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力
(四川蜀港水電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金銀臺水電站位于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境內的嘉陵江干流上,是嘉陵江干流規劃十六級電站中的第五個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120 MW,共有3臺發電機組。220 kV出線通過保寧變電站并入大網。220 kV出線為SF6組合電器,共計4個間隔:進線間隔為2個,SF6空氣進線套管采用架空導線與45 MVA三相電力變壓器的220 kV側套管軟連接;出線間隔1個(本間隔無斷路器),SF6空氣出線套管采用架空線與出線場設備相連接;電壓互感器間隔1個(帶快速隔離開關)。
額定值和特征參數如下:系統標稱電壓220 kV;最高工作電壓252 kV;額定頻率50 Hz;額定電流2 000 A;額定開斷電流(有效值)50 kA;額定短路關合電流(峰值)125 kA;額定峰值耐受電流50 kA;額定熱穩定電流(3 s)50 kA;首開極因數1.5;絕緣水平(1) SF6氣壓 斷路器間隔為0.6 MPa,其它間隔為0.5 MPa; 出廠試驗值 1 min工頻耐壓(有效值)相對地、相間為460 kV; 斷路器斷口530 kV;額定雷電沖擊耐壓(峰值)相對地、相間為1 050 kV、斷路器斷口1 200 kV;氣體年泄露率<1%。
瓷套管長2 505 mm;安裝方式為倒裝式;裝設地點位于220 kV主變室頂板上;爬電比距≥2 cm/kV;局部放電量在額定電壓下不大于3 PC,在2倍額定電壓下不大于5 PC,介質損耗tgδ不大于0.5%。
GIS設備SF6空氣套管與進、出線設備端子連接,進線SF6空氣套管與主變壓器套管的連接采用LGJ-300架空導線,SF6空氣進線套管為倒裝式;出線場為單層平面布置,出線SF6空氣套管與出線場設備端子采用架空導線連接。
檢漏試驗:斷路器氣室SF6氣體壓力為0.62 MPa,其它氣室氣壓為0.52 MPa,充壓24 h后做檢漏試驗,僅發現PT氣室閥門座泄露報警,待廠家更換了閥座后再檢測未出現報警。
(1)微水含量測試:各氣室均≤150 ppm;
(2)工頻耐壓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工頻耐壓試驗結果表
注:表中電流為耐壓時高壓對地泄露電流值,工頻耐壓試驗合格。
2005年4月28日,220 kV GIS投入運行。晚上,運行人員巡回檢查沒有發現有閃絡爬電現象。在2005年12月27日晚上10∶15的例行巡回檢查時突然發現主變室GIS的B相套管有嚴重的閃絡現象,套管根部對其相鄰的、由環氧板包裹的混凝土梁放電,瓷套管表面有燒黑的痕跡。為防止事故擴大,值班長立即停機,主變退出運行。
(1)由于套管距離不夠,套管接線端與環氧板包裹混凝土梁之間的距離為1 650 mm,根部瓷套管距由環氧板包裹的混凝土梁50 mm,從而導致套管爬電距離大大縮短。
(2)電站處于邊運行邊施工階段,各種粉塵較大,套管污染嚴重,從而導致爬電距離減小,形成導電介質,造成閃絡幾率增加。
(3)氣候的影響:該電站處于川北山區,陰雨連綿,雨多霧大,濕度達90%以上,加之晝夜溫差變化,套管界面凝露,亦會縮小套管爬電距離。
雖然對SF6套管進行了徹底的清掃,但仍然存在放電現象,而且氣候條件也無法改變。若要杜絕閃絡現象的再次發生,有以下幾種方案可以考慮。
(1)增加主變室頂板混凝土梁與GIS倒裝式SF6套管接線端子的距離。由于電站建筑物已經成型,套管根部瓷套管與混凝土梁的距離不能改變,故只能增加套管接線端子與混凝土梁的垂直距離,即增加一節長度為730 mm的GIS管道,從而使SF6套管接線端子與混凝土梁的距 離 達 到2 380 mm,超過規范規定的220 kV級相 地 距 離1 800 mm的要求。

圖1 變壓器現場布置圖
從圖1可以看出,增加GIS套管后,SF6套管接線端子將和主變高壓側接線端子相碰觸,為避免兩接線端子碰觸,我們在增加GIS管道的同時取消了主變壓器運輸小車,從而使主變壓器本體降低了356 mm,并在主變壓器低壓側增加了一節長度為365 mm的共箱母線。但是,主變整體重量達83.6 t,而且主變的頂起點在主變廢油池的上方,廢油池深度為1 800 mm,底板有5%的坡度,上面是500 mm厚的鵝卵石,鵝卵石由鋼筋網支撐,從而給降低主變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難度以及很多工作量;其次,主變運行達到一定時期后需要檢修,這就需要重新將主變頂起,裝好運輸小車,再拉至檢修地點,如此實施很不方便且難度也很大。
(2)使用GIS管道代替主變壓器高壓側瓷套管、開關站進線套管以及鋼芯鋁絞線,將整個導電桿全部裝在SF6管道中,用SF6氣體絕緣,從而徹底地杜絕了閃絡的再次發生,并且減少了取消主變運輸小車以及增加共箱母線的工作量。但是,取消主變高壓側套管需要放掉主變內部的變壓器油,從而增加了放油、注油、真空注油以及變壓器常規試驗等工作;其次,GIS管道為硬質金屬,而且法蘭面密封要求較高,給測量、生產GIS管道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再者,由于增加段安裝在主變上方,距地高度約為8 000 mm,而且沒有固定的吊點,也給安裝工作帶來了不可操作性。
(3)取消開關站的進線瓷套管,用電纜連接,一端與主變壓器高壓側出線套管接線端子連接,另一端伸入GIS管道內部與GIS主回路導電桿直接連接。采用這種方案主變沒有改變,主要的難度在于電纜的制作以及電纜如何伸入GIS管道,不僅要考慮管道的密封,而且要考慮電纜的絕緣性能以及電纜的爬電距離,難度很大;另外,這種方案在國內還沒有使用過。
綜上所述,三種方案都可以徹底杜絕閃絡現象的再次發生。但是,由于方案2的難度相當大,不利于安裝工作的展開,工期也相對要長,將增加電站的經濟損失;而方案3不僅難度大,而且在國內也沒有先例,僅為一種新的嘗試。最終通過對三種方案進行比較,以改造工期短、發電優先且施工難度小為原則,選擇了第一種方案。
按照第一種方案,金銀臺水電站于2006年3月1日開始技改,2006年3月15日技改完畢,順利通過了各種試驗,運行至今,一切正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