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行, 李 超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72)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綜合項目管理系統》全面覆蓋并整合公司辦公自動化、市場經營管理、綜合項目管理、項目綜合管控、企業綜合管理、決策駕駛艙等方面的信息,解決了項目部、分局、公司間各為一體的信息孤島,建成了公司集中的信息數據庫,最終形成了公司數據管控網端,實現了公司在項目綜合管理方面的全面信息化、高度集中和系統化管理,對項目管理向精細化、精益化邁進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項目建設背景:根據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國資委《關于加強中央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和住建部《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實施辦法》的總體要求,為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大幅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公司于2011年6月引進了易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綜合項目管理軟件》,并結合公司自身業務需求進行了系統改進和完善,最終形成了《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綜合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經過半年時間的系統研發和相關人員培訓,本系統于2011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
建設目標:綜合項目管理系統是以在建項目為管理對象,實現對工程從項目招投標、工程開工到工程竣工的整個生命周期各階段和各業務環節的有效數據管控。通過綜合項目系統的管理運行,可建立公司、分局、項目部三級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滿足各層級有效數據管理需求,實現工程項目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以提高項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建設意義和實施的必要性:綜合項目管理系統通過不同的業務模塊劃分和流程設計,促進項目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實現以基礎有效數據為依據的項目管理方法,規范了施工管理中的各項管理活動由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型,是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重大變革,對項目管理向精細化、精益化管理邁進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從管理架構劃分,本系統分為業務執行層、管理控制層和決策規劃層,即項目部——分局——公司三層結構。通過信息管理平臺,可實現不同管理層的審批流程、數據匯總、信息傳遞。
為保證系統的順利實施和正常運行,公司分級組建了系統管理機構,制定了相應的系統管理辦法和措施,分別如下:
綜合項目管理系統專家委員會:作為項目管理系統推進的領導機構,由公司總經理任主任委員,委員會成員由公司機關各部門主任和公司所屬各分局局長組成。
綜合項目管理系統實施辦公室:由公司工程管理部牽頭組建,成員為公司機關相關職能部門主管領導及各分局主管領導1名(分局總工程師、副分局長),具體業務由工程管理部和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分工負責。
綜合項目管理系統運行小組:由公司工程管理部牽頭,公司分級分層設置系統管理人員一名,針對各層面業務管理范圍制定相應的職責。
登錄界面(圖1):

圖1 登錄界面圖
用戶名稱及初始密碼由公司系統管理員根據各實施對象管理要求進行分配和設置。
系統的功能范圍為:系統通過集成平臺整合了協同門戶、辦公自動化、市場經營管理、綜合項目管理、項目綜合管控、企業綜合管控、決策駕駛艙等應用模塊,構建成一個統一、完整的項目管理體系、權限管理體系,其核心內容是綜合項目管理。綜合項目管理實現了綜合規劃、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分包管理、進度管理、材料管理、機械設備管理、組織人員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安全管理、環境管理、健康管理、竣工管理等集成化的項目職能管理。
(1)綜合規劃:用于描述項目基本規劃、工程概況及組織機構、單元工程劃分、項目收發文記錄等相關信息,能有效地對項目各單位收發文件進行處理,便于文件匯總與查詢。
(2)合同管理:實現承包合同管理體系(包括分包合同管理)。具備建立完整合同臺帳功能,能實現合同信息臺賬的錄入,合同內容的維護管理,按條件實現合同檢索、查詢,合同審批,合同變更管理,工程量的計量管理,合同結算支付管理,合同報表等功能。分包管理模塊可通過嚴格的流程設計,實現分包合同立項、審批,驗工計價和結算支付,從而規避項目不合規分包風險,對項目分包成本進行有效監督與掌控。
(3)成本管理:通過成本科目設置和總成本測算流程設計,對項目成本運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形成項目預算與實際成本對比分析報表。系統具有標準的成本數據采集、流轉、匯總及分析功能,支持項目成本核算精細化的管理需求。成本管理各模塊間具有一定的邏輯關系,項目部需通過目標成本預算、施工預算等多級預算功能處理,才能實現對項目目標產值、多級預算與實際盈虧分析,計量收支分析統計,項目協作合同結算及支付分析,項目各實體部位的資源預算與實耗分析對比。而且該系統支持對項目總成本測算進行分解,通過對項目各階段、各細部的具體管控,從而達到對項目總成本目標的控制。
(4)進度管理:側重于進度的計劃編制、實施控制和預警管理。通過對項目總進度計劃進行分解,在總計劃基礎上編制年度或月度進度計劃,以橫道圖、網絡圖等工具進行網絡計劃進度的顯示,達到對工程階段性進度進行控制的目的。項目執行過程中,通過錄入實時數據,準確反映計劃進度動態管理信息;實現項目進度顯示、目標對比;實現公司各管理層級、項目部的計劃進度統計匯總分析,為公司領導層工程進度控制提供方案依據,支持Project.mpp文件等進度圖的導入導出。
(5)材料管理:實現對項目使用材料的預算、采購計劃、采購合同、采購訂單進行規范化、流程化管理。在項目層對材料入庫、出庫、分包隊伍材料收發、庫存進行管理,并生成材料統計臺帳,為項目成本核算提供基礎。在公司層對物資材料的分類、編碼、供應商等基礎性的工作進行統一管理,通過對各個項目的材料采購監控、量價分析消耗進行適當的審批流程,并且對各個項目材料的采購、消耗、庫存進行匯總統計,為物資材料集約化管理創造基礎,并體現企業集約化資源管理水平。
(6)機械設備管理:建立公司設備的統一編碼體系,對設備進行分類管理,實現設備管理業務。可實現設備需求、計劃、采購或調撥、報廢的流程化處理。設備進退場管理(包括租賃合同、臺賬管理等);設備使用情況登記及維護保養等記錄。
設備臺帳的建立與其它業務系統對接,可實現動態更新,包括:
①與計劃進度系統的對接,形成設備需用計劃臺帳;
②與成本管理系統對接,形成設備在各成本核算單元的量價節超分析;
③與財務系統的對接,實現設備資產管理的動態更新,以及規費管理的動態更新;
④與物資管理系統的對接,實現設備油料、備件的統一管理;
⑤與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對接,實現設備操作手的動態更新;
⑥與安全管理模塊對接,實現設備的年審、持證上崗、設備危險源的動態更新和查詢。
(7)質量管理: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項目相關人員通過系統查詢相關質量體系文件,并將公司質量體系管理應用到日常的施工管理中,可實現項目質量目標的制定、監控和隱患排查、整改,按時記錄質量事故、質量處理、整改等管理數據,形成質量報表,公司管理層可通過系統匯總各項目質量報表,監督管理項目的工程質量。
(8)安全、健康、環境等管理模塊:建立相關管理體系文件庫,項目人員系統操作查詢體系文件達到項目體系管理目的。項目人員按時通過系統錄入安全、健康、環境等目標計劃、費用開支、隱患、事故、培訓等記錄和內容,公司管理層通過系統匯總各種專項報表,對項目進行專項督導。
(9)竣工管理:記錄分部分項工程驗收、竣工驗收、缺陷保修期保修等情況,實現項目完工驗收相關資料的電子化管理。
(10)組織人員管理:實現項目員工檔案、勞動合同等動態信息管理并形成專業報表。
綜合管理系統正式運行后,公司總部可以通過公司VPN內網,隨時獲得項目的各種信息,隨時督促項目的經營、進度、質量安全監控,可以通過網上審批加強對費用的控制,加強對供應商資信的把控,減少實際管理中的人為因素,從而加強對項目的遠程管控。
一方面,應用綜合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制定施工預算,明確成本控制目標;另一方面,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通過合同管理模式加強對材料采購成本、外包勞務費、設備租賃費等主要施工成本的控制,事后還可以對實際成本和成本計劃進行對比分析,為下一個成本周期提供數據參考。這種事先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模式可以幫助企業有效控制項目成本。
信息化可以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比如領導出差可遠程進行審批;各種報表的隨時統計可以大大減少人工工作量;各種資料可以通過系統快速查詢搜索,各種審批流程可以將各個業務部門通過計算機工具串聯起來,協同工作,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工程信息化集中,企業領導可以準確掌握項目的各種經營數據,及時提供統計分析結果,由系統邏輯統計分析代替原來的人工統計,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決策速度,從而為企業領導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
通過綜合項目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不僅使各項目部、分局、公司三個管理層級有機結合,還大幅度提升了企業的項目管控水平和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通過綜合項目系統的運行,極大地提升了公司高層對項目數據和運行的直接監督,對公司各在建項目運行情況時刻了解并及時應對項目風險,從而大大提升了對項目的有效管理。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行,對公司未來走向高端國際市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