁。
承重主梁之所以選用單根工字鋼而未采用鋼桁架,主要是考慮該工程受起重設備限制,單根工字鋼重量相對鋼桁架較輕,并且可以減少加工費用,安拆、加固相對方便。
(5)承載力校核。
經計算,大系梁總荷載達1 500 kN,兩端墩柱分別承受750 kN荷載,每端擬設6個牛腿,單個牛腿承受的荷載F=125 kN。
靜摩擦力公式f=μN
式中 μ為鋼牛腿貼面與墩柱混凝土面的摩擦系數。根據相關文獻,普通鋼板與混凝土面摩擦系數為0.2~0.6。為保險起見,本工程計算時取μ=0.35;N為鋼棒張拉預應力(即對牛腿鋼板面產生的壓力)。由于高強鋼棒需重復張拉使用,按材料使用要求,該預應力不能大于高強鋼棒破斷力的50%,N=50%×1 048=524(kN)。
則:f=μN=0.35×524=183.4(kN)
f≥F=183.4÷125=1.47,滿足載力要求。
預應力張拉免排架系統模架施工工藝流程:
鋼套管預埋→混凝土等強→安裝鋼棒及鋼牛腿→鋼棒預應力張拉→工字鋼主次梁安裝→操作及承重排架搭設→底模安裝→鋼筋混凝土施工→系梁混凝土等強→模板排架拆除→工字鋼主次梁拆除→預應鋼棒松弛卸載、拆除。
高強鋼棒張拉系統由油泵、60 t千斤頂、支腿、接力鋼棒、張拉工作螺帽組成。
墩柱混凝土澆筑完成7 d后開始預應力系統施工。先進行直徑36 mm鋼棒、牛腿及墊板安裝并由人工預緊,緊接著進行張拉,張拉的最大荷載為524 kN,換算后油泵壓力表讀數為9 000 PSI,即油表讀數達9 000 PSI時停止加力,擰緊鋼棒工作螺栓,完成鋼棒張拉。
大系梁完工后鋼棒卸荷時油表讀數達9 000 N時,擰松鋼棒工作螺栓,完成鋼棒卸荷。
(1)安裝鋼牛腿時,必須保證墩柱混凝土表面基本平整、清潔,且混凝土凝期少于7 d時嚴禁張拉。
(2)大系梁混凝土澆筑時需采取措施保證鋼牛腿與墩柱接觸面干燥,施工用水、水泥漿不得流入接觸面內,以避免其降低摩擦系數。
(3)高強鋼棒安裝時必須保證其張接端有足夠的外露長度(不得少于7 cm),以保證接力鋼棒連接套筒的連接長度。
(4)由于張拉時無固定操作平臺,需采用吊車配吊籃載人進行,施工中必須有相應的安全措施,不得超載。
(5)高強鋼棒張拉時須按操作程序進行,不得欠拉,也不得超拉。超拉將影響鋼棒的重復利用次數,產生安全隱患。
預應力張拉免排架系統模架經多次優化調整,在馬來西亞萬撈高架橋項目得以成功運用。
相比其它方案,本方案優點明顯:墩柱上埋管孔徑小,對主體結構破壞小,修缺簡單;高強鋼棒施加預拉力工藝簡單,經現場培訓容易掌握;材料消耗較少,高強鋼棒可以重復利用,從而減少了大量腳手架采購量,節約了成本;系統工作量少,完成工序時間比預期減少1/3(系梁原計劃15 d/根,實際需用時間為10 d/根),節約了工期,加快了施工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